黄岩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的实践和思考

2018-02-10 00:30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办317400王奋远
新农村(浙江)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黄岩农家乐民宿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办 (317400) 王奋远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有19个乡、镇、街道,总面积988平方公里,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常住人口62万。黄岩物产丰饶,以盛产黄岩蜜橘、东魁杨梅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蜜桔之乡、中国东魁杨梅之乡、中国枇杷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莳药之乡。

1.乡村振兴方兴未艾

近年来,黄岩忠实践行“两山”理论,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先后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区、省级生态区、省级森林城市,获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省生活污水治理优胜区称号,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成就。

(1)提升乡村生态人居面貌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成了397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处理任务,实现行政村100%全覆盖;建成20个省级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村。全面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回头看”工作,完成2014—2016年项目村竣工验收和运维移交,并委托第三方开展运维服务;全程建设物联网监管平台,提高运行和监管效率。

(2)点线面融合打造特色精品村 以“中华橘园,山水黄岩”为主题,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思路,重点开展西部美丽乡村风景区、中部农旅结合示范区、环长潭湖乡村休闲风情带等6个精品区块(线路)打造,实现景观风貌“局部美化”与“整体和谐”的有机统一。截至2017年,共实施了61个市、区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建设,其中6个村被评为省特色精品村,2个镇被评为省示范乡镇。沙滩村作为省11个样板村之一,列入省社科重点课题。

(3)“三产融合”发展高效农业 大力实施蜜橘产业振兴计划。以柑橘科技研发推广园区、现代种植园区、柑橘罐头产业园和柑橘产业综合体四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加速三产融合发展。目前,蜜橘种植稳定在5.6万亩(1亩=667平方米),产量逐年上升,2017年达6.4万吨。积极推广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农业发展模式。如绿沃川农场建成了亚洲最先进的蔬菜水培基地和立体栽培的“空中草莓”基地。

(4)挖掘乡村历史文化 深入推进古村落保护与利用,2012年以来,全区共实施了25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其中重点村4个)的保护利用工作。2016年承办了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

(5)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以“育‘三农’英才,树‘两山’样板”为宗旨,2018年2月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学院由11名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21名本土专家组成教学团队,着力构建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培养“三农”工作英才,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本”。

(6)大力发展农家乐 通过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开发“智游黄岩”APP等方式,宣传推介农家乐。目前全区共有民宿型农家乐经营户84家。2017年新培育市级农家乐集聚村项目2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和带动收入增幅目标值均达25%以上。

2.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难点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库区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环保部门要求关闭长潭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民宿和农家乐,涉及到4个农家乐集聚村,关系到全区五分之二的民宿,影响当地发展民宿的积极性。

(2)土地、消防审批严格 产业发展要有足够符合规划的建设用地作为保障,但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工商资本很难大规模进入。如,黄岩规定4~7人口的农户,只能有2间,每间不超过50平方的宅基地。因此,村民所建民宿大多是和客人同住一幢楼,很难建成高品位的民宿。同时,发展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等项目,都需要餐饮和住宿,而农用地建的小木屋和集装箱等创意建筑,仅是农业管理用房,如果作为餐饮、民宿等,则很难通过消防审批。

(3)工商资本与乡村产业融合度低 一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民宿、旅游等产业,多是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有的则是冲着自然风光抢占旅游景点,没有以股份合作形式与村集体融合,村集体只是地租收入,这种局面亟待打破。

(4)产业形态功能单一,缺乏精品 黄岩的乡村产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种植业以柑桔、杨梅、枇杷、茭白为主,并且多是农户自主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民宿型农家乐规模小、档次低、缺特色,生意惨淡。宣传营销手段单一,缺少活动策划。如,农产品销售主要靠传统批发和口碑,没有网销平台。农家乐季节性强,往往“节假日人满为患,平时关门打烊”。

(5)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受城市发展的挤压,乡村资源萎缩,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不配套,建设用地缺乏,年轻人更喜欢在城市工作生活,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一些村甚至成了空心村,导致产业经营的方式和理念十分落后。

3.实现产业兴旺的思考

(1)强化跨界融合,促使产业多元化 一是拓展“农业+”三产融合。扶持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和定制农业,延伸产业链,融合观光旅游、健康养生、生态文化教育等业态,提升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二是推进“互联网+”科技融合。通过互联网应用,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和电商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锐媒体,做大营销框架,延伸营销深度,提高营销效果。三是培育“农家乐+”文化融合。在农家乐中植入文化创意元素,建成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农旅文融合新业态。

(2)以设计策划为先导,提升乡村产业品质 在农家乐发展中,要有专业设计机构介入,设计多套样板,融入当地风俗或乡土特色,形成“一村一主题,一家一亮点”的农家乐经营格局。

(3)开拓创新扶持,盘活用好土地 一是落实用地政策。优先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采取回购、租赁、置换、退出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二是增加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以及农民建房、地质灾害搬迁、下山移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搬迁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村产业建设项目落地。三是探索坡地开发模式。制定民宿建设项目用地“点状布局、垂直开发”政策,将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山坡地块开发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旅游观光用地及绿色产业用地,允许少量园地、林地在不破坏生态、植被和不影响地质安全前提下架空建设。四是简化农家乐审批手续。组织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审批小组,对利用老房子或农业设施用地建设的小木屋和集装箱房,只要符合消防安全卫生要求,允许兴办民宿农家乐。

(4)强化人才支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一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培养和建立一批村干部后备队伍和青年骨干,将有经营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充实到村班子,发挥村级组织“领头雁”的作用。二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以提高全民素质和营销策划能力为目的,坚持以适应自媒体时代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农民培训从单纯“技能型”“即时型”“普及型”向“素质型”“战略型”“提高型”转变。三是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组建产业发展导师队伍,建立设计研究中心、规划中心、创意中心和互联网服务平台,对乡村经济发展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

(5)创新招商和金融模式,顺畅资本注入乡村产业 制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工商资本和村集体或农户结合,以投资、股权等方式,参与乡村产业的开发和运营管理。如,利用两军会师纪念馆,进行零资产招商,引入有经验的农旅运营商,统一经营全乡的农家乐民宿和旅游,和经营户分享利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乡村经营者的信贷支持,量身定制信贷产品。

猜你喜欢
黄岩农家乐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农家乐里去休闲
朵云书院黄岩店
黄岩
杜鹃花红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你是民宿达人吗
一毛学琴记
——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