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乱治”东阿之原因探究

2018-02-10 00:53华桂连
中学语文 2018年24期
关键词:景公直言齐景公

华桂连

《晏子治东阿》是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单元拓展阅读里的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讲的是“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治绩显著,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来营私舞弊、民不聊生,反受到赞扬。晏子说明真相,使景公幡然醒悟”的故事。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贤臣,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的卿相,参政50余年。《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爱民、任贤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晏婴自身就是忠君、爱民的典范。《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篇章都是反映晏子恤民、爱民的。如《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晏子除了成功劝谏齐景公发仓救民之外,更将自家粮食全部发给灾民。”此种事例比比皆是。

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晏子治东阿》一文中,晏子复治东时“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这明显是在“乱治”,如此爱民的晏子为何会采取伤害百姓的手段劝谏齐景公?纵观《晏子春秋》,除了“晏子治东阿”采用这种极端方式外,其余劝谏多为直言之劝,甚至有些劝谏敢冒杀头之险。如《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里“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今君临民若寇雠,见善如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可见毫不畏惧,为国为民为君,才是晏子本色。

那么,晏子“乱治”东阿应该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翻阅资料,认真分析、探究,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造谣中伤力度过大,劝谏之路已经行不通。

晏子在齐庄公时颇负盛名,深得百姓官员爱戴。崔杼杀死齐庄公,晏子被威逼利诱,不但不从,反而痛骂崔杼。此事震惊朝野,齐景公对晏子的人品自然是清楚的。而委以晏子治理东阿的重任 (东阿是齐国西南重镇)也可以看出齐景公对晏子的重视。齐景公此时“将大诛于子”,恐怕是因为听信权贵的诋毁中伤之词,加上晏子治理三年,齐景公才“召而数”,又可知权贵造谣中伤晏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此时,晏子可能意识到直言劝谏、陈说种种,都可能更惹齐景公生气,还可能会被冠以“找借口、用托词”等罪名。基于这样的判断,或许晏子才一改过往(齐灵公、齐庄公时)直言劝谏的方式。

第二,齐景公对晏子并非绝对信任,君臣关系一般。从晏子被派去任东阿宰(东阿县令)可以看出,晏子在朝中官职并不高,东阿是齐国西南重镇,则可证明齐景公对晏子也算有所倚重,只是还未到绝对信任的地步。《晏子春秋》之《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篇与《晏子治东阿》写的是同一事件,文末说:“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可以说很好地证明东阿事件后晏子才得以重用。所以,晏子不但不直言劝谏,反而迎合权贵、损害百姓利益,让权贵将自己的“美名”扬于国君,在取得齐景公信任后,再行劝谏之事。那么,这里就要顺道说说,上文所举晏子的直言和冒杀头之险之劝,可能都是在取得齐景公绝对信任之后所为。

第三,晏子对齐景公是一个有治国情怀之君,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晏子被派去治理东阿时,应该是齐景公任国君之初。齐景公是崔杼杀了齐庄公后立的新君。继位之初,齐国大权掌握在崔杼与庆封手中,形同傀儡。

这样的国君是否有治国情怀,有励精图治的抱负,真的很难判断。如果没有治国情怀,晏子依国君所愿、权贵所想去“乱治”,最终结果就是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晏子确实聪慧过人,他在这一次的交谈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看出齐景公是一个有治国情怀的国君。景公责备晏子“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可见,齐景公是真的想把东阿治理好,这就是想有所为的表现。“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齐景公认为晏子并没有把那么重要的地方管好,这让他生气到要 “加大诛”于一个辅助两朝君王的重臣、一个极受百姓爱戴的功臣、一个颇负盛名连掌权者崔杼都怕的名臣,如果不是真心想把东阿治理好,又怎会有如此表现!所以,抛开齐景公听信谣言、不到实地调查的缺点,晏子迅速地判断出齐景公是一个有抱负、想作为的君王。从而做出了“改道易行,三年不治,臣请死之”的承诺,或许就是要一击即中齐景公的要害。结果,确如晏子所料,此后,齐景公对晏子信任有加,“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是齐景公放权给晏子的开始。

爱民如子的晏子并没用三年去伤害百姓,而是“明年上计”就让齐景公看到“成效”,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伤害去换来百姓的福音。

晏子“乱治”东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不管是网上还是书本都很难找到明显的论据。因为《晏子春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篇章多,大多数篇章之间又没有必然联系,唯有从各个篇章寻找“蛛丝马迹”,才渐渐抽丝剥茧,对晏子“乱治东阿”的原因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或许,这些原因都是依据而推,并不一定完全“确实”,所以,还望同仁们给出宝贵意见,以解心头之疑。

猜你喜欢
景公直言齐景公
晏子劝戒
被嫌弃的齐景公
千虑一得
上博竹书《景公疟》再探
忠直不迂
——晏婴(二)
直言才见真风骨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不易
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