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负数阶段笔者

(山东省高唐县第三实验小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而言,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尤其是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非常关键。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难度方面较比于低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由于数学学科特有的性质,其知识内部的联系性非常之高,小学高年级阶段作为连接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作为教师而言更加应该注重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到初中阶段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

除此以外,逻辑思维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逻辑思维非常重要,在未来更高阶段的理科学习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教育者的终身教育意识非常重视,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者而言应该秉承终身教育理念,为学生在现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及未来更高阶段的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一、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

谈到教育目标的问题,很多教育者的回答其实都非常的模糊,虽然说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各项教育理念也都非常的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师们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程度不够,很多教师还是将教学目标定义为成绩。虽然说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和未来发展的基础更为关键,这是一名教育者应当肩负起来的最为根本的教育责任。

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既是一项利在眼前,又是一项功在未来的教育举动。作为教育者而言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素质基础,以学生未来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乃至是个人发展为个人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学生既要注重在四则运算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同时又要注意分数运算过程中的基本法则。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局限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因为这部分内容与初中阶段的很多内容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就将这部分教学的目标锁定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强化。

在面对具体习题的时候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先将其中的先后逻辑关系理清楚,如再有乘法和除法的时候要先列为第一层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等等,此种做法笔者的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上抽离出来,让学生能够秉承一个清晰的逻辑思维关系来审视习题,从而更好的将其所学的知识内容按照逻辑分类来进行具体的应用。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可以说思维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内在的思维品质,其培养过程势必要有着学生非常积极的配合。也就是说,学生要在课堂上具备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顺着教师的引导而开动脑筋,学会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分析问题的程序等等。但是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仍旧是沿用知识传授的模式来进行培养,效果不佳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释放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这样学生在较高的课堂注意力之下会更加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而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掌握具体数学问题之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学会逻辑思维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认识正数与负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由于之前学生对于数的理解都是自然数也就是正数,并没有涉及到负数。所以,学生对于负数的概念接受起来有些难度。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的过度过来,并没有采取概念讲述的方式,而是积极的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出来,从而顺着笔者的引导而自行的达到融会贯通的结果。

如笔者问,秋天的时候我们这的温度会是多少,有的学生回答说9℃,有的学生回答说6℃,等等,笔者又继续问道,如果到了深秋12月份的时候温度会降到多少度,这时有的学生回答说会降到0℃。而笔者又继续问道如果再过几天呢温度会不会降到0℃以下呢,学生们不约而同的回答会。

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如果比0℃还要低怎么表示,学生们回答说用零下来表示。这时笔者就问学生们你们说的零下跟零上还有0℃是什么关系。这时就有学生意识到了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就告诉学生们正数和负数就可以看成是温度,以0℃为分界线,比0℃高就是正数,相反就是负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其主体作用的推动之下,处于较高的状态,学生们的思维会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引导,从而更好地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掌握逻辑思维的规律。

三、开展递进式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能力的强化,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积极的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针对同一数学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逻辑思维问题,让学生能够逐步地适应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式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建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逻辑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自信从容。

四、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逻辑思维过程进行具象化,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具体数学问题之中的各种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有迹可循。

在这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其形象直观和信息承载量大以及灵活多变等特点,让学生能够更为形象直观的看到具体数学问题之中的逻辑关系。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图形的变换和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很多学生在初接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理不清其中的逻辑对应关系。这是笔者就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先是将各种图形进行有迹可循的变换,让学生掌握两种图形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灵活多变的特点将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对应分析,让学生清晰地能够看到各种图形之间的前后变化状态,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变化过程,从而以这样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为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吸收和理解,也借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从而让学生在应对具体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层次和步骤地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负数阶段笔者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老师,别走……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