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地”改革驶入快车道

2018-02-10 10:59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幸生
资源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市用地整治

文 |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幸生

省厅党组作出“三块地”改革重大决策后,我局立即把“三块地”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主业,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奋力驶入“三块地”改革的快车道。

迅速行动,营造“三块地”改革浓厚氛围

2017年11月17日,省厅研讨会结束后,我局立即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对朱长青厅长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学习贯彻,并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报告印发至市局中层以上干部、各县(区)局局长,逐级进行传达贯彻和学习讨论,对“三块地”的概念、内容、潜力和目标、重大意义、推进途径和保障措施做到学懂弄通、入脑入心,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切实增强推进“三块地”改革的责任心、紧迫感和机遇意识,引导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在学习领会精神上见真功、在谋划工作思路上见行动、在推动任务落实上见成效。

自2017年9月25日朱长青厅长在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培训班上首次提出推进“三块地”改革以来,我局多次通过“国土要情”、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三块地”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1月26日,我局就“三块地”改革成立组织、出台方案、会议动员、落实政策、强化督查等内容提出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战营作出批示:“国土部门着眼长远、立足大局、谋划‘三块地’改革,确实能解决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切实按规定和要求抓好落实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局也都按照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分别向当地党委、政府作汇报,争取工作主动,赢得各方面支持,汇聚改革合力。

此外,我局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三块地”改革的概念、意义和推进措施向系统内外广泛宣讲。目前,已编发“三块地”改革国土要情4期、简报10余期,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推送信息38条,在省国土资源厅、国土党建、资源导刊公众号和省厅门户网站发表“三块地”改革有关信息26篇。同时利用“三五”基层工作日,动员全市系统各级各部门逐级开展宣讲,向基层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宣讲推进“三块地”改革的重大意义,着力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重点人群支持改革的思想认识和参与改革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了全社会了解认识“三块地”改革、理解支持“三块地”改革、积极参与“三块地”改革的良好氛围。

积极谋划,找准“三块地”改革推进路径

我局把推进“三块地”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工作中,我们要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努力推动“三块地”改革各项任务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顺利推进“三块地”改革,我局先期明确3名党组成员牵头,确定3名业务科长负责,选调有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3个工作组,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通过1个月的调查摸底、研究讨论,形成了全市“三块地”改革的初步方案。2017年10月底,我局再次组成3个调研组,利用一周的时间分赴全市9个县(区),围绕“三块地”改革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了我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明确了结合我市“三块地”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充实和完善了我局前期制定的“三块地”改革方案初稿,有力推动了“三块地”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掌握各县(区)“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2017年12月下旬,我带领调研组利用4天的时间,到虞城、柘城、睢阳区、梁园区、睢县5个县(区)11个试点乡(镇)开展调研和督导,与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探讨,向乡村干部宣讲了改革目标、工作思路和推进举措,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意愿,现场查看试点潜力和推进情况,督促各地提高认识、加大支持力度,选好试点、加快推进。

为强化组织保障,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任执行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土地利用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目前,各县(区)也都参照市级规格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市县两级高规格组织领导机构的全面成立,为推进“三块地”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同时,我局全盘考虑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近期对市局5个业务科室和4个县(区)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把“工作热情更大、担当精神更高、改革创新意识更强”的优秀人才调整到重要岗位,为“三块地”改革顺利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目前,在深入调查摸底、反复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级层面“三块地”改革的方案均已制定完成,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三块地”改革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细化了责任分工,明确了时间节点,为我市全面推进“三块地”改革制定了任务单,划定了时间表,确定了路线图。

扎实推进,确保“三块地”改革落地生根

为确保“三块地”改革在商丘落地生根,我局积极与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精心选择改革试点,科学确定实施步骤,抓点带面,全面部署,重点推进,确保“三块地”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以加强土地储备为抓手,推进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方式改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从2018年起将所有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政府收购储备。2019年起将所有工业用地全部纳入政府收购储备,2020年起将所有划拨土地纳入政府收购储备,有序向市场供应,确保城镇规划区内土地资源的有序供给和保值增值。目前,市辖区2018年土地储备计划已经制定,计划收储土地项目94个(片),面积2372.3公顷,其中,棚户区改造项目38个(片),1970.2公顷,其他储备土地项目56个(片),面积403.4公顷。

通过推进城镇规划区内土地利用改革,2018年起,市辖区年均报批集体土地330公顷以上,年均供应土地400公顷以上,实现土地年收益100亿元。各县年均报批集体土地175公顷以上,年均供应土地100公顷以上,年均土地收益突破10亿元。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市城镇规划区内可利用土地各类遗留问题整治工作,建立完善的土地储备体系,土地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集约,土地出让收益对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们根据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县(区)总体规划,对全市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全市到2030年预计可出让商住用地面积约70平方千米,按远期平均出让均价200万元测算,预计经营性土地价值约2100亿元,平均每年约161亿元。市辖区到2030年预计可出让商住用地面积约33平方千米,按远期平均出让均价300万元测算,预计经营性土地价值约1400亿元,平均每年约107亿元。目前,各县(区)已确定了14个乡(镇)作为乡镇规划区建设用地改革试点。

以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复垦为基础,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方式改革。在全面摸清全市集体建设用地现状和整治复垦潜力的基础上,坚持与2030年全域规划相结合,明确以乡镇为单位,合理确定1~2个整治潜力较大的村庄作为试点,科学编制方案,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迁村并点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方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复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与危房改造、光伏发电、农村道路建设、环境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土地流转相结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目前,全市各县(区)已选定16个乡镇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其中,整乡推进试点1个(夏邑县业庙乡),整村推进试点15个。

以国土开发公司为平台,推进农村耕地管理利用方式改革。市、县(区)分别成立国土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统一的农村集体土地信托平台,按照“信托流转-土地整治-流转经营”和“企业定制-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的模式,坚持“先招商、后流转”“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高效的集体土地流转运行机制。以国土开发公司为平台,投资进行土地整治,划分功能区,分块、分区或整体实施流转,各县(区)级试点土地流转总面积不低于350公顷。另外,我局计划在县(区)再选择确定一个面积不低于650公顷的市级试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复制推广,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在1.3万公顷以上,其中通过土地整治,腾出建设用地指标在660公顷以上。目前,各县(区)已选定15个乡(镇)作为县(区)级试点。

猜你喜欢
全市用地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