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作用

2018-02-10 16:56班灵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

班灵英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乳腺肿块在我院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27个肿块),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检查,手术后肿块经病理证实。结果常规超声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为80.99%,符合率为81.0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87.03%,特异度为88.73%,符合率为87.76%;联合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91.35%,特异度为92.25%,符合率为91.74%;三种诊断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均比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高。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联合可达到互补,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乳腺肿块;定性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183-03

乳腺癌是我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发病首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肿瘤登记地区数据显示,2000-2011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癌症负担日益加剧;早期发现,及早治疗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常规超声具有无创、安全性与诊断敏感性较高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普及;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扩展了超声诊断范围。本次研究观察比较了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因乳腺肿块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共计327个肿块。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检查,手术后肿块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2)患者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疾病等;(3)患者无精神疾病或存在交流障碍现象;(4)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尤其是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416±5.8)岁。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 本次研究采用设备为法国声科RAP2102LM-SS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4MHz。

1.2.2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患者双臂上举,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检查时先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查,观察患者乳腺肿块的数目、大小、形态、边界、钙化、内部回声情况、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情况、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详细记录并保存图像。

超声弹性成像:仪器切换至弹性成像模式,应用弹性图像与二维灰阶图像双幅实时显示模式;检查时嘱患者短暂屏气,将取样框置于感兴趣区(包括病灶及周边区域),范围约为病灶范围的2-3倍;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状态,尽可能与肿块轻触;轻微抖动探头,观察病灶及病灶周边区域分布特征,并保存图像。弹性图采用用红、绿、蓝色编码组织的相对硬度,红色表示平均硬度更软、绿色表示平均硬度、蓝色平均硬度更硬。

1.3疗效评定标准

常规超声结果分级标准:根据美国放射学院(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与Alder分级标准对肿块进行分级。1级:阴性,腺体大小、回声未见异常,无结节、亦无囊肿或钙化;2级:良性,需要临床随访;3级:良性可能性大;4级:恶性可能性大,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判断;5级:高度怀疑为恶性。

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评分标准。1分:病灶及周围组织弹性图像几乎全部为绿色;2分:病灶弹性图像绿蓝相间,以绿色为主;3分:病灶弹性图像蓝绿相间,以蓝色为主;4分:病灶图像整体为蓝色;5分:病灶及周围组织几乎全部显示为蓝色。弹性图像分级越高,说明弹性系数越大,硬度高,恶性程度越高。以弹性评分3分为诊断界点:弹性评分≥3分诊断为恶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为良性病变。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评分诊断标准: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分级为1-3级,且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评分<3分,则考虑良性;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分级为>3级,且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评分≥3分,则考虑恶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该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病灶185个,恶性病灶142个;常规超声检测结果为良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50个,误诊27个;检测结果为恶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15个,误诊35个;故常规超声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为80.99%,符合率为81.04%。见表1。

2.2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该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病灶185个,恶性病灶142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为良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61個,误诊16个;检测结果为恶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26个,误诊24个;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87.03%,特异度为88.73%,符合率为87.76%。见表2。

2.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该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病灶185个,恶性病灶142个;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为良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69个,误诊11个;检测结果为恶性病灶且诊断准确131个,误诊16个;故联合检测乳腺肿块性质的敏感度为91.35%,特异度为92.25%,符合率为91.74%。见表3。

2.4三种诊断方法结果比较

三种诊断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8.54.833、16.76,P<0.05);其中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均比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高。

3讨论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人数迅速增加,每一万个女性中约有4个患病;其死亡率也不断上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6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7万;45岁以上女性为该疾病的多发群体,约占所有病例的70%;肥胖、抽烟、不健康饮食、内分泌问题及有胸部放疗经历等都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并及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临床诊断的首要目的是分辨患者肿块的良恶性,以安抚患者情绪,方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方便、经济有效、无创、无放射性、敏感性较高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常规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方面具有局限性,诊断特异性较低。临床医生常通过触诊时的软硬程度判断肿块良恶性,软硬程度是诊断重要依据;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客观、准确判断肿块的该方面性质,以图像的形式反馈结节弹性硬度信息,进一步对常规超聲诊断范围进行了拓展,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逐渐应用于辅助诊疗。

本研究比较了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以此为依据比较三者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比常规超声检测高;原因可能为部分乳腺肿块体积微小,良恶性特征图像不典型、不明显,而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能够对体积较小的肿块进行准确诊断鉴别。三种诊断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符合率均比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高;这可能与部分良性肿块中存在的纤维组织较丰富,单纯应用超声弹性成像不能准确鉴别;而常规超声能够反映肿块有无钙化及血流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超声弹性成像达到互补作用,提高了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具有互补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17-05-31)

猜你喜欢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结节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