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引法》补益门入火导引法探析*

2018-02-13 01:44李政张敬文仵倚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火法屈膝补益

★李政 张敬文* 仵倚(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明代胡文焕是著名文人、刻书家,祖籍江西婺源,喜好藏书,著有艺术文学作品《文会堂琴谱》《文会堂诗韵》《胡氏粹编》等书,同时还著有独具古代女性养生特色的《香奁润色》一书[1],可见胡文焕对中医养生也有研究。胡文焕一生中刻撰并校刊了大量书籍,其校刊的《养生导引法》全部选录于《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是一本集中阐述导引法的养生著作。

《养生导引法》补益门顾名思义是选录了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导引方法,而具体到调节人体功能状态,功法的选择就各有侧重。如注重头面部导引动作的“导引行气法”,注重呼吸锻炼的“龟鳖行气法”,还有注重以模仿动物姿态的“虾蟆、雁、龙行气法”等多种导引方法。同样针对下焦肾脏膀胱类的疾病,补益门“入火法”共总结了3类导引法,可归纳为:屈膝蹲踞法、坐地两脚法、张弓抱膝法,具体内容如下。

1 屈膝蹲踞法

原文云:“入火,垂两臂不息,即不伤火法;向南方蹲踞,以两手从屈膝中入掌足五指,令内曲。利腰尻完,治淋,遗溺愈;箕踞,交两脚手内并脚中,又叉两手极引之。愈寤寐,精气不泄。”

操作方法:面向南方,取站立式,脚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头顶百会穴向上顶,脚向下踩,两脚平行,目平视前方,下颌微微内收,舌尖抵上颚,腰脊伸直,深呼吸屏气,坚持到自己最大程度再呼气,同时想象着太阳的精华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自己体内脐下丹田处(动作固定后,坚持时间随练功者自行掌控,一般不少于10min),尔后向下蹲踞,均匀深吸气,两手从屈膝的两膝之中慢慢伸入,至脚五指处握住,让两腿向内弯曲。紧接着,两手绕到身后撑地,屈膝张足,臀部缓缓地坐到地上,像簸箕一样将两腿并住伸直坐好,腰背挺直,然后用尽量两手攀足心,深呼吸一次,再交叉两手,右手绕过左脚背握住右脚背,左手绕过右脚背握住左脚背,用力拉伸腿脚。

本导引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以意引气不伤火”的预备动作,需要坚持一定时间。胡伯虎[2]认为,此处的“火”即是古人所讲的“火候”,要用意念来引导呼吸,避免在吸取太阳精华后火候太过,而造成水火不济、阴阳失调的情况,因此要“自然下垂两臂,屏住呼吸,以意引气归入丹田”。第二是屈膝下蹲后攀足拉伸的动作,下蹲时深吸气,气贯全身,直达足心,小腹内收,肾纳气功能得到增强;攀足拉伸,掣动腰部命门,通过用力拉伸腿后足太阳膀胱经,将经络之气直贯脚底足太阴涌泉穴;两手交叉握固,引气沿足太阴肾经上行,气归丹田,不断补充肾与膀胱所需之正气,以此来治疗肾虚腰痛、遗尿、遗精等病症。本法动则补肾阳,静则不伤阳,动静结合,气贯融通,使膀胱经和肾经通畅,丹田之气充足,肾虚病症得到缓解。这符合中医《灵枢·经脉》篇中所讲“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道理。

2 坐地两脚法

原文云:“坐地,直两脚,以手捻脚胫,以头至地。调脊诸椎,利发根,令长美;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项上,治久寒不能自温,耳不闻勿正倍声。”

操作方法:自然站立,调整呼吸,精神放松,慢慢下蹲坐下,两腿贴着地面伸直,深吸气闭气,同时两手尽力向前去握住脚踝,头向下低,最好是前额能碰到大腿或膝盖位置后,呼气放松,意想着腰部命门之气贯通脊柱,通达头顶百会穴,坚持10秒钟,腰背缓缓挺直放松,此动作可反复7次;紧接着,调整呼吸(慢、细、匀、长),两脚交叉,两手放松回收后,继续向前从脚弯中伸入,头向下低,然后两手慢慢抱向脖子后面,缓缓起身,身体恢复坐立姿势。

本导引法主要采用坐姿,在向前低头俯身的时候同时,胸式呼吸受限,腹式呼吸得到强化,小腹部的强力收缩,刺激了丹田之气生发和运行[3],加上前额尽力先下低,整个背部脊柱被拉伸,“以形调形”,强腰脊的同时肾气亦得到补充。肾脏主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气的充盛必将促进人体骨骼、关节、头发的生长发育[4];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可激发促进各脏腑机能,温煦全身形体官窍。因而肾阳气充盛,则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各种生理活动和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3 张弓抱膝法

原文云:“右手反折,各左右自极张弓。兼补五脏不足,气则至;抱两膝着胸自极。此常令丹田气还,补脑。”

操作方法:两脚分开,稍宽于肩站立,两手从体侧缓缓上抬同时吸气,指尖相对,掌心向上,上抬至胸前,左手轻轻向前推出,右臂弯曲尽量向后拉伸,腰胯部随上肢动作前后转动,犹如拉弓射箭姿势,自然呼吸,同时意想向前推出的手一下就推到天边了(此动作可反复多次练习)。之后,两手回收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下,缓缓下落,匀速呼气,目平视前方,顺势向下蹲,两手掌沿腿前面下落,直至解溪穴握住,膝盖尽力抵到胸部。

本导引法采取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机理,全方位调节人体气机,使人体全身经络通畅。横向上由两手前后做拉弓状动作,自然呼吸,意识放空,腰部脊柱和躯体五脏六腑皆得到强化锻炼,使气四布,机体功能状态活跃;纵向上下蹲,会阴上提,小腹内收,背部脊柱强力拉伸,以形引气,将气收入丹田之内,返还先天元气,供养全身。在机理上,本导引法着重后天之气返还先天元气的培养和补充,可以兼补五脏之气,使正气充足。同时,肾脏主骨、生髓、通脑,先天元气的充盛将直接促进肾脏功能的发挥,提升机体整体功能状态,达到“形与神俱”的最佳状态。

4 结语

《养生导引法》摘录了《诸病源候论》和《太清导引养生经》中的养生导引方法,将复杂的证候分型、病因病机、重复动作都摒弃掉,只保留了导引方法,故而该书是一本导引方法的合集,其内容简单易懂,动作简洁易学,为有针对性练习者和初学者提供了明确指导。

综上所述,《养生导引法》是一本导引法合集,其中补益门入火法是针对下焦肾脏膀胱类的疾病入手辨证施功,采取以形引意、以意行气、调畅呼吸的导引法原则和动作,主要运用屈膝蹲踞法、坐地两脚法、张弓抱膝法,强化对呼吸、腰部、脊柱的锻炼,贯通肾经和膀胱经,使得后天之气返还先天元气,从而来达到滋补肾气,调和阴阳的治疗功效。因此,《养生导引法》补益门入火法为广大肾气虚患者和导引爱好者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功法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筱玥,王旭东.《香奁润色》美容方药探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2):312-313.

[2]胡伯虎,养生导引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6:37.

[3]章文春.《诸病原候论》宿食不消病候导引法探析[J].江西中医药,2010, 41(2):11-12.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27.

猜你喜欢
火法屈膝补益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无害化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技术分析及应用现状
What can you do?
粗锡火法精炼除杂工艺除铜实践及除砷试验探索
Hard Work Is just a Tool.But Where Do You actually Want to Go
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网状Meta分析
浅谈中国冶金技术的起源
仰卧屈膝牵抖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临床观察
药罐结合治疗落枕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