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13 09:22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种田结实率父本

李 杰

(伊犁金天元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伊犁 835000)

1 选地与隔离

1.1 选地

玉米亲本一般生活力较弱,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差,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质量和数量,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病、虫、鼠等危害轻,无甜菜茬,没有检疫性病害,便于隔离的相对集中的地块种植。

1.2 隔离

玉米雄穗发达,分枝多,花粉量大,属风媒异花传粉作物,异交率极高,花粉能随风飘到数百米远,极易造成串粉混杂,须设安全隔离,以保证杂交种的质量。根据本地地理条件,普遍采用空间隔离的方式,即要求制种田四周300~500 m内不能种植其他玉米品种。

2 播种

2.1 全面施肥,秋翻冬灌

秋翻地时分别施多元复合肥、三料磷肥及尿素10 kg/667 m2。在入冬前对制种田进行冬灌,即可消灭虫卵,又可确保墒情,为来年一播全苗打好基础。

2.2 亲本种子处理

播种前10 d采用专用种衣剂包衣玉米亲本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及地老虎等病虫害,播前选晴天晒种1~2 d。

2.3 提前播种

覆盖地膜以增温保墒,适宜播期以5 cm低温稳定通过8℃时,即每年的3月底4月初为宜。播深3~4 cm。播种期间父母本行比准确,不混播,播行端直,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同时镇压确实,无浮籽。压膜严实,膜上采光面不少于40 cm。播种时父本行地头穴播大豆或向日葵做标志,制种田四周种植父本保护行。

玉米吐丝较抽雄散粉迟,故应坚持“母等父,父包母”的原则。对于父母本生育期相同的组合,父本应晚播3~5 d。生育期不一致的组合,需进行错期播种,根据经验,父母本错期播种天数应较花期相差天数多1.0~1.5倍,如亲本花期相差3~4 d,播期则错开6~10 d为宜。在生产中,为了延长父本散粉期,一般将父本分为3期播种。形成一、二、三期父本,使制种田形成大范围的有效花粉,提高授粉和结实率,保证制种成功。

2.4 适宜行比

行比大小决定着母本占制种田面积的比例大小和结实率,进而影响制种的产量和纯度。随着母本行的增加,母本的结实率会相应降低。但由于收获种子面积增加,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会有所增加,但当母本结实率下降的影响超过面积增加的贡献时,制种产量就会降低。因此,确定行比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父本花粉充足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母本行的比例。如父本植株高大,花粉量充足,开花时间较长,则可适当增加母本行数,相反则减少母本行的比例。

根据品种特性,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即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母本留苗6 000~6 500株/667 m2,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6 500~7 000株/667 m2。

3 花期预测

即使采用了错期播种,由于作物抽穗开花受多种因素制约,仍需根据各亲本的发育进程进行花期预测,必要时采取调节措施使花期相遇良好。

3.1 叶片计算法

在制种田设点,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苗期开始做标记计算,父母本叶片数相同的组合,开花前父本比母本少抽1~2片叶为花期相遇良好的标志;父母本叶片数不同的组合,母本比父本叶片少1~2片叶为宜。生育后期可采用倒扒叶法计算,即父本未抽出的叶片比母本多1~2片为好。

3.2 幼穗观察法

玉米拔节后幼穗分化即开始,通过父母本幼穗分化进程的比较可更准确预测花期。方法是在制种田选有代表性的植株,剥开外部叶片观察幼穗大小,在幼穗5~10 cm时,母本比父本大1/3~1/2,则花期可良好相遇。

4 花期调节措施

花期调节应以花期预测为依据,通过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本分期播种以及生育期间采取各种促控措施等手段,达到花期相遇。良好的花期相遇应该是:母本吐丝、父本散粉。

本地秋霜早,易发生冻害,对于花期不能正常相遇的制种田,调节措施应以促为主,以早为宜。具体方法主要有:(1)施肥调节。施用适量氮肥可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延缓生殖生长,而施用磷肥和钾肥则可促进生殖生长。因此,在作物对肥料较敏感的拔节和幼穗分化前期,对花期相差不大的田块进行合理施肥,对花期有一定调节作用。也可用叶面喷施法追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促进偏晚亲本的发育。(2)耕断根、铲趟管理调节。对花期不遇的地块,可采用深耕、断根的办法控制偏早亲本的生长发育;而增加铲趟次数有利于提高地温,可促进花期偏晚亲本的发育。(3)喷施激素调节。每3~5 d用“赤霉素(12~15 g/667 m2)+增效剂”对偏晚亲本进行叶面喷施,促进其生长发育。

5 去杂去劣与去雄

5.1 去杂去劣

制种田去杂去劣是保证制种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及早、从严和彻底,一般于苗期、拔节期、花期和成熟期进行,重点在苗期和花期。须采取定时统一去杂,专人负责,检查合格后发放合格证的方法去除杂、劣株。

5.1.1 苗期

根据幼苗芽鞘的颜色、叶色、宽窄、形状、波曲与否、上冲或下披以及幼苗的长势长相等特征进行综合鉴定,去掉杂株、劣株和可疑株。苗期去杂一般结合间、定苗进行。

5.1.2 拔节期

主要根据拔节后的表现进行判断,去掉明显的杂株,也可结合叶型、株型进行除杂。

5.1.3 抽穗开花期

这是去杂去劣、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阶段,要做到干净、彻底和及时,避免杂株散粉造成生物学混杂。此期主要根据株型、叶型和颜色进行区分。

5.1.4 成熟期

对于残留下来的杂株,可在收获后,根据株型、叶型、穗型、粒型、粒色及穗轴颜色等特征去除。

5.2 玉米去雄

要在花期母本雄穗散粉之前将母本雄穗及时、彻底拔除,使母本接受特定父本的花粉形成高纯度的种子,力争一个雄穗不漏,无雄穗分枝残留。采用摸苞带叶(1~2片)去雄,专人负责,需天天进行。去雄后期,坚持每天检查,直至授粉结束(去雄后雄穗带出地外深埋或运走),方可发放去雄合格证[1]。

6 母本化控

玉米母本植株过高,不仅去雄难度增加,而且对父本散粉和母本授粉不利。因此,采取化学调控措施,将母本控制在合理株高范围内,对降低去雄难度,减少人工投入,保证去雄质量,提高母本结实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玉米母本6~8叶期时喷施健壮素,母本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头水前1周时,喷施玉米健壮素30~40 g/667 m2,不仅可降低职工去雄劳动强度,提高去雄质量,而且双穗率提高,增产显著。

7 科学施肥

生育期间追施尿素30 kg/667 m2、多元复合肥10 kg/667 m2,根据苗情和花期需要,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绿风95等1~2次。

8 人工辅助授粉

在父本开花盛期上午采用人工摇动、机械吹风(向上)等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父本花粉利用率、母本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9 田间管理

9.1 查苗补种,及时定苗

播后及时检查,缺苗处应立即进行催芽补种。苗出齐后(3~4叶)结合品种要求密度、苗期特征定苗、去杂,父本行间定苗时,行内留大、中、小3类苗,延长父本散粉期。苗期应及时中耕,提高地温,促苗早发。

9.2 揭膜、开沟、追肥

开沟前揭膜带出地外集中处理。封垄前开沟追施钾肥8~1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及磷酸二铵 10 kg/667 m2。

9.3 灌水

适时灌好拔节-孕穗、抽雄和灌浆水,做到渗透渗匀且不旱不涝。一般浇水3~4次。如果在授粉期遇到高温天气,应及时补浇1~2水,增加田间湿度,以延长父本散粉期,进而提高父本花粉及母本花丝活力。

9.4 病虫害防治

做好玉米播种后地老虎、金针虫与拔节期至授粉后玉米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及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地下害虫采用油渣毒饵诱杀,玉米螟、棉铃虫采用撒毒土,蚜虫和红蜘蛛用有机磷农药、杀螨剂等药剂进行叶面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采用好力克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9.5 及时砍去父本株

于父本株散粉结束后10 d左右,将父本全部砍倒运出地外,以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母本早熟。

10 适时收获,及时晾晒、脱粒

10.1 适时提早收获

黄熟末期,玉米籽粒硬化时是大面积收获的适宜时期,四师玉米制种的安全收获期一般在9月10~20日,特殊年份(如重霜提前)应突击抢收,并做好防寒措施。

10.2 及时晾晒

收获后应及时去除苞叶和花丝,同时进行穗选去杂、病、霉和虫害果穗,及早晾晒,将玉米种子水分降至安全水分以下。

10.3 脱粒

当种子水分低于18%时,对不同品种进行试脱粒,破碎率不高的品种应及时脱粒,脱粒后及时晾晒,当种子水分接近13%时及时精选加工,种植户凭去杂合格证和去雄合格证缴售入库。

[1]景岩斌.玉米杂交制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4(5):38-40.

猜你喜欢
种田结实率父本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