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2018-02-13 12:34德宗姬强久卓玛
乡村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冬灌西藏自治区播种量

德宗姬 强久卓玛

(米林县农牧局农技推广站,西藏 米林 860500)

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西藏自治区的气候独特且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通常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5—9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为8℃,最低月均气温-16℃,光照强、气压低。诚然,大部分农作物都不适应西藏自治区的气候条件,但是通过人工改良品种、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可以有效保障当地作物产量。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农技推广部门大力研究冬小麦栽培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于保障西藏自治区民生、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小麦冬前除草

1.1 除草时间

结合小麦播种时间确定除草时间,通常播种后25~30 d杂草基本出齐,此时冬小麦处于四五叶期,是麦田除草的最佳时期。要求除草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8℃以上,采用喷雾除草剂,在寒流来临之前禁止使用除草剂,避免出现药害。西藏自治区通常是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田间杂草出齐,并且杂草的叶龄小,抗药性差,是除草的最佳时期。

1.2 科学选择除草剂

结合麦田杂草的种类,选择对后茬作物绝对安全的除草剂,避免影响小麦生长。如果是单子叶杂草较多的田块,需要采用杀单子叶除草剂为主;双子叶杂草泛滥的田块,则需要采用双子叶杂草除草剂。单子叶杂草麦田可以采用3%世玛油悬剂30 mg/667 m2加50~100 mg/667 m2助剂兑水50 kg/667 m2喷雾除草,双子叶采用10%苯磺隆10 g/667 m2兑水50 kg/667 m2喷雾除草[1]。

1.3 科学除草

正确选择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在天气晴朗、温度在5℃以上时施用。由于西藏自治区光照强、空气稀薄,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施药量,667 m2使用药剂30~45 kg为宜。

2 播种时间与播种量

西藏自治区小麦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并要严格控制小麦播种量。播种前,小麦种子需要用药物拌种,如用1%高锰酸钾可以防治病虫害、增加种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当今绝大部分的改良品种,如果将500 kg种子按照千粒重40 g计算,则共有12 500粒种子,出苗率按照80%计算,可以生长出1万株麦苗。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和发芽率,可以适当早播,降低种子用量;如果是晚播,需要增加播种量,667 m2地播种20 kg即可。如果麦田产量高(500 kg/667 m2以上),为了控制疏密度,要适当减少播种量,播种量控制在10~12 kg/667 m2。

3 水肥管理

3.1 合理施肥

施肥时,需要以有机肥为主,尽可能少使用化肥,实现绿色生产。由于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十分发达,因此有机肥资源较多,并且养分全、成本低、肥效长、有机含量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性能。但是,由于需要大批量施肥、有机肥肥效慢,因此有机肥不能作为应急肥,此时适宜配合施用化肥。

施足基肥能够有效促进幼苗生长,在整个种植期间,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苞,穗大壮秆,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化肥为辅。在小麦播种期间,可以采用少量化肥作为种肥,667 m2地施加硝酸磷5 kg,保障小麦出苗后吸收更多的养分,这对于强化小麦增产有着极大的作用[2]。

本质上,施肥是通过土壤供给作物养分,不同土质对施肥量要求存在差异。沙土由于保水保肥性能低,所以要在控制施肥量的情况下提高施肥频率,避免脱肥早衰;黏土由于保水保肥性能强,一次可以多施加一些肥料,并适当提前施肥时间,避免产生贪青晚熟情况。追肥可以分为冬季、春季2个时间段。其中,冬季追肥,如果小麦生长健壮,通常在冬前不施加速效氮肥,避免小麦徒长。可以结合浇冻水施加速效氮肥。封冻水追肥采用尿素,用量为10 kg/667 m2,即可满足小麦冬季缓慢生长的要求,促进小麦多扎根,返青更早,实现冬前分苞,提高冬前成穗率。春季追肥,包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肥料。返青肥能够促进分苞、成穗率、增加穗数。如果是高产田,则不需要施加返青肥,以中耕保墒为主。可以采用挠麦苗的方法,将麦田中的杂物、枯黄叶片耙除,并埋入土壤当中,实现保墒增温。起身、拔节肥需要在小麦分苞高峰之后施加,以促进入苞成穗,实现穗大粒多,同时可以让麦顶和基部二、三、四节间伸长[3]。该施肥环节十分重要,也是冬小麦施肥效益最高的期间,可以施加硝酸磷,667 m2地施加20 kg即可。

3.2 水分管理

由于西藏自治区降水量稀少,并且一年四季不均衡,秋、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小麦生长期间降水量只占常年降水量的15%以内,只能提供冬小麦生长期间耗水量的15%,所以要重点考虑水分供给问题。各个期间的浇水要点表现如下。

3.2.1 播前灌水。抓住小麦高产的关键阶段,要保证土壤湿度为70%~80%,如果土壤湿度在55%以下,则会影响出苗。因此,可以采用翻地前浇水(茬水)和翻地后浇水(墒水)措施。前者浇水量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但是需要将灌水期提前,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后者灌水量要大一些,保障底墒充足,促进出苗,在不延误播期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实现增产。

3.2.2 冬灌。结合土壤水分情况及麦苗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冬灌。冬灌通常在平均气温0℃时进行,这对于麦苗越冬有很大的益处。如果田间含水量低于70%,则需要进行冬灌,冬灌之后需要强化松土、保墒等工作,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壮苗。冬灌水量不宜过多,避免地面积水、冰冻,导致麦苗窒息。

3.2.3 春灌。需要做好返青水浇灌工作,但是春灌不宜过早,在开春之后需要划锄来提高地面温度,从而促进小麦返青,如果地层表面土壤提升至5℃,可浇返青水,以促进增加穗数[4]。如果是高产田,为了避免群体过大、避免倒伏,通常不需要春灌,只需要松土保墒即可。孕穗期间不可缺水,需要做好浇水工作。

4 麦苗发黄处理方式

4.1 土壤干旱

由于底墒不足或跑墒透风等问题,导致小麦分蘖慢、叶子灰绿、新叶短小、生长缓慢,中下部位叶子逐渐变黄。此时需要结合浇灌追施8 kg/667 m2尿素。

4.2 土壤板结

主要是因为土壤缺乏孔隙、出现根系缺氧问题,导致麦叶短黄,无法按时分蘖。针对此类问题,需要第一时间浇水并中耕松土,避免土壤板结。

4.3 播种量过大

播种量大导致土壤缺肥,氮磷钾镁元素缺乏,导致植株黄瘦、生长非常缓慢。特别是缺乏镁元素会导致小麦失绿发黄。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适当补充氮磷钾镁肥料。

4.4 虫害威胁

麦蚜虫、红蜘蛛会导致小麦枯黄,如果发现了害虫,采用40%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喷雾防治即可。

5 结语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推广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并且多年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提高了当地冬小麦种植产量。本文总结的技术方法经实践证明十分有效,可以增产20%以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冬灌西藏自治区播种量
南疆绿洲棉田冬灌期灌排水氮含量特征研究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