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MS)对养鸡业的危害

2018-02-13 21:15宋丽丹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液囊干酪菌素

宋丽丹

(辽宁省海城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 海城 114200)

鸡支原体是兽医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高发的传染病。鸡群一旦感染即难以彻底根除。雏鸡比成鸡易感,成鸡常无明显临诊症状。近来,由鸡滑液支原体引起的鸡滑液囊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且局部地区比较严重。感染了MS就比较难治,而且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必须反复轮换用药,控制继发感染,预防新病例的发生。大量的药物投入、混感的加大死亡,都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禽支原体的一种,菌体通常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0.2μm,为无细胞壁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对39℃以上的温度敏感,低温下可保存数年。

1 流行与传播

MS的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鸡多发于4~16周,在急性感染后转为慢性感染可持续一年以上。慢性感染可见于任何日龄,有的慢性感染并不是有先期的急性感染所致。该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垂直感染可致一周内雏鸡发病,感染率可达100%。感染后1~2个月病原潜伏数天到数月,应激刺激可致再次发病。水平传播的潜伏期一般为10~20d,如果鸡群中有10%~20%的带病鸡,很快会波及整群。此外,还可通过空气、衣物、车辆、用具等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2 临床症状

感染MS后,病鸡初期症状:精神萎靡不振,鸡冠发白,病鸡走路不稳,表现轻微八字步,羽毛粗乱无光蓬松,离群,发育不良,贫血,缩头闭眼,消瘦。粪便内含有大量尿酸或尿酸盐,呈白色或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关节水肿步态呈八字,跛行,喜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倒冠,冠边缘干瘪发黑。关节肿胀重者可达鸽卵大,胸部常见水泡,跗关节及足掌是主要感染部位。但有些鸡偶见全身性感染而无明显关节肿胀。病鸡表现焦虑不安,脱水。发病后期,由于病程较长,关节变形,久卧不起,不能行走,无法采食,极度消瘦。用药后上述急性症状转为缓慢的恢复。经呼吸道感染的鸡在4~6周时可表现轻度的锣音或无呼吸道症状。跛行是最明显的症状,呼吸道症状不常见。

3 病理剖检

腱鞘炎、滑膜炎、关节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病鸡的腱鞘和关节的滑膜囊内水肿期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清亮有黏性,伴随着病情的加长分泌物黏稠、灰色至黄色。肝、脾肿大;肾常肿大、苍白色,呈斑驳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关节和腱鞘内的分泌物呈干酪样渗出物,关节面被染成黄色或橙黄色。严重病例在头顶或颈上方、龙骨出现干酪样囊肿,关节软骨有糜烂组织。从组织病理学看,尤其是跖关节和跗关节的关节腔和腱鞘中可见异嗜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浸润。关节囊膜因绒毛形成和滑膜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结节性浸润而增生。

4 危害

发病鸡群在应激因子及其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以及鸡新城疫弱毒株的协同作用下,可使病情恶化,症状明显。大肠杆菌特别是O78、O2、O1株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特征性的肝包炎、心包炎、以及气囊炎。因而死亡率大幅上升,危害及其严重。

5 临床病例

某活鸡经销商从一养殖户引进红公鸡150只,体重约2~3kg,当时就发现有呼吸道症状,运回家后用泰乐菌素饮水3d,一周后不见好转,每天死亡7~10只。病鸡羽毛松乱、消瘦、冠周发绀。剖检可见:胸部水泡,内有干酪样物,龙骨囊肿;肝脾肿大、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气管内块状粘稠分泌物,气囊壁增厚,有大小不等干酪样凝块。由此可见该鸡群感染滑液囊支原体且病程较长,已有继发感染,并引起死亡。

6 防治措施

6.1 治 疗

药物一般选用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等。鸡滑液囊支原体对红霉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对阻碍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是无效的,如阿莫西林、头孢等。据禽病专家推荐泰万菌素饮水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6.2 管 理

加强管理减少应激。鸡舍要安装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舍内空气的流通性,粪便及时清理。MS的病原体对温湿度和消毒剂都很敏感,在宿主以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很差,干热环境下只能存活几小时。所以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增加间隔、彻底消毒的方法,以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

6.3 疫苗免疫

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价格较高,商品代鸡一般不免疫。主要做好种鸡免疫,减少垂直传播,淘汰阳性鸡,净化鸡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猜你喜欢
液囊干酪菌素
2019年中国干酪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干酪进口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与体会
美国干酪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臭」的盛宴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诊断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多黏菌素B在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