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研究

2018-02-14 09:41郑翔陈燕
行政与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家训家风

郑翔 陈燕

摘 要: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现代价值,对培养清正廉洁的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激励与引导作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阐述了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党政领导干部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路径,即通过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健全廉政法规制度、将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议程等方法,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以助力反腐倡廉新常态的形成。

关 键 词:全面从严治党;传统家训文化;党政领導干部;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12-0049-08

收稿时间:2017-12-15

作者简介:郑翔(1964—),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纪委副书记,福州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风廉政建设;陈燕(1995—),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风廉政建设。

家训讲究礼义廉耻,推崇忠孝节义,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文化范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和传承,正家风、重家规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助推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1]当前,全国上下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但非典型性腐败案件增多,腐败手段更为隐蔽,因此,“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仍需完善。2018年7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2018上半年反腐数据:处分干部总人数达24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0.1万人)。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8人,厅局级干部1500余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乡科级干部3.7万人,一般干部4.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4.6万人。[2]

梳理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党政领导干部贪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风不正有关。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播廉洁治家理念,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推动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构筑“不想腐”“不能腐”思想防线的应有之策。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

传统家训文化是在我国古代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下形成和运作的一种文化教育方式,是指家庭或家族的长辈利用口训、身教或书面文字等形式对后代子孙在修身、立人、处世、为学等方面进行训诫、训示教育而形成的制度化的家族、家庭文化教育范式。传统家训文化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是对子女的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古人云:“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3]对子孙后辈的教育需从幼年开始。因此,传统家训中有很多劝学勉学的内容,如康熙的《庭训格言》:“学而能日新,则缉熙不已,造次无忘,旧习渐渐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罢不能,莫不知所以然而然”。[4]二是对家庭的管理,涉及家庭关系、家庭事务和家族发展。在家庭关系中,传统家训倡导父慈子孝、夫正妇顺、兄友弟恭,尤其以孝道最为突出。在家庭事务和家族发展方面,传统家训要求勤俭持家、耕读传家、与人为善,如《曾国藩家书》所言:“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三是对经世涉务的要求,涉及交友、处事、做官等诸多方面。传统家训秉承积极的“出世”观,如《许云邨贻谋》要求后辈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

⒈彰显儒家文化精神,始终与社会道德规范相适应。浓厚的家庭观念是传统家训文化的显著特征。家训的产生原本是为了“整齐门内,提撕子孙”,[5]但它倡导的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等观念不仅适应政治经济发展要求,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家训逐渐被世人推崇。《大戴礼·曾子立孝》中的“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朱子家训》中的“施恩勿念,受恩莫忘”[6]等敦敦训诫,无不注重涵养家族子弟“仁、义、礼、智、信、忠、孝”的品质,体现了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相适应的特点。

⒉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萌生于三皇五帝时期。据《吕氏春秋》记载,皇帝曾教导颛顼:“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首部比较系统论述仕宦治家的目的、原则、内容与方法的家训典籍。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和世俗文化的发展,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由最初的贵族教育逐步向平民化发展,其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语言越来越通俗易懂。

⒊表现形式多样化、系统化、生活化。传统家训文化发展经历了长辈对子孙的当面训诫到书信、训词和嘱托再到制定完整家规、家约与家范等三个发展阶段,而且逐渐多样化、系统化、生活化。就传统家训所依附的载体来看,有庭训、联训、碑训、刺字训、遗书训等。就其流传者而言,既有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帝王之训,颜之推“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8]的仕宦之训,也不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百姓之训。传统家训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特殊的教育意义发展成为一门较为独立、系统的家庭文化教育体系。

⒋体现道德感化与约束惩戒相统一的原则。传统家训文化大都通过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正面道德感化使后人能明是非、知廉耻,自发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如林则徐在《致郑夫人函》中通过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发出了“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9]的感慨,要求夫人“务嘱次儿须千万谨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势,与官府妄相来往,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10]还有一些传统家训兼具家“法”的性质,通过家法、家禁等硬性约束与惩戒让后人自觉规避错误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如包拯家训要求“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11]短短三十七字为子孙定下了严厉家训。传统家训不仅鼓励后人“有所为”,也通过约束与惩罚使之“不敢乱为”。

二、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继2015年10月在周本顺被“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家风败坏”的提法之后,2016年5月,中央纪委在披露典型腐败案例时指出,家风败坏、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对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及其家庭来说,若不能在家庭中筑牢“拒腐防线”,则可能在狱中度过余生;对党和国家来说,“全家腐”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来看,必须加强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以此筑牢党政领导干部“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的必然要求

传统家训文化中立德修身、劝学勉学等内容有助于党政领导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如林则徐的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12]有助于党政领导干部摒弃“封妻荫子”的传统思想,教育子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奉献社会。传统家训文化中讲求为政以德、尚廉奉公的内容,有助于党政领导干部树立为国爱民、大公无私的党风政风。如《钱氏家训》所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13]即以家国天下的责任观告戒党政领导干部克服私欲、杜绝私利。此外,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家训,如《曾国藩家书》所言:“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有助于党政领导干部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觉抵制“金本位”的错误价值观。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的必然要求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14]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所推崇的道德价值观和家庭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一方面,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不仅留下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传世治家经典以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优秀治家故事,还留下了浦江郑义门、兰溪诸葛村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其蕴含的道德行为规范被社会大众认同与传承,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自觉培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党政领导干部家风备受人民群众关注和赞颂,具有独特的社会引领和示范效应。

(三)构筑家庭反腐防线,实现家庭和谐幸福的必然要求

清龚自珍在《<怀宁王氏族谱>序》中说:“家训,如王者之有条教号令之意;家训,以训子孙之贤而智者。”优秀传统家训就像一把戒尺,能够使家庭成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实现家庭和谐幸福。浙江郑义门家族贤达辈出,在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累计173人做官,皆清廉正直、克己奉公,声名远播。其家训《郑氏规范》对子孙做官有严格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优秀傳统家训文化所蕴含的“俭以养德”“廉洁修身”“清白传家”“勤勉务实”等廉政思想,有助于党政领导干部自觉培育良好家风,在家庭内构建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执政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2015年,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肩负起历史使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信心,战胜十三亿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和挑战。”[15]积极推动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助力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着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如《钱氏家训》中要求子孙:“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对于党政领导干部而言,应按照传统家训文化中“三省”的要求,发扬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以有效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拉近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党政公信力。

三、当前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合力不足

要使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常态化,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纪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等各级部门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但在实践中,有些部门和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疏于沟通,缺乏统一的设计和系统完整的规划,未能形成工作合力;有些部门和组织认为,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是党委、政府、纪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或组织的事情,与本单位并无实质关系,因而参与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多形式或口头上的承诺而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有些部门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过程中时常遇到资源整合困难和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

(二)传统家训文化评价和监督机制滞后,责任追究不到位

当前,“贪腐父子兵”“弄权弄钱夫妻店”“全家敛财总动员”等家庭式乃至家族式的新型腐败方式如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等人的腐败问题即与其传统家训文化建设评价和监督滞后有一定的关联,这就对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评价和监督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未能作为选拔任用、职务任免与升降、工作绩效与奖惩的参考依据,尚未被正式纳入工作考评与绩效考核的范畴,对家风不正、家规不严的党政领导干部还存在相关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

(三)传统家训文化宣传推广方式滞后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家训文化宣传推广方式也需与时俱进,与现代传媒技术相融合,打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宣传推广大格局。但目前,我国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存在宣传方式滞后、推广交流受阻等问题。一方面,传统家训文化的宣传主要依靠平面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较少,局限于广播、报纸、公告栏、宣传栏等传统手段,使得一些优秀的乡贤、家规等文化的传播受阻;另一方面,全面的舆论宣传氛围尚未形成,普通群众乃至政府工作人员普遍不重视传统家训文化宣传工作,关注度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力提倡和推广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但往往只有基层的几个乡镇或者几个重点村的活动开展得较好,较为偏远或者较为闭塞的地区则进展缓慢或者没有开展,未能形成上下联动的宣传大格局。此外,大部分地方政府在传统家训文化宣传推广手段上缺乏创新,方式方法老套而单一,缺少二次包装和提炼推广,较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家训文化品牌。

四、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的通力合作,党委、政府、纪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明确自身在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合理分工,加强联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提炼传统家训文化精华的同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因地制宜、因家而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活动。

(一)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扬优良党风家风

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是正风肃纪的基础工程,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建立抵御贪腐的“防火墙”,率先垂范,以身示教,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慎思、慎言、慎权、慎行,厘清亲情与权力的界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亲情观、名利观和行事观。一方面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官僚主义”“权力主义”“等级观念”等封建思想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和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传统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共有50多万名党员干部参加了传统家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涌现出了达式华、沈根荣、李成良等一大批党员干部身边的好家风典型。2018年,杭州市继续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廉洁修身,先后在全市广泛开展寻访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主题文艺展演、“廉洁好家风”演讲赛等“六个一”活动,旨在促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家风家规测评,以评促建

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规测评,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家属意见等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家风家规考核制度并作为其考评、任用、晋升、调任、獎惩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从制度上加强以评促建,为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上海市奉贤区率先探索可量化、可衡量的制度假设模式,把党政领导干部“8小时之外”的工作生活表现纳入到干部考核和考量指标中,为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建立更全面、更规范的保障机制。奉贤区坚持选人用人“德才两手抓”,制定和实施了《区管领导干部德才考核评价办法》,将家庭美德建设纳入干部考评之中。一是制定“两化正反评”的考评标准,对正反两个方向的指标按不同权重分别赋予分值得出综合考评结果,使家庭关系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采取述廉述德、自我评价,重在日常、民主测德,民意调查、审德问德等手段,从多角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进行全方位考察评价,防止“带病上岗”。三是开展经常性监督与管理工作,把夫妻恩爱、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作为干部选拔的硬约束条件,将考察的触角延伸到干部家庭和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表现之中。

(三)完善内外监督机制,构建制度化传统家训文化体系

完善内外监督机制是构建制度化传统家训文化体系、推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一是实施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将党政领导干部的财产和收入情况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接受监督检查机构的不定期抽查和全面核查,使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力置换等腐败行为在群众面前无所遁形,从源头上降低腐败的发生率。二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消灭监督盲区。一方面,纪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及时走访并考察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家属子女的“生活圈”“社交圈”“亲情圈”,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形象等进行内部监督。另一方面,群众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外部监督作用,通过媒体、信访举报等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到领导干部生活圈子的各个角落。三是要发挥“贤内助”的作用,让“枕边人”时刻提醒、监督党政领导干部,若发现不良倾向及时纠正。如上海市奉贤区首创“警嫂清风俱乐部”并定期评选“十佳警嫂”,引导警嫂们积极参与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做好“廉内助”。

(四)健全廉政法规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从文化教育功能上弥补廉政法规制度存在的漏洞,更能从精神认知层面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境界,把腐败动机遏制在萌芽之中。打击腐败、严惩贪腐官员,法制部门必须健全法规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建立严格的家庭腐败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党政领导干部违纪涉及子女亲属及身边人的现象,需从严治理,以维护和发挥责任追究制的权威性和实效性,进而形成“干部腐败,人人喊打”的强大合力。二是完善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让党政领导干部自觉报告个人动向成为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三是将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列入基础党建工作之中。如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部门把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列为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要求市管领导干部带头讲“家风建设”主题党课;把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德的重要内容。

(五)将传统家训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构建传统家训文化宣传大格局

各地教育部门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学生道德培养和建设的课程设置中,将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筑牢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基石,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新格局,以学校教育助力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一是推动各级学校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纳入学生德育教育课程建设当中,通过师生互动、移情体验、自主调研等方式,促进和加深学生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二是开展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主题征文比赛、朗诵比赛、书画展览、影视展播、专家论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加强实践推动。如福建省鼓楼区走进校园,通过举办传统家训主题特色夏令营、发布《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硬笔字帖》、编印《家风家训诗词歌赋摘编》、举办道德讲坛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融合,以推动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三是设立传统家训文化与腐败防治研究课题,开展实践调研工作与案例研究,形成一批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治理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四是树模范、立典型,宣传党政领导干部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案例,营造良好的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氛围。

(六)基层组织应将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议程

基层组织是推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因此,应将传统家训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深入农村、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通过进村驻户和打造传统家训文化院坝、家训文化墙等方式,形成为群众普遍认同的乡规民约,使传统家训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组织开展了“家风家规进社区”活动,通过“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优秀代表与社区干部一起讲家事、学家礼、晒家风等,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家风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引导社区干部形成德礼相依、友善和睦、廉洁清正的家风。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一些村支部成立了“家风家训文化传承挖掘党小组”,经常邀请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在家风家训文化传承基地为村民上家风家训课,举全县之力实施“微家训”工程,让传统家训文化引领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新风尚。相关部门还深入挖掘革命烈士红色家风资源,以制作红色“微家训”为主要表现形式,在重点村落进行推广。目前,全县已有172个行政村10万余户群众通过收集族规祖训、制作家训牌匾、上墙红色家训等方式亮出5万余条“微家训”,推动了传统家训文化建设在基层的开展。

(七)将现代传媒技术融入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之中,打造传统家训文化精品

在信息技术和全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家训文化也应与时俱进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对传统家训文化进行加工、润色,能使其焕发勃勃生机。在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掘当地具有特色的家训文化,与新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书画工作室等进行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影视技术对传统家训文化产品进行包装加工,打造文化精品项目,提高传统家训文化建设成果的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以增强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如福建省鼓楼区为加强传统家训文化的线上宣传,与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拍摄了《家的味道》系列纪录片并通过“鼓楼微文明”“福州鼓楼妇联”微信公众号进行强势推广,扩大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影响力,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另一方面,要充分拓宽传统家训文化传播渠道,在继续发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强化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政府政务网、党员e家、视频展播、党政领导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在传播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文化墙、公益广告、流动展板、宣传册、LED电子显示屏等文化传播载体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时代价值融入到生产生活中,以促进党政领导干部传统家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军仁.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N].中国纪检监察報,2016-03-02(006).

[2]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EB/OL].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1807/t2018-07-19_175926.html.

[3]牛绍娜,陈延斌.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46-51.

[4]杨国庆.“传统家训”影响下领导干部建设优良家风之路径探析[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04):12-17.

[5]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01):166-171.

[6]罗旭.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当今政府官员腐败问题[J].企业导报,2013,(07):262.

[7]刘欢.论中国传统廉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03):26-29.

[8]熊静.中国古代家训中的阅读理念阐释[J].图书馆建设,2017,(02):97-101.

[9]蔡怡琳,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及其后人的家风故事[J].中国纪检监察,2017,(06):58-59.

[10]李国俊.家训文化与大学生廉洁自律意识之养成[J].廉政文化研究,2015,(03):85-90.

[11]张旭刚.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机制——基于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视域[J].长春大学学报,2017,(03):78-83.

[12]孙向文.良好家风是合格领导干部的标配[J].领导之友,2017,(06):11-12.

[13]吴雯雯.家风助力从严治党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J].廉政文化研究,2017,(01):64-69.

[14]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02).

[15]王岐山.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15-10-23(004).

(责任编辑:高 静)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under the

All-round 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Zheng Xiang,Chen Yan

Abstract: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ha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modern value. It has the motive and the guiding effect to cultivate the upright and clean-fingered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has the impet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tyle and clean govern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rule of the party.It also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mselevs.It discusses the path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ict governance and put forward to some feasible method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amplifying the system of anti-corrup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Instructions into the agenda of grass-roots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construction,etc.These measures will assist the formation of a new normal state about anti-corruption.

Key words: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traditional family training culture;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integrity culture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家训家风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浅析对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应用认知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