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放思想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思考

2018-02-14 09:41谢晓娟李俊玲
行政与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东北习近平人才

谢晓娟 李俊玲

摘 要:推进东北振兴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振兴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创新开拓的思想观念;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激发企业活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聚焦人才,留住人才,使“第一资源”在东北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

关 键 词:解放思想;政治生态;营商环境;东北振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12-0083-06

收稿日期:2018-11-10

作者简介:谢晓娟(1964—),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俊玲(1980—),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是一场继“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基础,这场大讨论也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导。正是在这次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了打破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历史进程。正是因为不断解放思想,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中国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面临着更加复杂问题的历史背景下,更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东北地区被喻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在资源、产业、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在全国前列。但是,东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体制机制短板、经济结构短板、开放合作短板、思想观念短板”等“四大短板”问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调研。为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25日到28日再次对东北三省进行了考察,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作出重要指示,这是东北新一轮振兴的指导思想,是推动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当前,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

一、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创新、开拓的思想观念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改革开放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思想解放为基础。正是有了思想解放,中国才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1956年以来,我国曾经历了错误思想倾向的影响,扰乱了国家的政治生态,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解放思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成为极其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思想解放的先行者。邓小平高度肯定了解放思想运动,认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斗争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2]因为有了思想解放,才有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才有了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才认识到闭关锁国是死路一条,必须进行改革开放;才认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高考制度,发展教育,振兴科技。

所谓的解放思想,就是从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等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教条主义就是对经典著作思想采取固化的态度,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不会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比如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完全按照经典著作的论述,就会导致违背自然规律,不切实际的“发展”。再比如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能够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我们的认识就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公有制体制下也存在着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再次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等。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的过程。

东北是最先步入计划经济、最后走出计划经济的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东北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和思维上的创新。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国有制企业为主导的格局。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国有制企业面临着产能落后、实施创新驱动不足、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对问题的化解首先是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一是要有开拓意识。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敢于失败,宽容失败。二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要狗熊掰棒子”,要坚持不懈,要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累积性。三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老工業基地要实现浴火重生,就要敢打“创新牌”,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要有冒险精神,要有闯一闯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说,东北人才济济,就是往往缺一点创新精神和思想格局。因此,一脉相承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是东北振兴的希望所在。东北地区只有“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3],才能摒弃陈旧思想并形成创新开拓思想,从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发展。

二、修正被破坏的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提供有利环境和基础条件,其核心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生态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自上而下的层层传导,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治生态的形成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优良工作作风的显现,而优良的工作作风又可以促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形成。

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一旦受到污染,想要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党的领导被弱化,党的基层组织也存在着偏宽偏松偏软的问题,这对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东北地区也出现了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比如,辽宁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底线。”[4]黑龙江省、吉林省也都出现了党政高级干部腐败案件。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坚定党的领导,坚持从严治党,就能够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放松党的领导,放松理想信念教育,就会为腐败提供可乘之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嚴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古至今无数的事实证明,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腐败会玷污政治生态,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甚至会颠覆政治生态。所以,修复政治生态必须牢牢抓住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源头。在新形势下,要结合新的形势和特点,不断完善党内监督的内容、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从目前来看,权力异化和寻租行为发生较高的领域集中在土地转让、城市建设、国企改制、重要资源配置、选人用人等领域。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新的思路,针对新时代出现的带有时代特点的权力失衡问题进行监督,要从法治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进行制度建构和制度改革。

第二,要建设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政治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制度运转,体现为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者说相对于政治生态而言,政治文化更为基本、更为深厚。塑造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用信仰和信念支撑起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廉政文化。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是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反对和防止出现“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5]彻底消除“关系学”“厚黑学”“潜规则”生存的土壤。

第三,要充分发掘东北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东北地区这片沃土既涌现了赵尚志这样的抗日英雄,也涌现了雷锋、郭明义和罗阳这样的民族脊梁;既是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也是孕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地方;这里既有勤劳勇敢的人民,也有一批批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因此,要大力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在新时代继承东北所特有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

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需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改革开放就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思想解放与改革进程相伴前行,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改革突破成为开启每一阶段改革新航程的必然选择。”[6]对于东北地区而言,需要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企业的腾飞。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调研时强调:“当前,国家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正是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之机,要继续练好‘内功,继续改革创新,确保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具有较浓的行政化色彩,内生动力、活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混合所有制促进企业发展不充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部分企业债务风险较大;一些企业还有历史负担,等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用改革的新思维和新时代的新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大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力度,加快进一步市场化、法治化建设进程,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

第二,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东北的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南方省份相比还存在着品牌建设不够、企业研发投入较少、走入国际市场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彻底在思想上扭转对民营经济的错误认识。领导干部既要认识到民营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又要主动与之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有经济是辽宁振兴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是生力军”,也是对东北振兴的要求。所以,解决思想的认识问题是解决民营经济短板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通过产业升级,打造“小巨人”企业,实施高效的人才政策等措施推动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文明指数,也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应借鉴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创造具有东北特色、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把“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一站式服务”“政务服务一张网”“贸易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等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第四,要扩大东北对外开放的力度。比如,辽宁即将出台政策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认真贯彻已经出台的2018版负面清单,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自贸区建设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度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沈阳东北亚创新中心、营口港海铁连运和沈阳跨境铁路通道建设,使辽宁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港口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大通道与沿线国家和城市的连通。辽宁省的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和盘锦是国务院确定的“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但在体制机制、服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黑龙江省在中俄贸易方面是最具优势、合作悠久的省份,在东北振兴中应以更加开放的中俄贸易作为支点,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贸易发展。因此,应以辽宁自贸区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利用黑龙江中俄贸易优势地位,发挥吉林优势,形成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新格局。

四、实施高效灵活的人才政策,建设东北人才聚集“高地”

东北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始终存在。2016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剔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2010年至2015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出约24万人。从纵向看,近五年与前十年相比,东北人口并没出现加速流失的趋势。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东北地区出现高校毕业生和中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到外地就业创业的现象。”[7]东北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于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发展不足,造成人才择业选择性受限。另外,营商环境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东北地区要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要在人才政策方面进行创新,进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第一,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要体现顶层设计,就是要将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实到位。如辽宁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为辽宁省未来人才建设提出了明确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不仅如此,东北还应在简政放权、职称评审、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制定配套措施,以保证这些目标和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第二,要实施人才工程,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区要在各类人才包括优秀团队、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海聚人才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不仅包括提供人才发挥作用的资金保障,而且要用“情”留住人才,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打通“绿色通道”,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的领导。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把人才培养和引进与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和重要工程相结合,着眼“高精尖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党的领导还应体现在要真正落实党管人才的主體责任上,把人才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党管人才还要强化对人才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职业操守的培养和教育,使人才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贡献才华和智慧,成为东北振兴的有生力量。

东北振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党和国家对东北振兴的总体部署是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思想是推进东北振兴的行动指南。 因此,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上来并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努力克服、解决深入推进东北振兴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再创东北振兴的新辉煌。

总之,要实现东北振兴必须进行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所以,东北振兴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创新开拓的思想观念;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激发企业活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建设东北振兴的人才聚集“高地”,使“第一资源”在东北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求发.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加快推进全面振兴[N].人民日报,2018-11-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4.143.

[3]杜尚泽.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2018-09-30.

[4]张德江主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会并发表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6-09/13/c_1119561115.htm.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6]王偉光.改革开放是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J].党的建设,2018,(08).

[7]东北人口未现加速流出趋势[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shs.ndrc.gov.ex2.ipv6.ndrc.gov.cn/shfzdt/201701/t20170118_835508.html.

(责任编辑:马海龙)

Thoughts on Emancipating the Mind and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Xie Xiaojuan,Li Junling

Abstract: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and the key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is to emancipate the mind.Therefore,only by emancipating the mind can we form innovative and pioneering ideas;only by emancipating the mind can we create a clean and healthy political ecology;only by emancipating the mind can we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enterprises;only by emancipating the mind can we focus on talents,retain talents and make the “first resource”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emancipating the mind;political ecology;business environment;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猜你喜欢
东北习近平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毛遂自荐
标题党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