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

2018-02-15 00:46
现代食品 2018年18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法律法规部门

◎ 杨 芮

(河南省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把控力度随之增大,相关防范措施也在不断制定出台中,从而确保食品安全。然而,在一些客观条件的背景下,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得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把控,此外,还需要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确保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发生。

1 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主要指的是食品无毒无害且符合有关规定的营养要求,人体食用后不会对其产生危害。食品安全主要分为以下3个层次。①食品数量安全。主要指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的食品或供应能否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不但需要保证每人都能买得到,而且还需要保证人人买得起。②食品质量安全。主要指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能够符合卫生、质量以及营养方面的健康要求。质量安全涉及十分宽广,例如食品是否被污染、添加剂是否过量等,此外,食品质量安全不达标将对社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需要食品安全部门从源头上把控,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升食品安全质量。③食品可持续安全。主要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食品生产严格要求,确保生产的食品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需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影响食品安全的不利因素

2.1 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由于污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接触到了有毒或者有害物质,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这些有毒物质一部分可能是食品本身产生的,另一部分则可能是由于环境污染或者生产工艺流程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根据上述,可将食品污染大致分为以下3类:①生物污染。由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比如它可导致人体诱发食源性疾病或者产生代谢毒素,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然而,在生物污染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污染可渗透在食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概况起来主要有食品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储运过程污染。②工业污染。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导致各种环境污染层出不穷,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这些污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食品污染,从而诱发巨大的食品安全问题。③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污染。根据农业部的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农药使用量位居全球第二,由于农药引起的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1/4,滥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出现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人一旦食用这些食品,极易诱发急性中毒或者给人体带来慢性损伤,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

2.2 食品生产工艺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所采用的原料以及工艺流程都随之发生转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生产中不断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人们在追求食物美味的过程中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常常采用油炸或烧烤等方式烹饪食物,虽然这样能够使得食物更加美味,但是油炸或者烧烤过程中却会产生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因而,需要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严格把控,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规范的食品质量认证体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法律法规以及严格的监管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并非精心设计而成,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的。然而,还有许多原则、制度并没有严格贯彻到食品安全立法中,并且还存在着许多必须以食品安全为依据的法律法规未能作为立法依据。虽然我国颁布了一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法》《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但上述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并且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覆盖范围仍较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管体系,许多标准常常是打破国外技术屏障后才被动出台的,如此薄弱的监管体系会给我国食品安全带来很大的问题。

3.2 食品监管部门缺乏制度化,食品质量管理机构较为分散

现今,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仍然缺乏法制化,且食品质量管理机构较为松散,缺乏食品安全公共管理职位等。为了更好地完成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我国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其目的在于保证食品安全,然而,由于缺乏制度化且管理较为松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部门间职权不清晰、权力交叉以及出现管理空位等情况。

3.3 食品安全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不足

我国的食品科技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而建立的,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与一些食品安全科技成果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食源性危害技术检验和食品危险性评估技术相对落后,无法确保我国食品安全[2]。

3.4 缺少综合素质的食品监督队伍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已经走过了五十个春秋岁月,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当前我国从事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技术人员有20余万人;但真正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却很少,尤其是县级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技术人员尤为缺乏,导致对某些技术问题的处理不专业,进而导致监督力度不够。

4 确保食品安全的有关措施

4.1 构建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体系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言,需要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对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等行为做到有效监管,此外,还需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进口食品的监管工作,从而确保监管体系的完整性、预防性等,确保覆盖到食品安全的整个环节。因此,对于食品质量监管体系而言,需要在当前的技术体系上,创建相应的食品污染与监控系统,精确地对有问题的食品污染问题及时地进行预警与干预,从而确保有问题的食品不会流入市场,做到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还还需要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步伐,使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快速运用到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中,例如物联网与基因芯片等,提升对食源性疾病与病原体等检测的精确度,有效控制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确保食品安全健康。

4.2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①严格法律用语,减少法律漏洞。②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在处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时,仍存在措辞模糊、打击违法力度不严等问题,导致了部分违法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从根本上起不到预防与警示作用。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强化食品安全法制建设,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③确保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并且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质量监督部门需要与市场部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组建专门的食品安全执法部门,使得食品安全执法部门能够做到执法系统化与完备化,尽可能地减少相关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确保执法的严谨性与规范性,进而更好的确保食品的安全问题。

4.3 加速食品生产专业化建设

食品安全虽然受到众多因素影响,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食品加工企业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把控意识是否强烈,这将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因而,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首先需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对于食品生产的企业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确保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以及生产原料的质量可靠性,从而确保所生产的食品的质量稳定性。还需要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确保食品生产环境达到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最后,还需要对从事食品生产员工进行体检,确保员工身体健康,不带病生产。此外,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做到食品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并接受公众的监督,以此确保生产的食品质量安全可靠。

5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虽然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法律法规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及在大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