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

2018-02-18 01:28李丽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小班化数学课堂

李丽丽

摘要:小班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在小班化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班化;有效学习;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69

小班化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使教師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契机,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班化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合理建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小组一般由4—5人组成。组内异质是指在编组时,应从学生成绩优劣 、性格差异、班级干部分配、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性别等方面入手,进行合理编组 。例如,可以将“喜欢动手操作”与“不喜欢动手”的学生组合,以“做”带动“不做”;而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可以将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学生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组合,以“敢说”带动“不敢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相结合,并设立小帮手,让优生与后进生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 “异组同质”是指学习小组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有利于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公平竞争,也有利于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活动的评价,进而传授优秀组别的经验,共同进步。

二、营造互动环境,促进有效合作

1. 座位排列

我国传统课堂中的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在小班环境下,由于人数较少,可根据教学的需要,从多样性、随机性原则出发,选择“马蹄型”“丁字型”“扇形” “品字型”“口字型”“U字型”等座位形式。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前讲课,而是在每个小组都安排教师的座位,方便教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从空间上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交往的密度。

2. 重视引导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本小组研究活动并维持纪律;材料员:负责本小组材料的分发及整理等工作;记录员:负责研究活动过程中的数据、现象及结论的记录以及汇报等工作;汇报员:负责合作后的汇报工作等。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有与学习内容相适宜的独立思考时间,再先后开展组内交流、组间交流;从个人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又回到个人钻研及其成果汇报上,有利于保证交流质量,能使合作学习最终服务于学生,并促进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精心设计练习

在练习的选择上,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选择适宜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在小学《4.1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在运用新知这一环节,笔者用了下面这个题目。

找一找:青蛙兄妹在数小方块,请你们帮它们找一找规律。

如图按灰色小方块递增的速度放置,不管放到哪一层你能准确的说出从第一层到这一层总共所需小方块的个数吗?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利用手中的小方块拼一拼,解释其中蕴涵的数学道理。

1+2=[2×(2+1)]÷2=3;1+2+3=[3×(3+1)]÷2=6;1+2+3+4=[4×(4+1)]÷2=10

然后师生一起完成下列填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并齐心把阶梯状图形补充成熟悉的长方形,并利用简单的图形解释上述规律;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使其更好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释这一规律,将本节内容的难点突破;使学生体会到用字母可表示具有一般规律的事物;让学生在合作中变和谐,在探究中更聪慧。

三、要充分发挥学习合作小组评价的作用

“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评价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判断。小组是有共同目标的一个集体,每个成员都有小组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它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成绩自己争。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用语。例如:“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改为“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你们的意见”。对某位学生的赞扬也应由“你说得真好”变为“你们小组的意见真好”等 。

在小组与小组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 。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反映在课堂上,课外许多数学学习活动都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依靠自主探索,主动学习,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钱金勇.利用小班优势,开展有效合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2] 宋仁琴.农村小班化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课改研究, 2009(11).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龟湖镇中心学校 325500)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小班化数学课堂
小班化的“化”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