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2018-02-19 06:59王光辉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5期
关键词:导向分级考核

王光辉|文

笔者认为,在一些安全评价考核活动中,企业比较重视“高分项”的做法并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还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通过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办法,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分级达标体系等三个方面,剔除“达标至上”的思想倾向,进而带动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首先,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办法。从国家、行业层面来说,应积极优化顶层设计,对于企业达标的门槛设置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要求企业达到一定得分率的同时,对于零分项的数量也要做出规定,一旦达到一项数量,就实行“一票否决”,以防止企业只做“高分项”,而忽视一些分数相对较低的安全基础管理项目。二是规定基础达标项,无论分值高低,要求企业必须要达标。

其次,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在现实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对于安全评价考核工作大多还是相当重视的。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为了达标或通过检查,突击“高分项”,只注重如何获得“高分”目标,却忽视了达标的实际“目的”。二是对于达标的后续监督及整改工作重视不够。一些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实现达标上,只要按照要求完成最低级别的达标,就认为“万事大吉”。而对于评价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却重视不够。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通过做“高分项”实现达标目标的同时,更要从问题出发,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无论“高分低分”都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限期整改。

最后,建立分级达标体系。从政府监管层面来说,在强制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实现最低达标标准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分级达标体系,并对企业达标等级做出规划。例如,可要求企业逐年递进,并对实现更高级别“达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同时,定期对“达标”企业进行复查,重点检查上次“达标”评级考核中的失分项。对于整改不到位或安全管理“滑坡”的,应给予“摘牌”或“降级”。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为了实现达标,可以做出一些“高分项”的选择题,满足企业的“达标”需求。另一方面,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就不能只做“选择题”,而是兼顾所有评价项目,进而促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实现更全面、更加系统的提升。

猜你喜欢
导向分级考核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分级诊疗路难行?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