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鬃山口岸志*

2018-02-20 12:57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蒙古国戈壁甘肃省

王 悦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 730020)

一、马鬃山口岸概况

(一)马鬃山名称释义

马鬃山,顾名思义,山形如同马鬃的山峰,“一道道分明的山脊,仿佛画家笔下一挥而就的坚硬线条,像极了骏马颈部威武的马鬃”*贾文毓、李引,中国地名辞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255页。,“远看好似一匹准备出征的战马,抖鬃甩尾,故此得名马鬃山,人们习惯写成马宗山”*《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5页。。马鬃山又称甘肃北山,雄踞于河西走廊西端北侧的黑戈壁上,与走廊西端南侧的祁连山遥相呼应,由一系列平均海拔约2000米的低山及残丘断续相接而成,这些山丘呈西北—东南走向自罗布泊东缘绵延至弱水西岸,其中以海拔2583米的马鬃山主峰、哈尔马宗(即黑马宗,“哈尔”在蒙古语中意为“黑色”)、夏日马宗(即黄马宗,“夏日”在蒙古语中意为“黄色”)等山丘较为知名。马鬃山地区位于东经95°31′~98°26′、北纬40°42′~42°47′之间,此处“属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温3.9℃,1月均温零下17.5℃,7月12.1℃。年降水量80.7毫米,而年蒸发量3031毫米。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暴雨后干河床与低地有洪水”*马鬃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9%AC%83%E5%B1%B1/5217955?fr=aladdin,2017年12月8日10:05阅。。

(二)马鬃山口岸的地理位置

马鬃山横贯马鬃山镇镇区,此镇在行政区划上属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飞地,全镇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东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南连甘肃省玉门市、瓜州县、金塔县,北抵中蒙边界,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接壤,边境线长达65.017公里。马鬃山口岸正是位于马鬃山镇北缘中蒙边界496号(原182号)界桩附近,与马鬃山镇政府所在地公婆泉相距约128公里,与酒泉市相距约480公里,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南戈壁省三省首府均相距约700公里。具体而言,马鬃山口岸亦即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因位于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而得名,“布拉格”即蒙古语“泉水”之意,此泉原名为“谢别斯廷”,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经过此地时将其命名为“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并标注于地图上,1962年中蒙划界时周恩来总理据理力争最终此泉得以划归中国,故而此泉也称“周恩来井”,根据百度地图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7°02′,北纬42°44′。

(三)马鬃山口岸的历史沿革

马鬃山地区“古为西戎之地,秦时月氏戎居之,汉初为匈奴浑邪王地,后隶敦煌郡,唐初属瓜沙二州,宋入西夏,元初隶沙州,属甘肃行省,明属沙州卫,清乾隆中始属安西府,民国沿之属安西县”*蒙藏委员会调查室,马鬃山调查报告书[M],蒙藏委员会调查室编,1938,第5页。。这里曾是内蒙古呼和浩特、西藏拉萨取道新疆哈密的咽喉部位,也是外蒙古乌兰巴托至青海塔尔寺的重要孔道,更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处。自清朝初年便有来自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的驼商经过公婆泉、伊哈托里、那然色布斯台等地,抵达蒙古乃至俄罗斯进行贸易。乾隆至同治年间,朝廷对内地与外蒙古的贸易采取支持态度,马鬃山地区的商路日渐兴盛。据马鬃山镇老镇长卫东国回忆,他的姥爷青海柯鲁克部落人萨木达尔,曾于1907年、1912年两次随部落驼队前往乌兰巴托开展贸易。驼队由部落头人带领,分为10—20支小驼队,每支小驼队又有2—3人、12峰骆驼,故而总共有40—50人、几百峰骆驼。驼队首先在苏干湖集合,经色尔腾、敦煌、瓜州进入马鬃山地界,再经南大泉、长流水、牛圈子、土路、公婆泉、狼娃山到达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再经新金斯特、巴彦洪戈尔、前杭盖到达乌兰巴托。在乌兰巴托市场,他们与当地人交换丝绸、布匹、茶叶、烟丝、餐具、首饰等日用品以及少量武器。*根据卫东国2015年7月28日回忆材料整理。外蒙古独立后的一段时间内,马鬃山商路上仍有商队往来,到1930年前后商路因中蒙冲突而日渐中断。改革开放以来,中蒙之间交流合作逐渐增多,开设口岸的意愿逐渐增强。1992年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正式开通,1993年关闭至今。

(四)马鬃山口岸的道路交通

马鬃山镇与肃北县相距约500公里,两地之间有玉门市、瓜州县相隔,往来须绕道敦煌方可到达,而马鬃山镇与酒泉市仅相距350公里,且酒泉西关汽车站每日早晨十点有一趟发往马鬃山镇的客车,因而从酒泉市经玉门、桥湾前往马鬃山镇较为便捷。2016年以前,由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戈壁路况不佳等原因,从酒泉驾车到马鬃山镇大约需要7—8小时:从酒泉出发,经G30高速或312国道约3小时到达桥湾,再从桥湾改道216省道约4小时到达马鬃山镇。又因桥湾至马鬃山镇之间150公里路程均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行驶,沿途没有可供补给、休憩之处,因而来往车辆需在玉门、桥湾暂作休整后再驶向马鬃山镇。2016年10月,原桥湾至马鬃山连接线216省道旧路全面改建为二级公路,此段车程缩短至约1小时,相应地,酒泉市到马鬃山镇用时缩短至约4小时,肃北县到马鬃山镇用时也从原来的10小时缩短至约6—7小时,故而肃北县发往马鬃山镇的客车也逐步恢复通行。同时,2017年7月,建设里程134.407千米的G7京新高速公路甘肃白明段高速公路也正式通车,这段公路起自蒙古国和我国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由东向西穿越马鬃山镇后到达甘新交界处的明水,使马鬃山镇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2017年3月,全长170.081公里的215国道马鬃山口岸至马鬃山镇段已全面开工建设,这段公路将连接狼娃山边防营、东风泉边防部队、马鬃山机场和红石山边防部队,成为甘肃省唯一的边防公路和口岸公路,为马鬃山口岸复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马鬃山口岸的开通、关闭及复通努力

(一)马鬃山口岸的开通

“在马鬃山地区开展中蒙贸易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第一,从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前景来看,双方的矿藏都比较丰富,具有规模投资开采的天然基础和发展潜力。第二,从中蒙双方的经济基础和结构来看,互补优势非常明显”,*李盛刚、王希隆,马鬃山口岸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蒙古国靠近马鬃山地区的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和南戈壁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靠畜牧业及规模较小的轻工业,蔬菜、食品、家电等物资匮乏,而甘肃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此种不足。因此,中蒙两国曾就经贸合作、口岸开放问题做了大量前期准备:“1990年10月,以奥琪巴执行副主席为团长的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代表团应邀访问了甘肃省,实地考究了中蒙边境甘肃段中方一侧的情况,本着友好合作的原则,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彦洪戈尔省关于设立边境贸易口岸、进行经济和技术合作的备忘录》。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甘肃省政府代表团对蒙古国进行了考察回访,双方就口岸设立及具体地址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签订了易货贸易合同及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书。1991年11月,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执行主席兰图率团应邀访问了甘肃省,考察了马鬃山口岸所在地,双方就口岸开放和经济技术合作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1992年4月,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执行主席才登达悟戈、戈壁阿尔泰省执行副主席姜其布道尔吉率团在马鬃山镇与甘肃省政府代表团会商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的具体事宜。经协商,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关于开设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的会商备忘录》,双方同意从1992年9月1日起,每年3、6、8、11月份1—15日季节性开放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李盛刚、王希隆,马鬃山口岸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1992年8月,甘肃省经贸代表团赴蒙古国考察回访、洽谈项目并签订过货合同:蒙方过货红松板材100立方米,羊皮2206张;中方出口面粉80.9吨。与此同时,酒泉地区成立了“口岸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口岸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成公婆泉联检厅、外贸仓库、商品展厅、动检室、贸易区、182界桩检查厅、国门等16个单项工程共21187平方米,并建设了相应的工作、生活配套设施。*关于甘肃马鬃山口岸建设及首次过货情况的报告[Z],酒泉市档案局,档案号:7-永久-107。

1992年9月,在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和我国“走出去、引进来”外交战略的支持下,马鬃山口岸正式开通。1992年9月1日,举行口岸开关仪式,并在随后半个月进行了首次开关过货及甘肃省首届边贸洽谈大会。1992年9月3日,中蒙双方在马鬃山镇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会商备忘录》,达成煤矿开采、水资源勘察、修建公路等八项协议,并签订了新的贸易合同。1992年10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开放马鬃山口岸、设立马鬃山边防检查站。1992年11月26日,口岸开通过货二次后,为了更好地增加贸易成交额,甘肃省发布了《关于鼓励发展马鬃山边境贸易的暂行规定》,随后马鬃山口岸推出七条发展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放宽贸易出口限制,除少数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不再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出口配额手续;放宽对出口经营企业的限制;放宽易货进口限制;对省内企业易货及对蒙古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进口的商品减半征收关税和增值税;简化赴蒙经商人员护照及边境出入境通行证的审批手续,改进出入境查验制度等。*甘肃马鬃山口岸推出七条发展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Z],酒泉市档案局,档案号:1-长期-280。1993年3月12日,为进一步加快马鬃山口岸建设,酒泉地区行政公署决定成立酒泉地区马鬃山口岸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建成35公里马鬃山口岸公路,等级为四级油路。*地区行署关于成立马鬃山口岸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通知[Z],酒泉市档案局,档案号:7-永久-133。

“口岸开放后运转一直很正常,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1992年9月1日至1993年6月15日,共季节性开放四次,出口面粉、白糖、石蜡共672吨,白帆布13.65万米,汽车三辆、家用电器产品等;进口羊皮7.13万张,牛皮50张,木材140立方米以及钢材、羊毛等;出入境820人次,车辆162辆次。实现交易额:出口246.6万元人民币,进口363.9万元人民币。参与贸易的单位除区内、省内企业外,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企业,也通过马鬃山口岸寻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肃北名片]马鬃山口岸开关始末及为复通做的努力,https://wx.paiguzx.cn/a/1116400/50438808.html,2017年12月16日8:12阅。另外,马鬃山口岸的开通也给当地人带来了便利,胡雄老人回忆说:“1992年口岸开关时场面十分热闹,中方去口岸的人非常多,来自很多不同的地方,而蒙方前来贸易的只有百余人,中方人员众多让蒙方很吃惊。当时我和妻子也去了口岸,中方向蒙方出口的物品有面粉及日用品,蒙方向中方出口的物品有皮货、木头、金银首饰、鞋子等,双方贸易以民间小额易货贸易为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蒙方出口的鞋子很‘攒劲’,是皮质的靴子,鞋帮高低从脚面到脚踝处不等,在牧业放牧时穿着很牢固,也不容易进水,因蒙方鞋子很便宜每双仅卖10元,所以我们赶紧下手买了。”*根据2016年8月22日在马鬃山镇胡雄老人家与其访谈资料整理。总之,马鬃山口岸的开通有其自身优势,也有两国政策环境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马鬃山口岸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备,易货贸易额逐渐增长,口岸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二)马鬃山口岸的关闭及复通努力

然而,在1993年8月,原本应该是马鬃山口岸第五次开放的时间,但中国方面却接到通知:蒙古国单方面要求中断口岸贸易,经甘肃省请示上级后同意暂时关闭口岸,这给当地民众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给双方客商带来了沉重打击,而原本沉寂于茫茫戈壁的马鬃山地区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再次归于沉寂。

关于马鬃山口岸被关闭的真实原因,目前各方尚无定论: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蒙方中断了正常的口岸易货贸易是为了保护蒙古国大戈壁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区。来自民间的声音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据胡雄老人说:“马鬃山口岸关闭主要是因为蒙方来口岸者必须经过戈壁阿尔泰省的一处联合国国际狩猎场,这就破坏了狩猎场的自然环境,吓跑了野生动物,但绕道过来贸易又十分不便,因此蒙方关闭马鬃山口岸不让人们经过这个狩猎场。”*根据2016年8月22日在马鬃山镇胡雄老人家与其访谈资料整理。否则,蒙方将失去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每年为其提供的200万美元保护经费。也有说法认为,马鬃山口岸关闭主要原因在于中方相关规定过于苛刻,比如对蒙方客商行动仅限制在边贸市场内,又如“出于国防的考虑,开关期间,每天闭关的时间是固定的,有时候蒙方的车辆出不了境就会被挡在国门以内,而从边界到他们国内最近的镇也有300多公里,那里又是自然保护区,没有一条可以称得上是‘路’的路……1993年6月7日至15日,也就是马鬃山口岸最后一次开关时,蒙方一客商交易了大批面粉,没有按规定时间出境,最后滞留在边界,当晚正逢大雨天,一夜雨过,该客商损失惨重,基本上血本无归。”*追忆甘肃惟一边贸口岸昔日的辉煌,http://gsjj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6/08/30/010118623_01.shtml,2017年12月16日8:28阅。也有人认为,马鬃山口岸关闭是因为口岸贸易本身存在问题,比如口岸过货量太小、成交额太少。口岸九月份第一次开关过货期间,蒙方过境到马鬃山进行边贸活动的边民194人,成交额约8万元。11月1日开始第二次开关过货,前四天蒙方进来142人,19台车。按照规定,一律到公婆泉边贸市场场内交易,禁止场外交易以维护秩序,同时免收市场管理费和零散税,各联检部门仅收最低标准的规费。入境货物,海关采取抽查的办法,违禁品没收,其余商品不管数量多少,免收关税,尽量放宽政策。即使如此,蒙方带进的商品按每人一千元估计,三四百人仅带三、四十万元的货,仍经不起我方交换。这就导致边贸市场成交额上不去,繁荣较难。*马鬃山口岸急需解决的八个问题[Z],酒泉市档案局,档案号:1-长期-280。还有学者解读口岸关闭的原因在于:“由于对蒙方靠近口岸一侧阿尔泰山系的资源情况缺乏了解,我方没有大的资源开发项目跟进。同比中蒙边界上的其他口岸,马鬃山口岸显然过于冷寂,没有强有力的项目做支撑,仅靠小额边境易货贸易维持口岸运转,使对方对口岸的依赖度降低,对口岸发展失去信心。”*李盛刚、王希隆,马鬃山口岸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

马鬃山口岸关闭后中蒙双方就口岸复通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2002年以来,双方进行了多次互访和磋商。2002年8月,甘肃省代表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代表在新疆巴里坤县举行会晤。2003年9月,甘肃省经贸委赴蒙考察并开展会谈,蒙方希望能绕过蒙古国大戈壁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区重新选择马鬃山通道路线,11月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经贸代表团回访甘肃省,并同意提请蒙古国中央政府批准重新开放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2004年4月,中方酒泉海关设立。2004年6月,酒泉市口岸办赴蒙考察,蒙方分别于同年11月、12月回访。2006年12月,蒙古国大戈壁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区主任到访酒泉。2007年,中方新修口岸国门。2015年7月,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省长等5人到肃北县走亲访友,8月肃北县代表团回访该省,蒙方提出为其援建公路,引进种植业、农业、矿业技术等建议。2017年7月,蒙古国大呼拉尔委员、法务常务委员会主席热德纳瑟德率团访问甘肃,就马鬃山口岸复通事宜作了深入交流,8月底甘肃省政府代表团出访蒙古国积极推进复通工作。*甘肃省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会谈双方就推动马鬃山口岸早日复通进行磋商,http://www.cclycs.com/y203102.html,2017年12月16日08:50阅。随着口岸交通、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的逐步完善,相信马鬃山口岸复通指日可待。

三、马鬃山的资源和人

(一)马鬃山的资源

马鬃山地区位于中蒙边境的黑戈壁上,这里地形地貌单一,降水稀少,气候恶劣。然而,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马鬃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自然资源。马鬃山地区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首先,马鬃山地区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属于风能资源富集区,其10米高度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到了250—310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小时达到了5000—6300小时,可建设大型风电场。其次,马鬃山地区也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其牧草生长季节日照161天、1521小时,平均每天日照9.6小时,≥5℃总辐射86.4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42.3千卡/平方厘米,日照辐射年总量为150.7千卡/平方厘米。同时,据统计马鬃山地区植物种类有23科54属86种,比如骆驼刺、芨芨草、麻黄草、梭梭、沙葱、胡杨等,其中大部分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药用价值。马鬃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分布于马鬃山北部边境及明水地带且耐寒耐热耐饥渴的蒙古野驴,分布于明水、云母头、黑马鬃等高山地带且极善攀登和跳跃的北山羊,分布于马鬃山北部戈壁及中蒙边界地带且反应灵敏、耐力惊人的野骆驼以及分布于马鬃山高山裸岩等处的大型猛禽胡兀鹫;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戈壁盘羊、猞猁、鹅喉羚、金雕、秃鹫、苍鹰等;属消失动物的有野马、野猪和戈壁棕熊。值得一提的是,马鬃山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钨、锰、煤、重晶石等,已经发现各类矿床达128处,比如南金山石英脉型金矿、公婆泉铜矿床、七角井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五峰山和狼娃山中型高温热液—矽卡岩型铁矿床、马鬃山小型锰矿床、吐鲁—驼马滩煤矿带、金庙沟煤矿区、马鬃山煤矿区等。

第二,人文旅游资源。马鬃山地区有年代久远的玉矿遗址和保存较好的明水军事要塞遗址等历史遗迹,也有承载历史记忆的化石、岩画、公婆泉地质公园、黑戈壁陈列馆等人文旅游资源。首先,马鬃山玉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玉矿遗址,而且它是集矿坑、选料作坊以及防御性的岗哨建筑为一体的聚落址”*甘肃肃北又现一处玉矿遗址,面积达2平方公里,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722/c136657-25316482.html,2017年12月28日10:12阅。,已确认的遗址包括位于马鬃山镇西北约20公里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和位于马鬃山镇东北约37公里的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http://www.kaogu.cn/zixun/2014kgxlt/20150109/48862.html,2017年12月28日10:35阅。据考古调查,该玉矿应自青铜时代晚期开始开采,沿用至东汉,可能晚至魏晋时期。其次,保存完整的明水军事要塞遗址占地约4平方公里,由碉堡、战壕、营房、厨房、瞭望台等组成,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杨镰研究员考察,此军事要塞系民国时期新疆都督杨增新为对抗黑喇嘛所建的防御工事,这处军事要塞被誉为“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最西端确保兰州至新疆军需物资补给输送的生命线”。同时,马鬃山地区发现多种古生物化石,如在大豁落山和平头山周围发现的元古代迭层石、双鹰山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化石、志留纪晚期裸蕨植物化石、二叠纪软骨鱼类化石、白垩纪鹦鹉嘴龙化石等。马鬃山地区也发现多处岩画,仅在2004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布冬呼鲁斯特、山德、活佛井、哈萨井、柳沟、霍布兰泽噶、同古图、七个井、老道井、上霍勒扎德盖、巴吉井、下霍勒扎德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马鬃山区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等301块有画岩石,这些岩画内容丰富,不仅绘有北山羊、野马、野骆驼等野生动物形象,还有狩猎、争战等场景,其中以山德尔岩画年代较早,霍勒扎德盖岩画艺术价值突出。此外,公婆泉地质公园“总面积为2288.34平方公里,园区内为一大中型中生代陆相盆地。包括热水泉、鱼化石山、硅化木、风凌石、岩画石、军营碉堡旧址”*马鬃山镇简介,http://mzsz.subei.gov.cn/sorthtml/726/list_736.html,2018年1月2日08:30阅。。黑戈壁陈列馆则成立于2010年5月26日,位于马鬃山镇政府所在地,收集了关于马鬃山古生物及恐龙化石、汉代玉矿遗址、明水古城、黑喇嘛城堡、明水军事要塞、中外学者探险、马鬃山奇石、马鬃山口岸、蒙古民族传统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遗物、照片、地图、书籍共计803件藏品,旨在保护黑戈壁文化遗产,为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马鬃山的人们

第一,最早在马鬃山留下遗迹的人。由于马鬃山地区处于茫茫戈壁之中,生存环境恶劣,因此这里早期少有人类活动,而关于此方面的记载也少之又少。随着20世纪20年代黑喇嘛的到来以及20世纪60年代中蒙之间的划界,马鬃山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被载入史册。事实上,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在明水霍勒扎德盖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虽然“霍勒扎德盖文化遗存目前采集到的只有2件石器和1件石叶,出自地表下约1米深的灰黄、灰白色中细砂层内。石叶质地为白色火石,略呈长方形,长47.4毫米,宽25.1毫米,重9.4克,形制规整,断面呈梯形”*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第153页。,但这充分说明马鬃山周边存在早期人类活动。

第二,口岸的工作人员和边防边检官兵。尽管马鬃山口岸仅开关过货四次,每次持续15天,且口岸过货量小,但口岸办公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等处办公人员、边检人员仍然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为来往客商提供各项便捷服务,促使口岸正常运行。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边防部队坚守在马鬃山音凹峡、明水、东风泉、红石山等处,以保障边境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比如,“明水边防派出所是甘肃公安边防部队驻守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基层单位。这里一年四季大风不断,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战士们吃水要到几十公里外去拉,由于水中含氟量高,许多人不但牙齿变黄,而且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官兵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编了个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石头跑,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吃水基本靠拉,用电基本靠发,通讯基本靠吼。’但就是这种艰苦的环境,却锤炼出了一个光荣的集体,该所创造了连续41年无内潜外逃及涉外事件发生的纪录。”*记者走进驻守肃北县马鬃山地区的边防部队,http://news.qq.com/a/20060425/002020.htm,2018年1月5日09:10阅。同时,音凹峡边防派出所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使得音凹峡村“从5年前一个贫穷落后的戈壁小村发展成为致富路上的“文明村、平安村、富裕村、和谐村”*“爱民固边使我们走上康庄大道”——酒泉市马鬃山镇音凹峡村党支部书记库德尔自述,http://www.lhttp://www.legaldaily.com.cn/dfjzz/content/2010-08/19/content_2249510.htm?node=21036,2018年1月5日09:23阅。。

第三,守望相助的少数民族。因与蒙古国接壤,马鬃山地区人口主要以蒙古族为主,截止到2016年8月,马鬃山镇在籍人口有381户669人,流动人口约3万人。马鬃山镇所管辖6个行政村在籍人口共有240户482人,其中,马鬃村有41户92人、巴音布勒格村有48户85人、明水村有56户126人、饮马峡村有39户76人、云母头村有33户58人、金庙沟村有23户45人,这些牧民绝大多数是蒙古族,以游牧为其生计,但因空挂户较多,实际放牧户仅有一百余户。此外,也有因工作、通婚、经商等原因前来马鬃山的少数回族和藏族,他们与当地蒙古族同胞共同生活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平日里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勇敢、融洽相处,他们以边境为家园、以边防为责任,与边防战士共同守卫着祖国北部边境,而在敖包那达慕大会、骆驼文化节来临之际,各族人民则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第四,殷切期盼的商人。马鬃山口岸不仅有当地商贩,也有来自甘肃省酒泉、武威、天水、平凉地区的商人,甚至还有来自周边省份如青海、宁夏、内蒙古的商人。虽然马鬃山口岸当前处于关闭状态,但人们始终相信,离口岸复通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那时商业将会再次繁荣,而口岸的商人们将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蔡红斌,一个地地道道的马鬃山人。1992年以前,蔡红斌是一家企业的会计。那一年,当马鬃山即将开通与蒙古边关贸易的消息传来后,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月工资只有200多块钱的工作岗位,投入到了在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的买卖行业里。‘第一次开关时,我用从玉门镇购进的一些暖水瓶、茶叶以及便宜的衣服等换到了蒙古国大量的毛皮、地毯等物品。那一次,赚了将近2万元,那可是我当时二十年的工资呀!’1992年9月1日到1993年6月18日,他‘没有出多大力就赚回了五六万元。’这在当时可谓是一夜暴富。然而好景不长。通关不到一年时间,这一让许多人短时间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赚钱口岸,却在1993年8月莫名其妙地关闭了,这让蔡红斌等人郁闷异常。‘本想多进些货大干一场,可突然就毫无征兆地闭关了,当时真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此后,蔡红斌在马鬃山开了一家超市,等待着开关。”*追忆甘肃惟一边贸口岸昔日的辉煌,http://gsjj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6/08/30/010118623_01.shtml,2018年1月6日07:42阅。

以上就是马鬃山口岸志的全部内容。虽然马鬃山口岸在短暂开放后关闭至今,但其所承载的意义深刻而久远:从“草原丝绸之路”的咽喉部位到高速、铁路、国道交汇地带,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甘肃省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的对接点,马鬃山口岸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若能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顺利地实现口岸复通,那么马鬃山口岸将更好地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双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两国人民。

猜你喜欢
蒙古国戈壁甘肃省
2022年上半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5%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戈壁里的水波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更正
戈壁深处“战味浓”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