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慈善教育》备课、磨课、赛教

2018-02-20 14:36赵娟
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慈善

赵娟

作为慈善教育示范校,我们把慈善教育纳入校本研修的范畴。为了提升课堂质量,我们引导老师们通过“一三九”主题研修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三个轮次”的研修,每轮研修经历“教材解读、学情前测、教学实践、课堂观察、课后检测、课堂解读、评课研讨、活动小结、成果汇编”等九个阶段,达到人人研究慈善的目标。

一、精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求老师们的备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独立备。老师们按照学校的“导——读——行”三步要求,解读教材、确定目标、设计环节。

第二階段集体备。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大家坐在一起,一人主讲,其他人相互补充,达到上课前“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相对一致。

如:王凤老师执教的校本开发教材《爱心童话》,王老师先自己独立备课。针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组内老师们在教学设计的环节、方法、活动的开展探讨、商议,找到最好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思路、环节、做法,修改教学设计,最终我们确定《爱心童话》教学环节为:激趣导入、走进爱心童话、分享爱心故事、寻找爱心天使等,教学设计定稿以后我们就开始第一轮上课。

第三阶段写反思。老师上完课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撰写教学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这个举措让我们对慈善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多磨课

磨课前,老师们先分工,再设计观察量表,确保人人都有观察任务。在上课时,老师们根据观察量表记录。课后,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观察维度给授课老师建议。老师们的磨课至少经历“三上三磨”。 可以说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所有展示课至少经历“三上三磨”。这也是实验小学总能出“精品课”的原因。2015年周莉老师执教的《爱心故事》,2016年盛娜老师执教的《爱心图片》,2017年王凤老师执教的《爱,在生命诞生时》,三节课均得到与会领导好评。

三、勤赛课

赛教能引发老师们在慈善教学方面“争优创先”的良性竞争。我们每学期的赛教,都将慈善课纳入其中,让老师们对于慈善课的研究氛围更浓厚。近年来,我们在慈善教育方面,培养了3名区级教学能手,12名校级教学能手。

我们的老师在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不忘作为核心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将在慈善教育教学方面探索的经验悉数向周边学校传授。盛娜老师的《爱心图片》这一课送教三所中心小学,盛老师娓娓道来的爱心故事中,孩子们忍俊不禁、潸然泪下;王凤老师《爱,在生命诞生时》送教至潼关实验小学、四知小学,让听课的师生感受到生命的不易,母爱的伟大。在送教的活动中,我校的《慈善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我们的研修思路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慈善教育需要校本研修的支持,校本研修因慈善教育而更加丰实。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研修力度,让我校的慈善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为临渭教育的多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渭南市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慈善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