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模式研究
——以烟台市刘家沟镇为例

2018-02-22 03:22封佳洋刘封玲王甜甜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烟台市现代农业葡萄

黄 晗 封佳洋 刘封玲 王甜甜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习近平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富有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重大作用。但由于小农户在经营规模、生产效率、个人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其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一些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完成小农户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我国也对小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本文选取的研究地山东省烟台市刘家沟镇按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通过一二三产业结合大力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成功打造葡萄酒特色产业镇。本文针对农业型城镇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问题,以烟台市刘家沟镇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城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更多城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提供思路借鉴。

1 我国农业土地经营模式发展趋势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了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任务。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我国现有农户数量为2.07亿户,其中规模经营农户为398万户,仅占比19.2%,自主经营仍为小农户的最主要经营方式。在耕地经营模式方面,71.4%的耕地仍由小农户自主经营。小农户实力弱、经营分散,难以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促使农户集中经营、发展技术的农业合作社就是解决这一发展问题的一大方法。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201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总数量达到280万个。截至2017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75.4万家,比2016年底增加12.2%,是2010年的4.63倍。入社农户占全国总数的46.8%,农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农户发展的大趋势(见图1)。

图1 2010—2017年中国农业合作社数量及增速

2 烟台市刘家沟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概况

刘家沟镇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西北部,耕地面积0.44万hm2,人口3.1万人,属于人口密集区域,人均耕地仅0.141 hm2,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但刘家沟镇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种植葡萄的天然优势。2006年,刘家沟镇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国家级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后,开始逐步引进中粮长城等葡萄酒公司,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初期农户用土地入股,企业提供前期发展资金及技术支持,收获季节以保护价格收购葡萄,至2008年刘家沟镇建成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0.267万hm2,组建葡萄生产合作社5个,初步形成了企业建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近年来,刘家沟镇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2016年全镇实现42.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7 408万元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6%、13.4%。截至2018年3月,该模式将4 000户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户年均增收15%。

3 烟台市刘家沟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刘家沟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发展现状,笔者所在研究团队成员于2018年7月于刘家沟镇进行实地调研。成员分别前往刘家沟镇政府、南吴家村委,与农业部及企业发展等部门的多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研,并与中粮长城葡萄酒工程师、沃族酒业总工程师分别进行了访谈,还走访了南吴村、马家沟村等3个主要合作村落,在村落中与近30位村民进行了访谈,发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存在如下问题。

3.1 政府、企业、农户存在沟通偏差

刘家沟镇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衔接模式,规范当地的葡萄种植与管理现状。在新模式下,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新模式中企业与农户直接对接,同时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基地管理合同,由合作社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基地生产管理。但合作社与企业方面存在沟通上的偏差,企业的标准没有得到准确的传达,农民种植的酿酒葡萄达不到企业标准,双方利益受到损害。并且随着实施年份的逐渐增加,截至实地调研时间(2018年7月12日),企业的重要衔接伙伴南吴家村合作社联系已渐趋微弱。

3.2 企业与农户双方供求不匹配

烟台中粮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曾独创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化形式——“中粮模式”,通过“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这一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的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而在刘家沟镇当前实行的模式中,企业租用农户土地并向农民支付土地使用费,使土地在流转中实现自身价值。并且通过合作社联结企业和小农户,使小农户和企业形成利益与风险共同体,农民实现增收而企业实现盈利。但农户提供的土地较为零散,不易形成规模化种植,对于大型酿酒企业来说成本较高,两者供求差异较大。并且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培训难度较大,种植的葡萄不符合酿酒标准的比例较高。大型酒厂大多拥有自己的种植区域及专业的酿酒工人,模式中提倡的二次租借土地及培训农户,对企业而言都是多余支出。

3.3 农户面临规模、沟通、技术三大压力

在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衔接模式前,农户依靠自种散地获取收入,规模多为667~1 334 m2,以种植苹果和葡萄为主。由于缺乏对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衔接模式几乎不存在。在新模式下,政府与企业逐步加强与农户衔接合作,企业与农户形成直接对接,同时农户参与合作社种植工作,由合作社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基地生产管理。新政策导向下,居民种植种类和范围趋于稳定,技术与政策支持逐步加强,且有稳定的供销渠道,收入较以前稳定,居住条件也有显著提升。在“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双重政策的不断推广下,就业机会增多,人才外流现象日渐减弱。但由于当地村民依旧以中低学历为主,仅可参与基础种植环节,且葡萄酒链原料要求甚高,致使对种植户的技术要求日渐提高,农民种植的酿酒葡萄达不到企业标准,双方利益受损。

4 促进烟台市刘家沟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措施

4.1 建立可追溯体系改善沟通偏差

农户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往往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生产投入,造成生产的酿酒葡萄不合格被退回。并且由于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培训难度较大,企业方面的成本在提高。为了真正促使小农户与企业进行有效联结,发挥政策应有的效用。政府可以在前期以村落为单位建立可追溯体系,方便企业追溯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及产品质量,进而追溯到个体农户[2]。对于一些未达到体系标准的农户,企业可制定低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对于遵守可追溯体系的农户,企业在抽检合格后,可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如果抽检不合格,则按照普通价格进行收购,表示对可追溯体系的支持。

4.2 统筹培训农户以匹配供求

相比较于公司培养的专业酿酒工人来说,农户在知识水平及接受新信息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政府可以统筹安排基础教育及针对性技术教育,结合社会生产实践,进一步帮助农民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农村教育[3]。另外,政府可以与合作社联合,定期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以打破农民墨守成规、各自行事的旧意识,促进合作经济的更好发展。例如,通过专业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各类培训,使农民了解正确使用生产原料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违规使用化肥以及随意添加违禁添加物等现象[4]。

4.3 政策性支持缓解规模、沟通、技术压力

目前,刘家沟镇的土地结合规模已基于稳定,除稳定的苹果及鲜食葡萄种植外,其他散地基本已经纳入模式体系。但由于农户技术水平较低,往往依据经验进行种植而缺乏科学性,同时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态,容易出现产品不合格被退回的情况。为提高农户与企业间合作生产效率,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统一技术指导体系,同时并行安排技术人员下乡等,不断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早日实现产品质量与企业标准要求完全匹配。同时,鼓励建立产品验收标准考核体系,严明划分产品原料验收标准,规范原料验收过程,保证企业与农户的双方利益[5]。

5 结语

本文对“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这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选取这一模式实施效果较为显著的烟台市刘家沟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政府、企业、农户3个角度出发,针对实地调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模式实施问题分析。调查表明当前模式存在三方主体沟通不畅、企业与农户供求不匹配、农户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建立可追溯体系、抓好农村培训、加强政策性技术支持等建议,希望能对同类型城镇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烟台市现代农业葡萄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灌木丛篁图》
现代农业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葡萄成熟时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