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基业常青的百年三钢

2018-02-23 09:18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钢铁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工企业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三钢基本概况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钢集团或三钢)前身为福建省三明钢铁厂,建于1958年。2000年3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工厂制改为公司制。历经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三钢集团已形成年产钢1100万吨和以钢铁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明本部、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泉州闽光)、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罗源闽光)、福建漳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漳州闽光)四个钢铁生产基地。截至2018年6月,三钢集团有职工1.69万人,总资产343.38亿元,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5家(其中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2110),紧密型企业2家。

三钢集团是福建省内唯一采用从焦化→烧结→高炉→转炉→连铸→轧钢的长流程工艺的钢铁生产企业,拥有福建省最大的烧结机、高炉、转炉和全省唯一的板坯连铸、中厚板、优质圆棒生产线,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三钢集团是全国第二家取得HRB400E、HRB500E全系列全规格抗震钢筋生产许可证的钢铁企业。主导产品有“闽光”牌优质建筑用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材、机械制造用材四大系列。产品多次获得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称号。

三钢集团自1988年以来连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485位,在“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位居第238位。三钢集团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钢铁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首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二、三钢主要发展历程

三钢是1958年兴建的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从1958年建厂到1978年,期间经历停产下马、恢复调整、文革十年,仅有1965年、1966年、1973年共三年实现盈利,三年合计利润为500万元,其余年份都亏损;1959年-1978年期间亏损盈利相抵后累计亏损总额为8467万元。到1978年的钢产量仅为13.51万吨,当年销售收入为8022万元,利润亏损365万元。可见,当时的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生产经营不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重新恢复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开始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三钢作为地方国有企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立足企业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先后进行企业整顿与完善健全经济责任制、投入产出承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增添了企业活力。

(一)企业整顿与完善健全经济责任制

1979年10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三钢列为全省第一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单位,实行“全额利润包干分成制”,即把企业利润包干留成的比例确定为30%(其中发展基金7%、职工福利基金12%、职工奖励基金11%),从人财物和产供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981年,三钢开展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完善健全经济责任制,试行“层层包干、联产联利”计算奖金。这是三钢第一次建立的分厂、车间、班组三级经济责任制网络。二是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四个方面的整顿,即整顿各级领导班子、整顿劳动纪律、整顿社会治安和整顿厂容厂貌。1982年3月,三钢按上级要求,开展了以完善和落实经济责任制为突破口,进行劳动纪律整顿、领导班子调整以及企业劳动组织和各项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通过开展上述整顿和完善健全经济责任制,企业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1980年钢产量跨上了20万吨台阶,达到21.41万吨;1981年钢产量跃上了25万吨台阶;企业从1979年开始连年实现盈利,1979年-1984年累计实现利润1.18亿元。

(二)两轮投入产出承包

1985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三钢实行第一轮投入产出承包,承包期从1985年至1990年。这期间,三钢进行了加快改革、搞活企业等方面的有益尝试,重点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在继续试行厂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厂长办公会议制度。同时进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试行厂内效益工资。首轮承包取得明显成效,1987年钢产量跨上30万吨台阶,达到32万吨,1990年的钢产量44.3万吨,1985年-1990年累计利润1.58亿元。

1991年-1995年,三钢又进行了第二轮承包。这期间主要加强了各项专业管理,一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初步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二是日动态成本核算管理,建立了由静态到动态,由长期到日核算的管理网络,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三是推行以定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场管理。二轮承包后,三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1年钢产量跨上了50万吨台阶。1991年-1995年累计利润3.30亿元,比第一轮承包期增长了2.08倍。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6年以来,三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的改革带动经营机制的转变,着力构建母子公司体制,实施股份制改革。2000年3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三钢改制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同年4月,省政府下文,福建省三明钢铁厂改组为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三钢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八家发起人,设立并由三钢集团控股(占总股本比例的90.87%)的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三钢闽光股份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1996年,三钢结束了连续多年徘徊在50万吨钢的历史,钢产量达到63.24万吨;1998年钢产量突破百万吨钢,达到107.40万吨;2003年钢产量跨上200万吨台阶,达到210.75万吨;2005年钢产量跃上300万吨台阶,产量300.07万吨。

(四)推进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

2007年以来,三钢集团在抓好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精细管理、改革创新的同时,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先后兼并重组了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福建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漳州正和钢管公司,还投资设立了曲沃闽光焦化公司、香港闽光贸易公司、闽光现代物流公司、闽鹭矿业公司、台明铸管公司等,推进了大集团运作。构建起了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四个钢铁生产基地,形成拥有15家子公司,年产钢1100万吨和以钢铁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从战略、财务、资金、采购、销售、研发、品种计划、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设备管理、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强集团管控,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集团化运作水平。三钢集团2008年钢产量506.67万吨,2013年钢产量821.61万吨,2016年钢产量1038.91万吨;2017年钢产量1119.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0.20亿元、实现利税108.39亿元(其中利润83.42亿元、税金24.96亿元);取得了建厂以来最好经营业绩。2018年1-6月,三钢集团累计产钢596.6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80.88亿元,利税合计65.2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同类型企业先进水平。

三、三钢主要发展成就

(一)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粗钢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3.5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1119.41万吨,增长了82.85倍;生铁产量由20.2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90.57万吨,增长了49.01倍;钢材产量由10.35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1112.13万吨,增长了107.45倍。到2018年6月份,三钢累计产钢、铁、材均超过1亿吨。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10年,三钢累计产钢7735万吨、铁6879万吨、钢材7516万吨,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经营创效能力显著增强

1978年,三钢销售收入为8022万元,利润亏损365万元。历经40年的发展,2017年三钢销售收入510.20亿元、跨上500亿元台阶,比1978年增长了636倍;实现利润83.42亿元,超过了三钢建厂以来前58年的利润总和。1958年-2017年,三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91.68亿元,利润158.62亿元,其中2008年以来的10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62.83亿元,利润103.78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三钢遵循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发展先进、淘汰落后,先后建成了220m2烧结机、1800m3高炉、120吨转炉、板坯连铸机、中板生产线、圆棒生产线等一大批福建省内先进的工艺装备,推动工艺装备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了工艺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三钢集团旗下的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三个钢铁生产基地,分别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00年以来,三钢先后开发了以HRB400(E)、HRB500(E)及核电用抗震钢筋、精轧螺纹钢筋为主的高等级建材,以ML08AL、18A-35K、40Cr、10B21、ML40Cr、60-70#硬线材为主的中高等级金属制品材,以Q345系列高强结构板、45优碳板、高强船板、22SiMn2高强耐磨板、高建板及压力容器板为主的优质中厚板材,以45#、40Cr、35CrMo、40Mn2、20Cr等为主的工业用材圆钢产品,形成了优质建筑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材、工业用材圆钢等四大系列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单一建材向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中高端钢材转型升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1979-2017年,三钢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9.39亿元,开展环保治理与提升改造,极大提改善了环境质量。与1997年相比,三明本部钢产量由82.44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51.8万吨,厂区面积由2.72平方公里增加到4.03平方公里,钢产量增加了7.9倍,降尘量却缩少了3.7倍,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绿色钢铁”目标。2009年荣获“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三钢循环经济工业区被列为福建省四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三钢是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六)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三钢结合实际,建立了经营管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技术工人成才的三支队伍职业发展通道,在三条通道中建立起层级相应、待遇配套的晋升台阶,形成由低到高的职位序列,有效地促进了人才的发展。把员工教育培训当成一种投资,仅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600多万元,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学历学位班,与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校合作定向培养冶金、电钳、机械等专业高级技工,培养造就了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2017年底,三钢专业技术人员2327人,其中高级职称437人、中级职称1094人。三钢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已占工人总数的30.43%。

(七)社会贡献持续稳定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三钢依靠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不管企业遇到什么困难,做到职工只有转岗,没有一个职工下岗,同时每年还面向社会招收新工人、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等到企业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为人至诚、为业至精”的价值观,大力支持公益事业。近十年来,三钢向周边学校捐赠奖学奖教、捐助干部挂职驻村扶贫和向地震灾区、洪涝灾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等各类资金达1326.34万元。按章纳税方面,税金由1978年的52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4.96亿元,增长了480倍。三钢自1958年-2017年累计实现税金161.21亿元,其中2008年以来的10年累计实现税金106.07亿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八)职工生活福利持续改善

三钢在做强做优企业的同时,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职工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劳动保护措施有效落实,生活保障措施更加到位,帮扶机制更加健全。10年来,新建784套经济适用住房,一幢倒班宿舍楼,一幢单身公寓,为优秀技术或技能人才在三明市区购买首套房提供无息贷款;组织50978人次职工参加健康体检,安排7266名职工参加疗休养;累计发放帮扶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资助大学生、春蕾女童等各类慰问金386.9万元、帮扶对象2000多人次。

四、主要特点和经验

三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信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获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战略引领,发展为先

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善决策、抓项目、促升级,注重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相结合,全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发展是第一要务。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来指引,否则,如果方向错了,再好的水手也不能到达彼岸。对此,三钢深有体会。针对钢铁行业严格的产业政策和近年来行业遭遇的“寒冬”,2016年初,三钢设立了三钢闽光物联云商、非钢发展、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等10个战略发展研究项目组,开展信息收集、政策研究、市场调研、项目考察等工作,确定了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并制定出具体战术。目前,三钢“十三五”发展战略正稳步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坚持挖潜改造推动内涵发展。建于1958年的三钢地处偏远山区,资源短缺,运输受限,生产成本高。但三钢人没有“等、靠、要”,而是想方设法把劣势限制到最小,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改造实现“滚雪球”的内涵提升,不断把企业做优做强做大。1995年,三钢钢产量仍在50万吨左右徘徊;1998年钢产量突破100万吨;2003年钢产量突破200万吨;2005年钢产量突破300万吨。

3.推进兼并重组实现外延扩张。三钢在2007年成功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2014年,又抓住钢铁行业发展低谷的时机,设立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公司,重组了位于沿海的民营企业——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实现了三钢沿海战略布局的新突破,使三钢一跃成为年产钢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创造了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的成功典范。2017年11月份,三钢又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竞买福建正和钢管有限公司,设立了漳州闽光钢铁公司接收正和钢管公司,形成了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四个钢铁生产基地,优化了钢铁产业布局。

4.稳健推进非钢产业发展。三钢在推进钢铁主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围绕能否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能否消化富余人员,立足产业链延伸和促进主业发展,稳健地推进非钢产业发展。2017年,将长期亏损的三化原化肥生产线全面停产,稳妥安置800多名职工,实施煤炭绿色转化和高纯超净电子级氟化氢两大工程,预计2018年底建成投产,不仅彻底解决了三化的长期亏损和环保污染,而且使三化公司走上了一条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做大钢联公司、香港闽光贸易公司、闽光现代物流公司、钢联创源分公司,开拓市场,发展壮大货物贸易和饮用水业务,增加收益。收购并控股闽鹭矿业,打造好石灰石战略供应基地。积极稳妥地推进钢材加工配送、物流运输、废钢回收、金融投资、购售电等业务,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精细管理,做优做强

始终坚持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从系统论出发,强化企业的全过程管理,使系统内每道工序、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做到责任明确、规范科学,不懈推进工作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1.不断推进管理制度化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来说,规矩就是规章制度。多年来,三钢不断强化制度建设,设立专职机构,制定专门管理办法,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补充,力求以完善的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目前,已重新制定发布公司规章制度332个,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2.不断推进制度表单化建设。三钢以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建设为抓手,通过作业活动识别、最佳作业方法的总结等,以表单的形式,准确、量化、图文并茂地揭示作业活动的详细步骤、方法、关键控制要求等,将《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管理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有效融入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将各类管理制度有效融合到业务操作流程,实现了制度表单化。目前,三明本部已完成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编写15632个,培训15579个,落地稽核15176个,覆盖率达98.12%。泉州闽光、罗源闽光等公司目前已完成大部分流程的编写。

3.不断推进表单信息化建设。三钢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利用现有MES、EMS、ERP等信息系统,实施职工岗位表单化在线、量化、实时、自动考核,将岗位职工的操作绩效与收入紧密联系起来,使职工有“切身感受”,职工当天下班就可以知道自己当天的绩效,使奖金分配公平公开公正,解决了分配上的“大锅饭”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三明本部15个二级单位1724个岗位全部实现在线自动考核或手工表单化考核,其中,在线自动考核岗位占54%,人数占74%。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处理各考核系统的数据,开发一键式奖金分配系统,在冶金企业中率先在所有岗位实现了奖金“一键式”分配。泉州闽光、罗源闽光目前也正在推进该项工作。

4.积极推进“一日结算”。“一日结算”是台塑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它是一个企业精细管理水平的体现,是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标志。三钢以台塑的“一日结算”为目标,通过压缩管理层次,优化业务流程,借助ERP、MES等信息系统,顺利实现了“一日表”结算,提高了精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5.坚持不懈对标挖潜。三钢专门设立了对标挖潜专项考核奖,不懈推进对标挖潜。对外,主动对标学习先进企业的好经验;对内,建立集团内部同工序对标学习平台,统一对标指标口径与标准,从技术、效益、安全、环保、经营等各方面指标入手,寻找差距、不断赶超、追求卓越,形成了集团内部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每年设立的对标挖潜项目数十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都在亿元以上。

6.推进全流程降成本。成本管理是精细管理的重点。三钢强化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方法,从对标挖潜、二元成本管理法、责任成本考核,到模拟市场核算与考核、岗位表单化自动考核、全流程降成本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全流程同口径降成本,效果十分显著。

所谓全流程同口径降成本,是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挖掘生产工序和非生产工序的降成本潜力,实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确保三钢在国内钢企中保持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生产工序,即焦化、烧结、炼铁、炼钢、棒材、高线、中板七个主生产工序以降低同口径工序加工费(剔除市场价格因素影响)为抓手,重点是通过加强焦化配煤结构、烧结配矿结构、炼铁原料结构和炉料结构、炼钢品种结构等分析优化,以及轧钢产品质量稳定性攻关,同时强化设备运行保障管理,提高生产操作稳定性,切实减少各类事故等,促进成本降低。非生产工序,指以上七个主生产工序以外的单位和机关部门,重点从原料采购、库存控制、物流运输、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修旧利废、节电节能、劳务外包,以及争取政府部门政策优惠和奖励等各方面挖潜增效。2013年实施以来,截至2017年底,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全流程降本增效累计实现吨钢分别达407.47元、282元和188.88元,三地累计增加效益达35.38亿元。

(三)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激发活力,提高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坚持不懈推进技术创新。三钢把开展技术攻关作为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每年都在公司级、分厂级两个层面上开展立项攻关,以项目部的方式运作,并设立科技进步奖、改善提案奖等激励机制,每年对有效益有贡献的项目及个人进行奖励。自1999年以来,每年的科技创新奖都在100万元以上。特别是近10年来,三钢围绕打造铁前高效率低成本冶炼、炼钢高效低成本洁净钢、轧钢柔性轧制、二次能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深度融合的信息化、绿色环保钢铁制造流程的六大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快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不仅冶金行业重点推广的如干熄焦技术、高炉干法除尘、转炉干法除尘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全部在三钢得到应用,而且三钢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十年来,三钢获得授权的专利171件;有6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2.坚持不懈推进产品创新。三钢组建跨部门的产品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立足企业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不断地推进新产品研发,形成了优质建筑用材、制品用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四大系列钢材产品,有效改变了品种单一的局面。

3.坚持不懈推进管理创新。三钢常年开展管理攻关,促进管理创新。三钢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技术攻关项目部运作模式,针对管理上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都组织上百项管理创新攻关项目,并在项目完成后组织评审奖励,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三钢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信息化工程,先后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宗物流管理系统、备品备件管理系统、MES、EMS、ERP等一大批信息系统的建设,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总投资18亿元,正在建设中的物联云商项目,将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包含智能仓储系统、钢材加工配送系统、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商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内容的三钢闽光物联云商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营销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公司向钢铁生产服务商的转型升级。三钢是第二批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4.坚持不懈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通过依法依规清退长期泡岗、出工不出力的职工,实施干部末位淘汰制度,优化工资分配办法,持续推进定岗定编、机构整合和减冗增效工作等举措,健全完善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方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16年,三钢以信息化业务为突破口,组建了福建闽光软件股份公司,试行国有、民营和核心职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以来,三钢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稳妥推进“三供一业”改革,计划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工作,促进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企业的使命,永不停步地改进环保工艺装备,永不停步地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永不停步地向超低排放目标挺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担当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项目环评审批验收制度。三钢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所有建改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制度,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三钢所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到环保设备与主体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产,以环保效果好、大型化、现代化的新装备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装备,从根本上控制排污总量,逐步实现由单纯的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所有的项目建设投产后,都按要求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确保了企业主体责任合规合法,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2.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开展环境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三钢始终将环保管理制度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生产现场环保管理,进一步完善分厂、公司两级环境安全控制管理措施。三钢在抓好环保治理硬件的同时,注重环保管理软件的建设。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先后制订和完善了《三钢集团公司环境保护责任制》《三钢集团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三钢集团公司废气治理设施管理办法》《三钢环境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管理规定》等几十项环保管理制度。三钢积极开展环境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2003年6月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持续有效运行,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确保环保设施高效运行,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为了从源头上治理老污染源,三钢成功运用了冶金行业重点推行的“三干”节能减排新工艺,即炼焦干熄焦、高炉干法除尘、转炉干法除尘,从根本上解决了冶炼系统烟气无组织排放,湿法除尘难以解决的二次污染问题。实践证明,三钢运用的与大型化、现代化的先进工艺装备相配套的环保设施在冶金行业具有独到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受到了省市环保部门的肯定。

三钢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挖潜改造、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三钢自2012年起着力打造二次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明本部每年节电节能工作都上一个新台阶,与2011年相比,2012年-2017年累计节电18.30亿kWh,创效超过9亿元;三明本部2017年自发电比例比2011年提高23.13%。三钢生产中的附产品焦油渣、脱酚污泥、钢渣、转炉除尘污泥、高炉水渣、轧钢系统氧化铁皮、各生产工序的除尘灰等固体废物全部实现企业内部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4.加强环保在线监测,提高环保管控水平。三钢始终不遗余力地加强环保在线数据监测,着力提高环保管控水平。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废气污染源和外排废水水质情况,2005年以来,三钢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在生产作业场所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实现实时监控。

三钢把控制颗粒物污染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三明本部连续多年把“降低厂区降尘量攻关”列入公司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由公司总经理担任项目总监,推进降尘量攻关;出台厂区烟(粉)尘超标无组织排放专项考核办法,列出15个重点监控区域,提出三钢区域的年度减排目标,并对违规排放单位的第一责任人视情节进行处罚。强化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定年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在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悬挂标识牌,建立专门的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由专人管理,准确记录产生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及贮存、利用、处置去向等,确保了危险废物处置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2017年,三钢发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工厂,打造绿色生态新三钢”的动员令。三钢将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企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实施集团“三地”产能置换,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把大集团的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四个钢铁基地都建成花园式精致工厂,把三明本部建成旅游型钢厂,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以人为本,凝聚合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主管理求和谐,以文化引导求和谐,以风正气顺求和谐,以关爱职工求和谐,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企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1.坚持以民主管理求和谐。三钢始终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引领,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凡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向职代会报告,经过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后才付诸实施。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由公司和分厂两级党政领导参加的生产经营例会,通报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等关键内容实行厂务公开。2007年起,三钢将年度厂务公开工作报告列入职代会议程,提交职工代表审议监督,内容主要包括职工收入分配、企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等情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会日常协调、部门紧密配合、纪委严格监督、群众广泛参与”的厂务公开工作格局和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四级厂务公开工作网络。

2.坚持以文化引导求和谐。三钢重视并坚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比贡献活动,把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用先进的思想和先进文化教育职工、武装职工、激励职工、凝聚人心。在职工中大力倡导“三钢好了,我才好”的理念,营造职工“关心生产、关心市场、关心效益”的良好氛围。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对企业文化进行梳理与提升,确立了三钢企业文化体系的四个核心理念和四个职能理念,并通过抓好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宣贯培训,以及“讲三钢故事,扬企业文化”和“激情三钢”主题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大职工践行三钢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3.坚持以风正气顺求和谐。正气来自领导的表率。在三钢,公司领导没有“双休日”概念,扑下身子,深入生产现场,深入职工群众,成为大家的习惯。坚持反腐倡廉,建立招投标制度,对最为敏感的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紧俏产品的销售等,全部实行“阳光交易”。每年大大小小上千场的招投标,纪检人员全部介入。三钢真正把纪检监察当作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干部任用坚持“五湖四海”并遵循民主推荐、集体研究、监督考核等程序,薪酬分配方案必须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做到用人公正、分配公正。同时,公司建立健全了职代会制度、厂情发布制度、厂务公开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到基层班组当名誉组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公司局域网内设置“绿色通道”窗口,职工可以不记名地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发表建议或意见,构建起了公司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畅通渠道,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广大职工心齐、气顺、劲足。

4.坚持以关爱职工求和谐。以人为本,依靠职工办企业,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共赢。三钢建立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做到企业发展了,职工收入也得到提高。2017年三明本部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比2007年增长了3.04倍。实施全员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数据库。三钢为职工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补充医疗保险、职工互助金、职工医疗互助、特殊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五条保障线,关心关爱职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在搞下岗分流,而三钢提出“只有转岗没有下岗”,不仅没有下岗工人,还通过发展想方设法新增就业岗位,每年都招聘上百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安置部分退伍军人,激发了广大职工以厂为家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六)党的领导,筑牢根基

始终坚持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依靠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推动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形成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党建”的三钢党建发展模式。

1.坚持把方向,把党建工作贯穿企业全局。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原则规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能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三钢的做法是: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现代企业制度优势结合起来,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作用和工作方式,使党委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看得见、可操作。在决策体系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使党委的决策意图通过董事会加以贯彻落实,保证了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效性。党委对涉及企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方针、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召开党政联席会,并确立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把关定向作用。在执行体系上,党委通过融入中心,创造环境,做好企业重大决策实施的宣传动员、解疑释惑,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党员、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在监督体系上,以党委为主导,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事会、审计、工会等监督作用,实现对领导班子、生产经营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的监督全覆盖。

2.坚持创品牌,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立足企业实际,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上的主导,才能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有所作为。三钢集团党委把党建活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党员先锋号”“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组织“奋力求生存,我们怎么办”“我为现场管理提升出份力”等主题讨论,推广“党群项目部”管理模式和“五小”工作法等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方式,引导全集团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参与课题攻关103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50多个,改善提案立项6835件,验收改善成果4288件,为企业降本增效8.3亿元,形成“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小组一块阵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浓厚氛围,切实将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三钢改革发展上来。

3.坚持塑品格,把党建工作嵌入队伍建设。几十年来,三钢始终坚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队伍。围绕“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新的要求,在领导班子中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建设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严管干部的选拔标准、程序和考核,侧重从思想、素质、能力的角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履职考核、转岗交流、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甘于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通过建立干部年度绩效评价考核、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敏感岗位交流、干部交叉任职、干部谈心谈话、干部人才培养等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创业机会、有用武之地、有发展空间。推行党建带工建、团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实行学习培训联抓、教育培养联做、企业文化联建、困难群体帮扶,推进党员和职工队伍建设。

五、未来展望

新时代、新征程,三钢再出发!三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目标,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三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着力推动发展战略落地

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稳妥推进受限产能升级改造、部分内陆产能转移沿海、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推进钢铁主业整体上市,并按照冶金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全面改进环保工艺装备,打造生态绿色新三钢。充分发挥三钢的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品牌等优势,创造条件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以开放的思维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积极寻求“走出去”到海外发展的机会,不断增强钢铁主业实力。与此同时,立足产业链延伸和促进主业发展,稳健地推进非钢产业发展。通过努力,使三钢发展壮大为国内前十、国际前二十的特大型钢铁企业。

(二)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以《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为指引,深入推进“两化”融合,重点抓好物联云商项目建设,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营销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三钢向钢铁制造服务型企业的战略转型。积极推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进一步提升三钢智能制造水平。

(三)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结合企业绿色化、智能化以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等工作,寻找创新源点,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攻关与管理创新;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技术中心,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前沿技术开发应用,力争在高端产品研发和“两化”融合的互联互通、智慧制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强化与创新,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四)着力加强企业资本运作

依托三钢闽光上市公司平台,以三钢集团作为项目孵化器,对具有发展前景但尚不具备收购条件或涉入条件的项目进行先期培育和风险投资,条件成熟时注入上市公司,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利用资本市场发行可转债、可交债等,为产能置换及转型升级项目获得低成本融资;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五)着力建设生态美丽三钢

瞄准2020年全面建成“花园式精致工厂”目标,以世界先进钢企为标杆,加强现场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绿色发展、产城共融。持续加强环保投入和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强化污染源点整治,把三钢打造成为整洁、美丽的绿色生态旅游式钢厂。

(六)着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建管理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认真总结三钢建厂60年来的文化积淀,进一步夯实三钢文化、弘扬三钢文化,切实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不动摇,切实维护和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职工企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职工摄影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