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联片教研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8-02-23 08:47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联片课题组教研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需要对教研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和调整,且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加上教师本身自下而上也有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动力,有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需要。因此,教研活动必然会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教育实践者的关注,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循环上升之路促进专业的发展,从而收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农村教师教研的活动效果不佳,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而联片教研活动这一教研模式,符合现阶段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教研现状。

受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教育教学理念相对陈旧、传统,因而难以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这种情况在新兴县六祖镇尤为明显。为有效推进六祖镇学校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六祖镇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全镇学校的教研现状,特在六祖镇开展联片教研实践并总结相关实践经验。

一、联片教研的定义、作用和发展趋势

1.联片教研的定义。联片教研是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目标,依托于校本教研,以校际合作、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形式。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联片教研为整合学科资源、学校研究资源、教师资源,满足学校、教师需求,以及促进区域学校、教师之间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联片教研实际上是教研活动的空间延伸,是放大的校本研修,属于一种广义概念的“同伴互动”。

2.联片教研的作用。首先,联片教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联片教研能够更好地打破校际壁垒、打破学科壁垒,开放校园、开放课堂、开放研究,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自加压力、自生动力,努力挖掘各自的长处,通过辐射四周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的目的;其次,联片教研有利于推动各校教研教学的均衡发展。联片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能够解决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活动受限等问题,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研教学质量,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联片教研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联片教研关注教师的培训,形成“研培一体”,使基层教师拥有更多参与教研的机会,拥有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拥有更多共享交流的空间。联片教研模式可以挖掘每个学校骨干教师的潜能,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以研促教、以研兴教,既满足了教师交流研究的需求,又达到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3.联片教研的发展趋势。首先,联片教研模式正改变着传统教研模式,也丰富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是为了完成上级管理机构布置的任务,是从上至下的安排;而联片教研模式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是教师自主确定和协同研究决定的,是自下而上开展的;其次,在联片教研中,教研重点也从教材、教法研究向学习文化生态建设拓展。传统的教研活动大多停留在教材、教法的探讨与交流上,主要针对课程的实施,追求教材、教法过“熟练”关;而教研活动更多的是共同营造合作研究、平等对话、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联片教研将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创新的教研模式也给教师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道路。

二、联片教研的实施形式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教师教学面临的一般性教学问题和学校的教学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联片教研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联片教研实践的开展。在六祖镇分散在不同乡村的19所小学开展联片教研实践,使之能够促进教育资源在六祖镇内得到均衡发展,同时能够推动六祖镇各个学校的校本教育工作,推动镇内形成以强带弱、中心辐射共同发展的局面。联片教研实践以各个小学为基本载体,乡镇相结合、强化各个小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加速优质教学资源在镇内各个小学之间的整合和共享、促进六祖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1.开展对先进地区先进小学的教学访问活动,更新六祖镇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开展联片教研实践的两年多时间里,六祖镇各个学校联合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到顺德、珠海和东莞的优秀学校参观学习,先后学习借鉴阅读教学和读书节活动经验、少先队建设经验、自选式校本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特色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及自主交互式课堂系列活动建设经验,由此,为六祖镇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带来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联片教研目的是将不同学校捆挷在一起发展,通过结对外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新理念新措施,强调各成员学校之间互补帮扶,形成“分类管理,分片推进”的管理模式,改进教育教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联盟式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六祖镇中心小学将19所小学联片结对,形成联盟式教研活动。例如,2016年,课题组协调了船岗小学、龙庆小学、西联小学和河步小学四所小学参与了船岗小学片语文学科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能”课题研究,四所学校的教师就集体备课、轮流上公开课、定期交流研讨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船岗小学的引领下,发挥了顺德支教教师的作用,就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课题组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炼出来,利用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探讨,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六个片区的活动中,将几所学校共同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此外,课题组把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引申到老师的培训和学习、借鉴到教师共同开展的教研中来,形成了既有主办学校的自主,又有同盟学校间的交互,延展了教研活动的深度,拓宽了专题研究的广度,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3.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在课题实践期间,课题组邀请顺德的优秀支教老师和县各学科带头人到六祖镇部分小学进行示范课教授,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专题研讨,与当地教师充分讨论典型教学案例,提供教学方法指导,为当地小学老师带来先进教学理念。联片教研,就是要发挥“重点教师”的引领作用,为“名师工作室”搭建平台,创设送课到校、主题讲座、听课点评等形式,在活动中落实“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理念,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普遍提高,逐步落实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4.为当地教师举办艺术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技术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课题开展期间,课题组在六祖镇为各校小学教师举办各类艺术培训活动。艺术教育专业机构的成立,为艺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搭建了平台,每一次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都是对老师们技艺的一次提升。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更多的载体。研究表明,教师的成长既是增长知识,也要锤炼意志,更要健全人格。作为学校发展核心因素的教师,应当以六祖为榜样,学习六祖故事中的慈孝感恩,感受六祖远途跋涉,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这也是强化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联片教研的成果

六祖镇联片教研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优秀学校的示范作用和骨干教师的核心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在六祖镇内的均衡发展,推动六祖镇各个学校校本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联片教研让当地的教师队伍熏陶在先进教学理念的魅力中,艺术培训等实践活动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由此,促进了六祖镇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1.分片教研,使“任务驱动”得以落实。在联片教研中,课题组创新“责任担当,任务驱动”管理策略,开展大量的“进出互动”交流活动,校长、教师带着问题参观学习,回来后抛出问题交流分享,然后反思落地,很好地完成了学校的中心工作与任务。例如,课题组为了加深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解,先后组织六祖镇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中山市三乡镇的平岚小学和珠海市香洲区的第21小学学习取经,深入学习平岚小学“向着阳光成长”和第21小学的“办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让教师深刻理解办学理念与特色课程的关系,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内在联系。参观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对外学习的分享交流会,阐述了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想法,使课题组成员对主题的理解更立体,对问题解决方式的认识也更加全方位。同时,为了深化课题组成员的外出研讨主题,课题组组织成员参加县教育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主题演讲,让外出学习经验得到进一步升华。

2.分片教研,让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在联片教研实践的中期,教研组提出“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治理能力”的思路。为强化校园信息化、校园文化、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和质量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在推进规范办学行为的过程中,课题组重视对具体落实措施的中层人员的引导与培养,实行学校分管教学教研负责人定期谈话机制,每期结合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炼主题,通过“介绍别人的观点、讲述自己的观点、交流大家的观点”的模式,强化了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在定期谈话活动中,课题组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举办了四期专题教育讲座,比如,在第四期邀请平岚小学校长作《课题的研究方法》讲座。专家讲座模式的开拓,结合了某个时段学校工作的重难点,开阔了学校中层领导的教育视野,更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供了核心因素。

3.分片教研,让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课题组与时俱进地提出学校要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方面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转变校长以及学校中层管理层的学校建设理念和办学理念。为此,课题组邀请了珠三角地区先进学校的专家和校长来六祖镇举办学校治理能力建设专题讲座和指导;同时,在专家和校长的指导下,就如何开展特色项目形成的学校特色文化进行了实践,对特色文化与学校的发展内涵进行了试验。这些专题讲座和实验大大提升了中层领导驾驭改革的能力,锻炼了校长统领全局的治校能力。在吸收了珠三角地区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后,课题组研究并制订了《六祖镇小学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六祖镇片区内各个小学的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使全镇教育形成了初步的发展体系。

4.分片教研,让内涵发展得以落地。学校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建设的基础,而学校内涵发展的支撑点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为推动六祖镇片区内的学校内涵发展,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立足六祖镇体育与艺术教育现状,将镇内的小学分两个片区,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建设,并成立了“六祖镇艺术教育研究会”,统筹片区内各个小学的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在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题组创新性地开辟了相关特色课程的联盟模式,有效推进了特色项目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学科个性发展的需求,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此外,学校内涵发展的建设也离不开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因此,课题组开展一系列的“进出互动”交流活动和镇内联片教研活动,建立了有效的学校教研新模式,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热情得到激发,能力得到提升,全镇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联片教研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研究不足。虽然联片教研的实践有效地推进了六祖镇学校课程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在六祖镇的全面实施,加快了六祖镇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提高了镇内各个小学的教育质量,促进了六祖镇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在两年的实践与探索中,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依然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联片教研的活动内容较传统,活动形式创新不足。创新是推进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题组在推动六祖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应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两年多的联片教研实践中,虽然课题组已经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开展形式,但创新手段依然不够丰富,未能在更深层次推动六祖镇小学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第二,联片教研活动提炼的理论系统性欠缺,部分教师理念提高不快。在联片教研的实践中,虽然课题组通过教学访问以及骨干教师示范授课等形式为当地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各个学校更加侧重学习交流,理念的系统性总结依然欠缺,部分教师理念提高缓慢,更是缺乏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在片区内各个小学实践的长效机制,导致联片教研的效果有所削弱。

第三,规模较小的学校主动参与度不够高,镇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不够。由于缺乏联片教研的参与保障机制,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缺乏联片教研成果的推广保障机制,导致这次联片教研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性成果难以在片区内大力推广,镇内小学优质资源的配置依然不均衡。

2.改进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丰富课题的研究形式,关注教师的不同需求,做到求同存异。在日后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课题组会根据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设计更为全面的教学研究活动与实践,调动片区内每个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个性化的参与提高教师的观念转变速度,实现教师队伍的普遍性专业化成长;其次,延伸课题的研究内容,强化理论教学实践的指导,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同步上升。只有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课题研究,才能推动六祖镇小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深化特色课程建设。同时,课题组加强和片区内各个小学的沟通,找出每个学校的发展诉求,建立完善的学校和教师参与激励保障机制、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保障机制,力图通过机制保障,推动六祖镇教学资源和质量的进一步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联片课题组教研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农村地区学校开展联片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思考
城乡联片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课题组成员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