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23 08:47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德育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愈发认识到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次数。同时,省、市、县均配备了相应的班主任工作培训机构与培训材料,如江苏省连云港教育局开展“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骨干班主任工作培训”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当前发展状况来看,这种教育局组织开展的班主任工作培训尚未覆盖到部分乡镇农村。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校本研究现状

笔者根据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状况,以及对部分地区的农村初中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初中在指导现任班主任或新聘请班主任的过程中,校方会对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就是所谓的“校本培训”,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内容:①指导班主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②学校德育处周期性开展会议,指导班主任工作;③实施“青蓝工程”,青蓝结对指导;④定期开展班主任综合能力考核。笔者分析校本培训的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学都会以各种形式指导班主任工作,但都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呈现出形态各异、专业性较低的特点。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地处乡镇区域,学生来源分布较广,学生的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其中有一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以上种种因素使得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颇具难度。此外,我校班主任多以年轻教师为主,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其一,他们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热情、学习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较快,与学生沟通也很容易,可以很快与学生打成一片;其二,他们平均工龄较低,对于班主任工作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不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往往过于急躁,不够冷静。因此,应该加快农村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的研究。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研究

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指的是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农村初中自行发起、规划的以校本研修为基本,以提高班主任教研能力、专业素质、班级管理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写班主任培训材料,通过专题讲座、自我领悟、教学研究等活动培训现任班主任,开展校内研修。

简单来说,“校本研修课程化”就是学校按照课程特点,设计班主任培训教材,组织班主任培训,最后评估培训结果,这种校本研修与教师的临时培训、专题培训、零散培训、短期培训、随时培训等形式相对,是具有长远规划、长远目标、发展周期且独有一套相应课程教材的校本研修形式。

为了提高我校现任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使其对班级管理与日常教育有全新的认识,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培训,现将我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摘要报告如下:

1.培训目标。①为校内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树立校本研修课程化的典型,使其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②在新时期提高我校班主任的师德水平,更新班主任传统班级管理理念,拓展班主任知识储备。

2.培训对象。班主任为培训目标。

3.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该拓展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与师德水平。培训课程共分为3部分:

(1)理论部分。①专题研究:将我校班主任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依据,确定本次培训围绕班级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班级德育、优秀班集体的创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等内容展开;②德育研究:分析典型学生案例、创建优秀班集体;③通识提高:分析典型班主任管理案例,完成相关论文的写作。

(2)活动部分。我校班主任微信群、班主任论坛。

(3)实践部分。撰写与德育有关的论文,树立身边的优秀典型,实施班主任“青蓝工程”。

4.培训时间。2015年9月~2017年9月。

5.培训管理。①建立相关培训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及学习制度;②成立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班子。

6.培训方式。①实践探索:将“树立身边的优秀典型”、撰写与德育有关的论文等活动作为重点来开展实践探索;②专家指导:由学校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优秀版主的工作经验;③班主任研讨:通过微信群和论坛组织班主任开展案例研讨、交流分析、观点碰撞等活动。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校本研修的具体途径

通过对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的实践探索发现,反思性学习是目前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有效方式与途径。每个班主任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不同,要想实现提高年轻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目标,就需要兼顾差异提供不同的平台。结合班主任的实际情况与活动的实践价值,通过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展示自我”演讲活动来进行校本培训活动。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我校曾开展多次不同主题的教育,这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新鲜。在此次校本培训中,我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全校班主任参与这次竞赛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彰显了年轻班主任的专业水平、管理风格,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2.“展示自我”演讲。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每个双周都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具体学习内容为心理学、教育学、班主任相关期刊文章;单周则组织班主任进行“展示自我”演讲、到其他中学交流学习、开展主题教育等。

3.班主任个人博客叙述。我校建立了班主任博客群,为班主任提供了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还颁布了许多鼓励班主任在博客群反思教育心得的奖励措施,使得这项工作成为班主任生活的常态。班主任在反思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对自己工作的认知,提高了专业能力。另外,班主任通过博客平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交流,获得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德育方面的工作心得,交流时各个班主任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也在激烈碰撞,最终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校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化的实践与思考,促使班主任转变了工作观念,改进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开展方式,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对此,我校将继续沿着这条正确之路行走,以期取得更加优秀的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德育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