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趣”,话品德课的导入

2018-02-24 00:02王锦玉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品德课课题家乡

王锦玉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有了兴趣,人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如涌泉不断,那么结果也可想而知。

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小学品德学科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品德课的教师如何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不同的新课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上好品德课呢?在此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趣”问

一个智慧的老师善于把文本的内容与儿童心理上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欲联系起来。善于运用问题来营造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110这个数字,然后问学生“这个数字怎么读?”“那作为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它的作用你知道多少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抢着回答问题,积极的课堂就此展开。教学中,有趣的问题,常常能吊足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探究问题背后的过程。

二、“趣”听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一种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信息。它以真挚、生动的感情去拨动人的心弦。品德教学中用音乐导入,便于营造气氛揭示课题,能更快地带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时,我首先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让学生欣赏,歌曲中无比喜悦、无限自豪的情感基调深刻地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我问:同学们,歌中的家乡美吗?其实啊,咱们自己的家乡也美……由此过渡到自己可爱的家乡,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等等,学生很快入境。用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提高了品德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趣”做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976)表明,游戏可直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事实也证明,儿童应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思想。

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们都对游戏感兴趣,喜欢做游戏。在教学《我们的合作》一课时,我首先问: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然后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做“拍手游戏”。先用一个手指拍击另一个掌心,再依次用两个、三个……直到五个手指一起拍击另一个掌心。全班响起一片啪啪的击掌声。我接着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才会发出很响的声音?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的时候,然后揭示课题“我们的合作”。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课堂学习,所以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四、“趣”唱

儿歌,内容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形象生动,富有童趣;它的语言符合儿童的朗诵特点,朗朗上口,而且不用刻意地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所以孩子们平时做游戏、跳皮筋等活动时也非常喜欢边做边唱。在教学《擦亮眼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拍手说唱他们熟悉的儿歌:唐僧骑马登地个登,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然后让学生说说师徒中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说喜欢悟空,它有火眼金睛……在学生欢快的交流中引出课题《擦亮眼睛》。

五、“趣”画

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画,喜欢画画,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手法多样、造型多变、可爱幽默、富有情趣的卡通画,是孩子的最爱。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我问学生: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可爱的朋友,想不想见它?学生兴趣盎然:想——,然后我拿出一个萌萌的卡通水滴图说:瞧,它来了。老师把水滴图贴在黑板上,说:这节课就让我们从一滴水说起。接着揭示板书课题“从一滴水说起”。学生由一个可爱的水滴,深入到对水资源的了解和探讨中去。

六、“趣”演

表演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它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儿童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也能促进儿童集体观念的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在教学《爱护课桌椅》一课,上课伊始我分别让学生扮演桌子和椅子,让他们通过表演表现出被小朋友乱刻乱画后身上的疼痛难忍和对小朋友行为的不满埋怨不断的情景。学生专注看表演,看过表演后,让学生说说听到桌椅的对话后自己的感受如何?学生从桌椅的对话中,体会到爱护课桌椅的必要,由此引出课题“爱护课桌椅”,继而进入到愉快的学习中。

七、“趣”讲

伍德罗·威尔逊曾说,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那么故事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窗口外的风景,窗外的风景越让孩子着迷,孩子心灵的窗口也会更加开阔。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里的事情总是比现实更加精彩,引人入胜。想象力越是丰富的儿童,他就越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以故事导入新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学习途径多》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了“大嘴巴丫丫”的故事,孩子们眼睛一眨不眨地听得津津有味。在探讨“丫丫遇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孩子们沉浸在兴致勃勃的氛围里开始了学习探讨。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育人功能。小学阶段也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段阶段,其发展性更多地体现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为他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从多方激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品德课的学习、对小学阶段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品德课课题家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