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8-02-24 00:02甘建平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质量知识点

甘建平

(甘肃省兰州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甘肃 兰州)

导学案是在正式上课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导入,以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整节课的教学起着辅助性的作用,是一个前期的铺垫。导学案属于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中被普遍使用,可以为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提供帮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导学案有利于课程的开展,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抓准重点、难点,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好的导学案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师生更好地交流,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差的导学案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但会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因此一个科学有效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在上课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要求

导学案都是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基本指导,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导学案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课流程、学生反思、课堂小结等环节。将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放入导学案中,创设情境,最好是贴近生活,方便学生理解,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和解决,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在设置提问的内容时应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整体,要有针对性地提问,问题的设置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有一定知识的拓展,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息息相关,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在设置每一个环节时,老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在教学中指出学生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提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应明确形成一条清晰的学法线。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案在设计时都应该考虑到,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得到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

导学案的设计和引入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要不断改进教学过程和减少无用的教学活动,在上课的四十五分钟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内容。导学案一般是一课时一个导学案,但也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难易进行增加或减少。可以在难学的部分增加一些习题的练习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打好基础。在上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些预习工作,在正式上课前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让接下来的课程中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在最后的课堂反思环节中找寻本节课的不足,积累经验,改进导学案,提升教学能力。

二、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清楚课堂的教授都是从提问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积极探讨问题起着促进作用。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小学的孩子对问题思考的角度,可以将问题设计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小学的孩子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学习数学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自学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应加强对重难点的讲述,针对知识点的细节设置题目,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使用导学案时可能只是理解表面,只会应用定理做题,对知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各部分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思考,争取达到融会贯通。在课堂结束时留下作业,作业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程度,在学生不易听懂的地方多留一些习题,让学生多练习,对知识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才是导学案的主体,导学案每一部的设计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在学生有错误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导学案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在设计时把每个环节过于复杂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把握策略,尽量不要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最大化地发挥导学案的优点,让导学案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质量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乡愁导学案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