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与阿尔弗莱德的《快乐钢琴基础教程》

2018-02-26 02:14文/
钢琴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程钢琴学习者

文/ 朱 迪

美国《阿尔弗莱德基础钢琴丛书》(Alfred's Basic Piano Library)首次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套多级多册的全套钢琴教程。这套教程并非像“巴斯蒂安”或“汤普森”等以编著者的姓氏命名,而是一套由音乐公司发起并以公司名称命名的教材。阿尔弗莱德音乐公司1922年成立于美国纽约,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图书的出版。此系列教程由公司创始人之子莫顿·曼努斯(Morty Manus),以及威拉德·帕尔默(Willard Palmer)、阿曼达·维克·莱斯科(Amanda Vick Lethco)共同编写。曼努斯认为学习音乐和乐器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益处,然而很多人却中途放弃了学习,音乐教育现如今变得更具挑战性。因此,他们在着手编写《阿尔弗莱德基础钢琴丛书》前,就一致认为要把快乐的学习体验带给学生,要让孩子从书的封面就能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这套教程自推出后获得很大成功,在中国引进时其名称被翻译成《快乐钢琴基础教程》,更鲜明地体现出其快乐教育的意图和理念。

要吸引低龄儿童学习钢琴,并让学习过程充满新鲜感和乐趣,首先需要教材从视觉上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阿尔弗莱德公司在这套教材的排版格式、色彩编配、图文大小和插图设计上有着精心的安排和考虑。除了封面采用多种醒目的颜色来区分其级别外,教程第1至4级为色彩印刷,其中概念和术语采用清爽的淡蓝色字体,重要的音乐符号及解释则以黑色字体加淡蓝色背景框呈现,更加突出、明了。曲名采用温馨的粉红色,而学习和演奏提示则采用醒目的红色。将不同文字的类别和功能用颜色加以区分,显得更有章法和条理,不至于在各种插图中显得知识内容过于凌乱。然而在教程第5至6级中,除封面封底外,正文的印刷改为传统钢琴谱的黑白色调,使教程的内容显得更为成熟和严肃。其封面设计中也配合了这一逐步趋向严肃性的趋势:第1至3级及其分册的封面均有卡通人物形象,第4级在课程分册中去掉了卡通形象,而第5、6级的全部分册均为钢琴图片,没有任何卡通形象,可见其在设计中的细致考虑。

在排版上,教程基本采用了钢琴乐谱普遍使用的竖排版,而唯独1A级课程则采用了横排版。这是由于初学儿童的身材矮小,因此横版在钢琴谱架上更方便阅读。同时,乐谱谱表和音符的大小在1A级中最大,方便低龄儿童辨认和掌握乐谱上的不同符号及其特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观察和辨别力的提高,乐谱及音乐符号在第1B至2级中略有缩小,在第3至6级中缩减为常规乐谱大小。而随着学生理解和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在第5至6级中文字性内容逐步增加,乐曲配以更多的背景、历史、曲式等内容。在曲名或歌词中涉及学生可能陌生的名称、术语甚至地名时,教程都给予注释,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了解音符背后的内涵。

教程中可爱、有趣的插图和卡通形象让年幼的学生仿佛在看一本童话书,同时,这些根据教学内容、曲名或歌词设计的插图还能激发学生对不同声音的想象力。从整体设计看,编者和设计者们充分把握了低龄儿童的生理、心理及发育特点,不但增强了教程在视觉上的美感、易读性和趣味性,也注意到让学生随着年龄和程度的增长,逐步脱离色彩和图画的视觉刺激,去适应更为成人化的学习模式。

学生们在开始钢琴学习后,如何让他们坚持,不因为困难和挫折而中途放弃呢?这也是《快乐钢琴基础教程》在构思时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快乐钢琴基础教程》采用了循序渐进的螺旋式教学模式,把概念和知识点分解并逐步呈现。对于较难的理论概念或演奏技巧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让学生能较为轻松地一步一步战胜学习难点。例如,对于钢琴学习中较难掌握的同向音阶平稳顺畅的换指和正确的指法,教程先在第2级中练习2——1指的换指,随后介绍音阶的概念及单手3——1的换指练习;在经过第3级中大量单手和双手反向不同节奏和形式2——1、3——1的换指,以及音阶指法练习后,第4级中双手同向音阶练习就变得更容易掌握。同时教程还进一步圈出左右手同一时刻弹奏的相同指法,来帮助学生记忆与核对指法。对于较难掌握的概念,教程还采用联想与视觉关联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记忆。例如在第1A级“寻找白键的简便方法”中,A、B、C、D、E、F、G每个音符都伴随着一个卡通形象:Apple(苹果)、Boy(男孩)、Cat(猫)、Dog(狗)、Elephant(大象)、Frog(青蛙)、Girl(女孩)。这样, 通过英文字首记忆法将语言联想、视觉图像与音符字母关联,字母的名称和顺序就变得容易记忆了。在乐理第4级“五度圈”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用“Fat Cats Go Down Alleys Eating Bread(肥猫走进小巷吃面包)”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F、C、G、D、A、E、B五度循环关系。

其次,在技巧训练上,教程从断连、强弱、节奏到手指的灵活性、声部层次、踏板,甚至延长记号等方面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技巧,从而在演奏技术更为多样和复杂的乐曲时更加得心应手。在第5、6级中虽然没有技巧分册,但大多乐曲前都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技巧辅助练习和准备,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乐曲中的重要技术难点。另外,该教程还在每册技巧书中增加了在钢琴教材中从未有过的离开钢琴的练习——“桌面技巧练习”单元,帮助学生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也可以坚持练习。

再次,培养每天练琴的习惯也是让学生能坚持学习的保证。教程在第一页“写给父母的话”中指出练习时间长短并非如此重要,但有规律地练琴更为重要。编者在此弱化了学习钢琴对于时间长度的要求,突出了练琴习惯的重要性,并希望家长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此外,在每本教程最后配有升级证书,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赋予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快乐钢琴基础教程》一共分为6级,其中第1级分为1A与1B两个级别。为何1级要拆分成A、B两级,而不是直接把整个教程分为7个级别呢?仔细观察教程就不难发现,1A册对于音乐入门知识做了较长的铺垫,而1B册则快速回顾了1A册涉及的全部内容,直接从五线谱开始学习钢琴。这样,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初学者就不必把时间耽误在入门乐理知识上,而可以直接从1B册开始学习。对于年龄以及双手更小、注意力更短的年幼学习者,还可以选择同属于“阿尔弗莱德钢琴丛书”系列的《快乐钢琴启蒙教程》,同时还能根据学生在学习中进度的变化在这两套教程之间转换,以方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美国版的“阿尔弗莱德钢琴丛书”系列拥有更为全面、广泛的教材构架去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丛书分为:“预备教程”(Prep Course,即《快乐钢琴启蒙教程》)、“基础教程”(Basic Course,即《快乐钢琴基础教程》),以及集课程、乐理、技巧等分册为一本的“多合一教程”(All-in-One Couse)和适合年龄较大或有特别音乐才能初学者的“完全教程”(Complete Levels Course)四个系列。可以说,这四个系列涵盖了不同年龄、基础、水平、进度,甚至学习风格等各个层面的学习者。这种全面的教材构架体系也是美国现代钢琴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

近些年来西方的“快乐教育”的理念频繁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中被提及,并被广泛接受和提倡。然而究竟什么是快乐教育?很多人却并不清楚,或简单地等同为以牺牲教育质量、水平,减少学习时间和效率为代价的释放天性、快乐第一的学习模式,因而就会出现一些“快乐教育是场骗局”的批判观点。那么我们在使用一套教材时能否准确了解和把握其设计理念和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快乐教育应把教育放在核心位置,通过积极、正向并且细致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态度把知识最大化、最顺畅地传递给学习者才是快乐教育的真谛。

注 释:

*https://www.alfred.com/why-alfreds-basic-pianolibrary/。

猜你喜欢
教程钢琴学习者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挽碧制作教程
纸钢琴
钢琴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