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越小越好?

2018-02-26 23:24涂阳军蔡宁波姚利民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小班规模

涂阳军 蔡宁波 姚利民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班级规模缩小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班级规模作用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就课堂教学而论,班级规模是影响教学效果最为客观且最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不但提供并限定了课堂教学起作用的客观物理空间框架,也形塑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整个历程,如学生提问的次数等,还影响了师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感知和评价。

直觉上,班级规模越小,教学效果应该越好。家长眼中,孩子能够入读班级规模更小的学校,或许是因为更期待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小孩更多的关注。学生觉得,更小的课堂伴随着更多的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和更深入的课堂讨论。教师们感到,小班作业任务轻,无须像大班一样花太多精力用于维持班级秩序,因此能够更深入地开展教学。教育管理者则认为,班级规模缩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囿于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而无可奈何。然而,直觉上各方均认为缩小班级规模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其实这并非定论,还面临着许多质疑和争论,更小的班级规模并不一定对应着更好的教学效果,它并未得到所有研究的支持。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造成此关系情形的原因为何?就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班级规模而论,到底应该设置多大的班级规模,或者说现时缩小班级规模将面临哪些困难和风险?又对教育管理者有着怎样的启示。

一、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间的关系

目前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有无显著影响仍无定论,一部分研究表明二者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一部分研究又表明二者无显著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呈负相关关系,班级规模越小,教学效果越好,班级规模越大,学生学习效果越差。大班中获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小,随着班级规模扩大,学生学习成绩逐渐恶化[1]。当班级规模从20人增加到53人时,班上每位同学学习总成绩将平均下降2.4分[2];当班级规模缩小时,学生的语言测试分会显著升高[3];当班级规模从1~19人增加到20~39人时,学生平均成绩下降0.17分;而从20~39人增加到40~59人时,学生平均成绩会进一步下降0.19分[4]。班级规模缩小也显著影响了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班级规模每缩小8位学生,该班每位同学整体非认知能力平均提升约4.5%[5]。不但如此,刚入学时就在小班就读的学生,就算其在随后几年中被分配到了规模较大的班级,其学习成绩仍好过刚入学就在大班就读的学生[6]。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无关或仅有无实践价值的微弱关系。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就仅有十分微弱的影响,班级规模缩小并不能显著缩小学业成就水平不同学生间的成绩差异。与大班相比,小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并未显著提升[7],而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反倒还有所提升[8],班级规模每缩小10位学生,学生的测试分数增加极小,仅为0.05个标准差[9]。对来自多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也表明: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仅在希腊与爱尔兰两国中有显著关系,而在其他8个国家中均无显著关系[10]。有学者综述认为,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仅有非常微弱的关系,班级规模的显著影响均可从新生人数等其他因素得到解释,不同规模班级中的学生也并不认为同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异。也有学者总结认为,尽管许多研究表明小班对改善学习效果有积极作用,但效果微乎其微,考虑到因缩小班级规模所投入的高额费用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极小回报,试图通过缩小班级规模来改善教学效果简直是一项非常糟糕的举措。

至于为何会出现上述二种迥异的结论,各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一,研究设计控制不严,导致许多无关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干扰。有研究发现,未控制干扰变量之前,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著;但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影响变得不显著[11]。其二,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曲线关系,最小或最大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要显著强于中等班级规模,进而导致选取中等班级规模的研究得到了不显著的结果。有研究表明,班级规模与学习成绩间呈曲线关系,学习成绩最优的班级规模存在于极大与极小二点上,中等规模班级的学习成绩均低于前两者[12]。其三,忽略了与课堂教学情境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班级规模影响教学效果的结论出现了差异。

几十年来有关班级规模缩小是否有利于教学效果改善的看法仍未得到确切答案,研究设计、变量选取等因素的任何变动均会对结果造成显著差异,少数学者在反思中发现:缩小班级规模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任何有关班级规模影响教学效果的讨论都离不开课堂情境内发生的因素。这一理性的警醒也促使有关班级规模的研究发生了转型,从探讨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到最近开始探究不同班级规模中课堂教学过程特征的实质差异,也即探究课堂班级规模怎样通过影响课堂教学过程而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班级规模作用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中,研究者发现学生独特的个体特征、教学方法和课程性质均具有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发现不同班级规模课堂教学中往往伴随着极为不同的师生互动过程特征。

1.学生独特的个体特征

班级规模缩小或小班教学仅对具有特定个体特征的学生有效。与贫穷地区学生相比,班级规模缩小对富裕地区学生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更大[13]。与父母离异的家庭相比,班级规模缩小对来自完整家庭学生的影响更大,男生比女生在小班中受益更大,父母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学生,其在小班中受益也更大[14]。大班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经常感到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高收入家庭学生则不会,班级规模缩小对城市学生的帮助更大,其平均效应为7.4%,而对农村学生,其平均效应仅4.6%[5]。与学习成绩本来就较差的学生相比,扩大班级规模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负性影响更大[15]。小班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16]。

2.师生课堂互动过程特征

班级规模缩小或小班教学是否显著有效受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特征的影响。与大班相比,小班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关注,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学生课堂参与度逐渐降低。小班学生发起的提问更多,师生课堂任务投入度更高,教师更专注于教学任务,学生的求助行为及教师的帮助行为也更多。班级规模越小,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的质量越高。小班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交技能、更少的课堂违纪行为并与老师的关系更亲密。小班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更强,学习时更不会担心因学习不好遭到其他人嘲笑而觉得“丢脸”。与大班相比,小班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更强烈、更喜欢问问题、也更喜欢与教师开玩笑、更愿意互相帮助,学生的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也更强。

3.教学方法

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控制班级规模的条件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对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17]。学校管理者常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配到大班,因为他们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18]。班级规模越小,教师越倾向于采用个体指导的教学方式,当班级规模从30人缩小到20人时,群体指导教学时间平均减少约4.8 min,而个体指导教学平均时间约增加7.4 min[19]。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教师越来越倾向用个体指导教授法替代讲授教学法[20]。大班教学导致教师过度依赖讲授法,由此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减弱了学生思考的深度,也缩小了教师指导教学和向学生实时反馈学习结果的频率与质量,而小班中师生互动过程特征与之恰好相反[21]。

总的看来,缩小班级规模或小班教学并不一定就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目前比较可靠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如教学实践及教学方法相应变化),针对特定个体特征的学生(如弱势群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气氛,缩小班级规模或小班教学的确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三、现时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育应该设置多大的班级规模

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整体班级规模在40人以上,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班级规模。大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特征之一。另外,班级规模过大具有明显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增长,班级规模变得更大,低年级班级规模为40人左右,但四年级平均班级规模增加到46.47人,五年级则再次增加到52.90人[22]。既然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班级规模较大,那么我国中小学教育到底应该设置多大的班级规模呢?

就中小学班级规模而论,理想的班级规模或缩小班级规模并非是一个非常急切且很有现实意义的议题。一方面,中小学班级规模具有相对性,班级规模缩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此很难给出一个明确阈限值。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模应控制在40~45人,其理想的班级规模也应在45人以下。而在我国香港地区,小于30或25人的班级被划分为小班,40人左右的班级被划分为正常班,其理想的班级规模为40人左右。但在美国,其正常班级规模为22~25人,而小班仅有13~17人,其理想的班级规模应不超过25人[23]。另一方面,中小学班级规模的变动受到适龄入学儿童人数的强烈影响,随着我国适龄入学儿童人数的逐渐减少,班级规模必定逐渐缩小。在此条件下,既应积极缩小目前较大的中小学班级规模,又须主动探寻进一步扩大班级规模积极效果的相关配套措施,如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开发与小班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等。

我国中小学教育班级规模较大,应当适当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看来,目前缩小班级规模面临着许多困难、困境和风险。

首先,缩小班级规模不一定就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从前述分析可知,缩小班级规模是否确实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仍无定论,班级规模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学方法、课程性质、师生课堂互动过程特征和学生独特的个体特征等因素。因此,如果不配合其他课堂教学元素,单纯通过缩小班级规模来改善教学效果,就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空想。其次,缩小班级规模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这会使得本已不多的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国家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本就不足,而缩小班级规模需要投入巨量的经费。研究者无法确切估算缩小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可能需要的经费,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小学班级规模缩小项目可知,投入到缩小班级规模的经费将是个天文数字。在此项目中,仅1997—1998年两年间,州政府就投入了15亿美元,这还未包括州下属各级政府投入的经费,也未包括联邦政府投入的12亿美元[24]。最后,将大量经费投入到缩小班级规模中,可能会影响投入到改善教学效果其他方面的经费,反而降低教学效果。缩小班级规模首先意味着招聘大量新教师,但新教师大多无实际教学经验,其成长需要较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缩小班级规模很可能导致短期内教学效果全面下滑。另外,在经费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用于缩小班级规模的巨量经费可能会挤占用于其他方面的教学经费,如教师教学培训等,也可能会导致现有教师的收入降低,影响到教学积极性。

从根本上讲,我国中小学教育缩小班级规模面临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在逐渐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的条件下,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

四、建议与对策

首先,在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适当缩小班级规模。绝不能盲目缩小班级规模,单纯缩小班级规模并不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必须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教学经验,并配合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几者相互配合并同步相长,才能真正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倘若盲目将大量经费投入到班级规模缩小中,而相对缩减用于改善教学效果其他方面的经费投入,短期来看,这会导致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同时,教学效果全面下滑。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经费总量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不宜将经费大量投入到缩小班级规模,而应侧重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培训方面,但在教育经费总量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可逐步适度缩小班级规模,将过大的班级规模慢慢缩减到4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

其次,应制定缩小班级规模的配套措施,尤其要权衡投入到缩小班级规模的经费与投入到教师培养、培训和发展方面经费间的关系。在执行缩小班级规模的相关政策中,应至少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配套措施:选择与小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招聘新教师,并进行与小班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增加教室数量。做好经费投入的相关预算,绝不能挤占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和发展的相关费用,也不宜以降低教师收入水平为代价来缩小班级规模。另外,要将缩小班级规模与改善教学效果的其他措施进行整合,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因班级规模变化而导致教学方法的变更。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采用讲授法,而小班教学中,教师则往往更多采用讨论法。在不同规模的班级中,课堂教学中的群体互动过程也大相径庭,大班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更少、更浅,而小班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更多、更深。

最后,在现时中小学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形下,积极寻求有效改善大班教学效果的举措。在较大班级规模的条件下,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关键的是采取分组讨论教学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分组教学中,师生间与生生间的课堂互动过程与小班教学极为相似,也与小班教学具有相类似的教学效果[25]。大班教学中,可考虑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好不要超过7人,因为如果大班教学中每组人数超过7人,将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另外,大班教学中,教学能力、课程组织、对学生的关注、课堂投入程度、语言能力、师生接触的频次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大班教学中插入头脑风暴时段、提问并鼓励交流沟通以及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等特定方法,也能显著改善大班教学效果。

[1] GIBBS G,LUCAS L,SIMONITE V.Class size and student performance:1984—1994[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6,21(3):261-273.

[2] BRETON T R.Evidence that class size matters in 4th grade mathematics:An analysis of TIMSS 2007 data for Colomb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4,34(1):51-57.

[3] AKABAYASHI H,NAKAMURA R.Can small class policy close the gap?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lass size effects in Japan[J].Japanese Economic Review,2014,65(3):253-281.

[4] BEDARD K,KUHN P.Where class size really matters:Class size and 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or effectiveness[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27(3):253-265.

[5] DEE T S,WEST M R.The non-cognitive returns to class size[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11,33(1):23-46.

[6] FREDRIKSSON P,ÖCKERT B,OOSTERBEEK H.Long-term effects of class siz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128(1):249-285.

[7] SHAPSON S M,WRIGHT E N,EASON G,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lass size[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0,17(2):141-152.

[8] DOBBELSTEEN S,LEVIN J,OOSTERBEEK H.The causal effect of class size on scholastic achievement:Distinguishing the pure class size effect from the effect of changes in class composition[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64(1):17-38.

[9] CHO H,GLEWWE P,WHITLER M.Do reductions in class size raise students’ test scores? Evidence from population variation in Minnesota’s elementary schools[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2,31(3):77-95.

[10] W MANN L,WEST M.Class-size effects in school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Evidence from between-grade variation in TIMS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6,50(3):695-736.

[11] HALLINAN M T,SøRENSEN A B.Class size,ability group size,and student achiev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85,94(1):71-89.

[12] BORLAND M V,HOWSEN R M.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elementary school size o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2003,49(5):463-474.

[13] NYE B,HEDGES L V,KONSTANTOPOULOS S.Do low-achieving students benefit more from small classes? Evidence from the Tennessee class size experiment[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02,24(3):201-217.

[14] BONESR∅NNING H.Class size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norway:patterns and explanation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3,69(4):952-965.

[15] BANDIERA O,LARCINESE V,RASUL I.Heterogeneous class size effects:new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J].The Economic Journal,2010,120(549):1365-1398.

[16] FINN J.D.,& ACHILLES,C.M..Answers and questions about class size:a statewide experiment[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0,27(3):557-577.

[17] WRIGHT S P,HORN S P,SANDERS W L.Teacher and classroom context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valuation[J].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1997,11(1):57-67.

[18] BARRETT N,TOMA E F.Reward or punishment? Class size and teacher qualit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3,35(August):41-52.

[19] BETTS J R,SHKOLNIK J L.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variations in class size:the case of math teachers[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9,21(2):193-213.

[20] GALTON M,PELL T.Do class size reductions make a difference to classroom practice? The case of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2,53(3):22-31.

[21] CUSEO J.The empirical case against large class size:Adverse effects on the teaching,learning,and retention of first-year students[J].Journal of Faculty Development,2007,21(1):5-21.

[22] 曹霞红.农村小学班级规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25-26.

[23] HARFITT G J,TSUI A B M.An examination of class size reduct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es: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5,41(5):845-865.

[24] STECHER B,BOHRNSTEDT G,KIRST M,et al.Class-size reduction in California:A story of hope,promise,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Phi Delta Kappan,2001,82(9):670-674.

[25] BLATCHFORD P,RUSSELL A,BASSETT P,et al.The Effect of class size on the teaching of pupils aged 7-11 years[J].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2007,18(2):147-172.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小班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名落孙山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