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域下建设智慧校园的策略研究

2018-02-26 23:24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师生校园

陈 雪 原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山东 荣成 264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校园建设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智慧校园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可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支持与帮助。由于智慧校园发展时间较短,尚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学校及教育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观察、主动思考,发现更多需要改善之处,共同完善智慧校园的理念。并且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师生能够高效地工作和学习。

一、智慧校园的发展来源及基本内涵

智慧校园作为近几年的新兴词语,许多学者对它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研究,广受支持的一种观点是宗平等学者提出的“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引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共享和写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1]。在此基础上,智慧校园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理念及发展目标,探寻更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路径。

1.以“智慧地球”的概念为基础,结合教育相关理论发展而来

智慧校园的理念是在IBM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上不断发展而来,“智慧地球”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能源紧张、发展受限等问题,“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潜力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互动,以此推动整个产业和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形成新的世界运行模型”[1]。“智慧地球”的概念为智慧校园的提出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流程与模式。另外,当教育也迎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强调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要创造一种具有信息化氛围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启发思考、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支持,让学习更加便捷、高效。另外,“混合学习理论”等教育理论也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

2.借鉴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经验,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确立发展目标

智慧校园是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建立起来的。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最终确立。起初,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希望借助新科技为教育带来便利,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极力完善学校的硬件设备,并搭建软件平台,以期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持。但由于技术发展不完善,缺少相关可借鉴的经验,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最终难以实现,并没有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数字化校园得以继续发展,结合教育理念的更新,智慧校园的理念和建设思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得到快速发展,它完善了数字化校园的某些不足,指引校园向着更加健康智慧的方向发展。

3.具有明显智能化特征的虚实结合的独特系统

智慧校园首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涵盖现实的校园和虚拟的校园两个方面,是虚实结合的智慧校园的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将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及资源的因素以及社会性的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2]。它以让师生更加高效地工作和学习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以达到发展学校、发展师生的目的。

智慧校园具有明显的智能化的特征,能够使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更加精准到位,减少了沟通不畅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损耗等问题的出现,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和科学处理,为师生提供综合的服务,做到了最大程度上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人为本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性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发展目标,才能保证教育根本目的的达成。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无论教育过程当中提倡何种理念、确立何种目标,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智慧校园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缺乏一定的经验,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在意识领域引领智慧校园的建设,保证智慧校园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至于在建设过程中顾此失彼。教育者建设智慧校园仍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发展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能够弥补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强调科学管理而忽略学生成长的缺陷,能够时刻提醒建设者,在为学生提供便利、高效管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在生活方面,虽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便捷的生活方式能为学生节省时间、提供便利,但教育者也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锻炼其生活技能以及社会观念,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学习方面,智慧校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达到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取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教师要意识到,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要为学生提供服务,更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考虑,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不能让智慧校园影响学生主体性的成长。以人为本建设智慧校园能够时刻敦促教育者考虑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应具备的能力,这也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初衷。

2.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服务

以人为本建设智慧校园能够引导教育者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智慧校园建设包括无纸办公、师生管理、生活服务、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它带来的不仅是学校管理的便捷和智能化,更是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建设智慧校园也要立足于这个根本目标,合理规划如何利用物联网,为学生推送适合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为教师推送适合的教案、课件等资源以及对教学资源、过程、效果进行评测,为家长智能推送学校教育信息、学生成长信息和评测评价信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无纸办公、师生管理、生活服务、安全管理等功能,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方便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来运筹和建设,抛开了这个出发点,一切智能设备只能是装点门面的绣花枕头,一旦它脱离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必将失去用武之地。

3.实现人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保证智慧校园顺利运转

建设智慧校园,是物联网技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在物联网的前两个层次即感知层和网络层,起决定作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第三层次即应用层,起决定作用的是应用者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因素,离开了“人”的因素,物联网就难以发挥其便捷、智能、高效的作用。所以,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醒学校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实现人和环境的融合,保证校园顺利运转,推进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进程。同时,智慧校园的建设既能够发挥人的作用,也要重视师生的发展,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保证校园和谐发展。

教育真正关心的是每个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方位发展,建设智慧校园虽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但其根本目的依然是关注学生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新的校园环境里成长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这也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作用。

三、建设策略

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当今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建设智慧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智慧校园当中又好又快地发展自身的能力。

1.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技术能力,为智慧校园管理奠定基础

学校要做好教师的技能培训。物联网中包含RFID射频卡、条形码、指纹、虹膜、影像等特征识别体,以及射频卡读写器、红外线瞄准器、GRP定位系统、激光枪、摄录像机等设备,涉及多门类的技术,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也难以对所有技术熟练应用。因此,学校在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对使用者和管理者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这种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对教师来说,要建立长期培训机制,纳入校本研修范畴,使教师的应用技能随着校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做到日日新,才能使教育技术更好地与教学整合,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教师要提高主观能动性,利用智慧科技,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物联网只是对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契机,真正的转变还要依赖于教育者的主动实践。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于网中的“物”,而教育者自身缺乏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让人成为物的附属,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比如,现在虽然多数教师已经掌握了电子白板的基本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其许多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使其成为一块“电子黑板”。还有电子书包,在部分学校中基本只限于微课点拨和提交作业,课下的师生交互、远程互动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从硬(无线网建设)、软(基于无线网络和电子书包强大功能的教学制度创新、活动创新、评价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积极创设平台,让教师主动探索,追求用物联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3.学生合理利用科技设备,为自身发展服务

教育者要转变自身观念,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现在,不少学校对学生持有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持管制态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制力差,往往把这些设备作为娱乐工具,甚至影响了学习。但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学生手中必将持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设备。虽然这些设备的娱乐功能使之成为一把“双刃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趋势不可逆转。这就需要教育者和管理者们,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对学生持有电子设备持宽容态度,变堵为疏;另一方面,要开动脑筋,利用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把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与课上课下的学习有机整合,寓学于乐,有效避免或减少“双刃剑”对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人为本建设智慧校园能够准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校园服务质量,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舒适便捷、绿色节能的管理、教学和生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敦促校园管理更加科学。另外,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校园管理与教育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并易于被学生接受,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1] 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

[2] 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122.

猜你喜欢
教育者师生校园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