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18-03-03 04:00桑运吉柴玉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卫生

栗 娜 ,桑运吉,柴玉艳

(1.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山东 胶州 266300;2.青岛康明眼科医院,山东 胶州 266300)

卫生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卫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医疗卫生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就当前卫生职业院校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突出,而实用性卫生专业人才又存在较大缺口。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与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严重。对此,需要在卫生职业院校推广并应用现代学徒制,加快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

1 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实施原则

现代学徒制是在2014年首次被提出、2015年开始试行的一项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同时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1]。现代学徒制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以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师傅联合教学为方式,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相较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等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强调技能传承的重要性,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订,并且课程体系及考核机制都按照用人单位标准制订,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2]。职业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遵循以下4项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结合地区职业教育及人才需求实际情况,做好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2)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校企双方应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由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师傅共同授课,学徒既是学生也员工,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和育人,解决就业难和招人难问题;(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地区行业、用人单位特点,以满足技能技术型人才要求为最终目标,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突显地方特色;(4)坚持系统设计,突破重点: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工作重点,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教学管理、用人单位管理、招生招工、考试评价等,并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及设备设施。

2 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对于卫生职业院校来讲,利用现代学徒制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既能够在学校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用人单位实训锻炼,增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医疗卫生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现代学徒制改变了卫生职业院校传统的低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行业及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开展教学,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岗位工作要求,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能够解决顶岗实习和管理困难问题。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学生毕业之前会安排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卫生职业院校也不例外,无论是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还是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实习期间所得到的培训指导都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后一种方式还不利于学生管理。而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后,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是教育的主体,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对接,学徒既是学生也是员工,学生可以在用人单位得到更多的培训指导,弥补了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的不足。另外,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形势[3]。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卫生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岗位需求,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较弱。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供人才保障。这些都是现代学徒制在卫生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所体现出的优势。

3 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虽然已经在卫生职业院校推行实施,但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3.1 教学改革不彻底

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需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估等,但很多卫生职业院校存在教学改革不彻底的问题,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行。一方面,教材并未做出较大改变,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与医疗卫生行业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生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岗位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卫生职业院校缺乏对现代学徒制的深刻认识,没有明确其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本质区别,甚至仅仅将其作为一项用人单位的实践活动,对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学不够重视,导致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

3.2 法律政策不健全

我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提出较晚,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处于落后地位。西方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对现代学徒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且也颁布了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和支持,但我国关于现代学徒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现代学徒制的规定不明确,学徒的身份较为模糊,也没有制订相应的奖惩机制,造成卫生职业院校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时缺乏动力[4]。用人单位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其自身生产计划会受到影响,而政府也没有出台有效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较小,进而打击了用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全面深化。

3.3 校企配合不充分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卫生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的目的不同,学校是为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而用人单位则是希望学徒可以为自身带来一定效益,目的不统一导致两者之间配合不充分。一方面,医学知识繁杂、知识体系庞大,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很难做到全面掌握,岗位工作能力提升不明显。再加上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无法留住实训人员的顾虑,实训过程中存在“藏私”行为,学徒所能学到的实训技能多以基础技能为主。另一方面,学徒正式上岗所需培训时间较长,会耗费企业大量资金,在用人方面,企业更倾向于招聘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培训不够上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3.4 考核体系不完善

部分卫生职业院校的考评机制不完善,仍然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为主,考评内容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很少涉及专业技能的运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评不够重视。在引入现代学徒制后,并未对考核体系做出改进和调整,不符合职业院校教学特点,同时也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存在矛盾,难以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5]。同时,对于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师傅的考评也没有区别对待,难以充分挖掘两者的教学价值和潜力,影响了现代学徒制在卫生职业院校的实施效果。

4 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要想加快卫生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价值和优势,需要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有效实施。

4.1 促进教学全面改革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用人单位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要求卫生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展开深度合作,而学生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强调教学改革的全面性和彻底性。一方面,原有课程体系已经变得不适用,需要构建新的配套课程体系。卫生职业院校在与用人单位合作过程中,应了解一线工作岗位对卫生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以此作为标准,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同时做好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另一方面,卫生职业院校在构建全新课程体系时,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以护理专业为例,校企双方应共建实训基地,包括基础护理实训室,内、外、妇、儿科实训室和急诊室以及重症监护室等,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现场演示教学,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护理能力。

4.2 建立健全法律政策

政府在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以确保卫生职业院校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在法律法规方面,应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将现代学徒制各个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合理划分学校和用人单位承担的职责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尊重并保护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使卫生职业院校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需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并对学徒身份做出明确界定,针对用人单位师傅制订奖惩机制,形成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其在培训学生时更加尽职尽责[6]。在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一定的经费供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用人单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人才培训效果较为理想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补贴和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保证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卫生职业院校顺利推行。

4.3 加强校企协调配合

学校和用人单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只有深化两者之间的合作,加强协调配合,才能确保该教学模式在卫生职业院校良好推行。首先,卫生职业院校应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做好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岗位工作要求,以此培养对口人才,为用人单位的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其次,用人单位应对自身在现代学徒制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切实维护学生利益,认可、尊重学生的学徒身份,调整新员工培训模式,给予学生最实际有效的岗位和技术指导,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学习更多的职业技能,并对人才进行预先培养,为用人单位未来的发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

4.4 完善考核体系

为推进现代学徒制在卫生职业院校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一方面,应将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及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同时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聘用人才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能力测评标准等,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也严格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确保考核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应区别对待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师傅,根据两者所擅长领域的不同,制订配套的考评机制,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师,并与其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

5 结语

卫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既是加快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应用型卫生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所在,遵循基本的实施原则,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促进校企协调配合、构建完善考核体系等策略,解决卫生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更高的优秀卫生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连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6):40-43.

[2]钱群雷.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6(1):24-28.

[3]王岗.中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30-132.

[4]梁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5(19):92-93.

[5]孙文琦.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1)14-17.

[6]陈仁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分析[J].商,2015(47):48.■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卫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卫生歌
讲卫生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