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模式在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18-03-03 04:00陈少珍胡明月汪碧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药制剂工作岗位检验

王 丽,陈少珍,胡明月,汪碧涛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传统及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型学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为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型人才,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顺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现就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1 分析高职教育现状,确定教学宗旨

第一,从生源结构分析,在全国高等院校大扩招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为完成学校招生指标不得不一味降低高考分数线进行录取。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提升困难加倍,工作岗位对所招聘的人才越来越不满意。第二,因为受制于办学经费、师资队伍陈旧等因素,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沿用至今,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得到根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对于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不同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难以让每位高职院校学生能够踏实地学习到相应的课程知识。第三,为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当前社会工作岗位出现的“用工荒”是以缺少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根据教育部门发表的相关意见指导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得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不仅仅是该学科的理论知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中药制剂检测中的常用技术、方法和原理,才能快速胜任中药制剂检测的工作岗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为顺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修订,以培养更适应工作岗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将传统的“理解”或“掌握”某些理论知识改成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完成”某项任务,而该任务是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的,也是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多个目标合并为一项。

新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1)熟练掌握并应用中药制剂检验仪器、设备、技术和方法进行中成药检验,获得正确结论;(2)阐述中药检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在中药检验技术方面,写一个方案,能有效查找所需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对信息的有用性进行评估,并将有用的信息适当地引用或应用到方案中;(4)书面汇报至少一个中药检验技术相关的案例“自己是怎样将所学的学术性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实际”,并提供证据,用来证明自己在应用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或其他收获;(5)识别影响至少世界两个大洲的药品质量控制,并且对药品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分析评述,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将具体课程目标设置为:(1)中药制剂检验基本技能;(2)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3)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其中,每一目标细分如下:在中药制剂检验基本技能中完成:(1)理解现行版《中国药典》的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中常见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的含义;(2)中药制剂检验中常用玻璃仪器、加热设备、称量工具的使用及清洗;(3)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中完成:(1)常见中药剂型片剂、大蜜丸、栓剂、散剂、颗粒剂、硬胶囊剂的取样方法;(2)常用中药剂型的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常用技术;(3)常用中药剂型的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方法;(4)中药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介绍、中药各成分分析;(5)中药制剂检验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保留及其意义、结果计算、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的书写;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中完成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拟定方法。

3 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基础,制订项目化教学方案

与课程目标相对应,传统的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故采用新型的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基础,根据岗位需求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并以完成相应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传授。将全部课程内容传授按以下几个项目内容完成:(1)常用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仪器的认识、使用;(2)维C银翘片的性状鉴别;(3)双黄连口服液的理化鉴别:(4)氯化钠的杂质检查;(5)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6)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7)GC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中冰片的含量;(8)药品检验报告撰写。

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通过以上八大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去,以实践操作的形式完成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 结合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学门槛低、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特点,让学生对于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这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情况取决于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设置过程中,将上述八大项目采用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插入实践操作过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亦完全符合工作岗位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以项目(6)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例,教师先讲授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介绍现行版中国药典中双黄连口服液含量测定黄芩的方法,学生实践操作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操作步骤“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在中药制剂检验基本技能中完成:(1)理解现行版《中国药典》的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中常见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的含义;(2)中药制剂检验中常用玻璃仪器、加热设备、称量工具的使用及清洗。通过操作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测定法”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掌握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中的中药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介绍;中药制剂检验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保留及其意义、结果计算、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的书写。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现状,确定教学宗旨;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基础,制订项目化教学方案。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促进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为当代社会中医药工作岗位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过硬、工作岗位急需的高职院校人才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药制剂工作岗位检验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开年珠宝小惊喜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