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

2018-03-04 06:44刘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原生态彝族舞蹈

□ 刘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阿细跳月在彝族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彝族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彝族还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据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彝族人民的数量为8714393人。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少数民族更是能歌善舞,少数民族都有最能代表其文化底蕴的歌曲或舞蹈,阿细跳月就是彝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细跳月用彝族本土语言讲出来的音节为“嘎斯比”,是代表欢乐跳的含义,由于阿细跳月多数是在夜间月光照耀下的篝火旁起舞,所以称之为“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最早起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阿细人聚集区,后来,随着人们得不断传播,开始在云南的弥勒、石林、泸西等地方开始广泛流行。阿细跳月最早是在男女联谊中作为娱乐形式所产生的,男子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大三弦或笛子的节拍与男子互动舞蹈。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主要的动作为相互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跳舞。这些动作遵循一定的规律,舞者通常是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阿细跳月最初的起源原因决定了其舞蹈的特点是欢乐积极、阳光向上、节奏欢快的。后来我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在了解该舞蹈的特点后,谱写出了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阿细人将每年的8月7日到9日定为法定节日——“阿细跳月节”,这也是彝族中最盛大的节庆之一。每年的阿细跳月节,族中的男女老少都会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聚集到一起,男子拿着大三弦边奏乐边演唱,姑娘们则穿着民族盛装、头披轻纱,随着乐曲欢乐的跳舞。更加热闹的是,在此过程中,还有相互表白的青年男女,画面非常感人。

2、阿细跳月文化品牌建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46年5月25日,阿细跳月作为民族特色舞蹈自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登上的舞台是云南省圭山区彝族旅省学会主办的“彝族音乐舞蹈会”,这在阿细跳月文化传承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最早登上舞台的阿细跳月那是名字还是“跳月带先鸡”,演出结束后,阿细跳月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云南省各大报刊杂志争相报道阿细跳月演出的情景,通过这些媒体的报道,我们对民族艺术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我们了解到了生活早云南东南部的圭山区域的彝族人民可以在月光下,在篝火旁边跳出如此美好的舞蹈,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情,阿细跳月在当时可谓独领风骚,收到了很多关注。

本世纪初,我国将彝族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批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了阿细跳月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不高,反而有所下滑的趋势。随着彝族人民开始在外面闯荡生活,民族聚居地的青年人越来越少,特别是阿细跳月的起源地——弥勒的“可邑村”如今只剩下700余人,阿细跳月的传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现代生活的加快,让年轻人过渡追求现代化的生活,对民族文化、历史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加之年长一代彝族人民不断老去,阿细跳月青黄不接,快要走向消失了。

3、阿细跳月文化品牌建立发展史

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历史文明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瑰宝,阿细跳月作为彝族原生态民族舞蹈更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阿细跳月体现着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委婉温柔的民族特点,在艺术圈中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被视为我国杰出的艺术珍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阿细跳月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舞蹈,先后多次登上舞台,并且在国内多个省市进行演出表演,更是登上了首都北京的大舞台。在1954年,彝族原生态舞蹈阿细跳月代表我国民族舞蹈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办的“第三届青年联欢节”,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阿细跳月已经成了了世界最著名的民族乐曲之一,很多杂技团、舞蹈团都争相使用阿细跳月的音乐或舞蹈作为表演素材,牛山纯一导演更是在云南将阿细跳月以纪录片的形式拍录了下来。到了九十年代,我国由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山地区农民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阿细跳月”艺术团,代表了全国县级农民艺术团第一次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主要文化艺术表演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正式演出,很多外国嘉宾参加了此次表演的观看,均对阿细跳月这一舞蹈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此后,阿细跳月更是多次登上了大舞台,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闭幕式等都有舞者们表演阿细跳月的优美身影。

在本世纪初,是阿细跳月这一原生态舞蹈最为辉煌耀眼的时间段,因为在2008年6月,经国务批准,将阿细跳月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并且还将弥勒县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对阿细跳月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候阿细跳月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跳起,是其艺术发展的尖峰时刻,这也表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4、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发的思考

阿细跳月文化品牌是指通过给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赋予具有内涵和时代意义的文化含义,在市场竞争中为其树立鲜明的品牌定位,采用多种形式或传播途径对其广泛宣传,在消费者心理和精神上形成共鸣,创造品牌信仰,最终目的是建设具有信仰的的品牌忠诚。

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品牌力是在阿细跳月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形成的,是日积月累,在不断的表演和宣传中形成的,品牌力强大表明消费者对阿细跳月的认可度和承认度高,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品牌文化比较重视宣传的作用,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不断传递给消费者,引导消费者对此产生需求和兴趣,进而占领消费市场,品牌文化在本质上是企业精华文化的升华。

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核心是阿细跳月在彝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内涵,是其代表的热情奔放、温柔婉转的彝族民族特色,表达了彝族人民生活的态度。方式、审美、品味以及感情诉求,通过塑造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产品,利用其物质效用和品牌文化的高度契合,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加高品质赫尔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寄托。

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品牌文化是在市场中发展的文化品牌,因此消费者内心对其的定位非常重要。以目前的市场来看,消费者普遍喜欢将文化品牌看成是一种商品,能够吸引他们的是那些具有独特品味、符合主流价值观、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品牌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代表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阿细跳月品牌文化要想在市场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不断摸索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认同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独特之处,由于阿细跳月是一种个性张扬又欢快的舞蹈,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市场上帮助消费者实现文化价值的心理利益的追逐和个人情感的释放。

阿细跳月品牌文化是彝族民族素和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彝族聚居地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建立是提高他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在,阿细跳月品牌文化已经形成,更是代表了企业的发展格局和未来,把阿细跳月品牌文化上升到战略高度对彝族聚居地的阿细跳月品牌企业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文化是在20世纪兴起的,是传统经济市场向知识经济市场过度的产物,也是消费市场需求的一种体现,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文化品牌占有重要地位,阿细跳月品牌文化要想发展更快更好,一是要用于突破传统的束缚,提高品牌文化的自身价值,二是要满足社会大众文化的需求,重视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精髓,三是要利用新时代下的阿细跳月品牌文化的时代特色。

阿细跳月品牌文化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阿细跳月品牌文化为产品标识阶段,第二阶段是阿细跳月品牌文化为产品形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阿细跳月品牌文化为产品文化阶段。阿细跳月品牌文化是文化企业实现文化战略中的必然发展产物,阿细跳月品牌文化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标志、特殊属性、完美包装、知名度、鲜明特色的风格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阿细跳月品牌文化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不能脱离原有的本质,要保持阿细跳月品牌文化原汁原味的特色,经营阿细跳月文化要求企业品牌文化特征日益突出。

5、总结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阿细跳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近年来,阿细跳月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品牌文化,对社会和彝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阿细跳月在彝族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叙述了阿细跳月文化建立过程以及该文化形态所带来的影响,最后表明了在原生态民族舞蹈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中的思考。

猜你喜欢
原生态彝族舞蹈
彝族海菜腔
学舞蹈的男孩子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舞蹈课
作文呼唤“原生态”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原生态静宁苹果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