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018-03-04 06:44华洋李敏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威海64504上海体育学院上海004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校园理念

□ 华洋 李敏(.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64504;.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00438)

1、前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自从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之后,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每一个教育环节都将素质教育当作教育的指导理念。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理念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传统教育理念倾向于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可见,素质教育理念更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应当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不断渗透和落实,现今大部分高校不断提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视程度,高校教育工作者也逐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也逐步意识到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熏陶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具备团队协作意识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应当将体育文化建设当作重要的工作目标,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需求,积极建设和营造出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其中包括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体育因素等方面,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奋斗所创造出来的成果。高校体育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校园独特的魅力与个性,甚至涵盖了校园精神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其内涵及其丰富,主要包括精神、制度以及物质等几个方面。

2.1、高校体育精神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而其中体育精神文化则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育精神文化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高校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而孕育产生,它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行为准则等。体育精神文化既涵盖体育观念、意识、思想、精神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内容。换言之,体育精神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体育精神文化的产生能够对校园体育氛围和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能够作为一种引导和方向来引领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它能够落实到校园的各个环节。高校体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能够成为激励学生奋斗拼搏的精神动力。在体育精神文化周,体育观则是能够直接体现精神文化的存在,对学生的运动理念和生活理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理应重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其乐观积极、勇于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苦的精神与意志。

2.2、高校体育制度文化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也是体育文化的内涵之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了高校体育组织水平以及意识理念,其中涵盖了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体育知识等多个方面,主要是指高校开展的体育相关的活动和体育管理的制度等方面内容。因此,体育制度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高校组织体育的模式和方法。制度文化是确保体育运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体育良性发展的源动力,能够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较好的为学生的体育活动组织和开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也能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能够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规范在合理而又健康的限度内,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又合理的运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体育制度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范、服从管理等良好品质。

2.3、高校体育物质文化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体育物质文化重要是指体育场地、运动器材、设施工具等方面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物质。体育物质主要是为体育活动展开提供物质基础,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所谓的体育物质文化并不简单的概括为物质,还涵盖了物质本身所承载的理念与思想,例如体育馆、体育建筑、器材设计等方面都饱含着智慧,能够折射出体育本身所具备的理念、内涵与思想。而这些物质文化载体能够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产生影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当学生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进行近距离接触时,能够被其中所包含的理念与智慧所感染,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与精髓,进而深入理解体育所包含的力量、激情、速度等内涵。

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体育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重视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高校的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才能够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首位。在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中,体育只是强身健体的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文化中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下,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更为关注体育考核的成绩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中精神层面教育的欠缺。这显然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如果想建设完善和谐的体育文化,则需要对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教育加以关注和重视,让精神文化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中坚力量。

3.2、缺乏完善的高校体育文化制度以及管理制度

高校在教育体制方面通常会投入较多的重视,但对于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显然做到不够到位。结合相关数据资料来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文化制度严重缺失,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制度欠缺以及管理欠缺两个方面。缺乏科学完善的体育文化制度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而言显然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更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以及全面的发展。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评价,一般是及格或者不及格来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够科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其他方面。除此之外,管理不到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高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而对体育文化精神等方面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养,体育管理严重缺失或者不到位,导致体育活动中欠缺规范性与纪律性。

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4.1、强化体育课程建设,重视教学过程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渗透和落实体育文化建设最有效的环节。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显然不符合现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以往的“技能加技评”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合理的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技能、理论知识等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应当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保障学生能够学会基础的体育技能和正确的运动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锻炼意识。例如体育竞赛规范、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运动锻炼意识、运动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体育课不再扮演传统的强身健体角色,而是更多的让学生接触到体育思想、精神以及道德层面的教育。在校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老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及时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展开指导与激励,把课堂外的体育活动也当作自己的教学任务,在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注重体育精神和道德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

4.2、提升校园体育意识,强化学生认知能力

正如前文所说,体育课堂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而校园体育活动则是建设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体育领域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只依赖过去的体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则很难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合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造成了局限。所以,现代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理论知识体系、体育思想意识以及体育运动方式都需要与时代体育紧密相连,借助网络资源、社会体育信息等方式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举例来说高水准体育,通过学生集体观看NBA比赛、世界杯以及奥运会等竞赛,能够丰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增强体育鉴赏水平;通过开展体育讲座,邀请体育名人参加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借助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和宣传栏等方式来科普和宣传体育知识和趣闻,进而创设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4.3、积极组织体育比赛活动,促进体育蓬勃发展

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和举办体育比赛,来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校园体育竞赛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水平,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无形中也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结合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高校举办体育竞赛活动的前后,校园内关注和投入体育运动的学生数量显著提升。因此,通过经常组织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进而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理解。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高校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逐步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的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以期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校园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