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3-04 06:44苏永存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情感体育

□ 苏永存(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情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命题,从古至今很多教育家都注重情感方面的教育,比如,德才兼备、品质兼优、修身养性等一些优良的思想情感更是被中华民族传诵千年,也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就是以“仁义”著称,还有一些古代的主流思想如“举孝廉”等都是统治阶级对于民众情感层面的教化,都是看重思想情感层面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理念更是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明文标出,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中更是从各个方面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的情感教学体验提供必要的理念保障,使得“情感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学生的心理教育发展不免就会与“情感教育”衔上关系。以下就是从高中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育教学是一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又需要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一种友好、平等、尊重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互动,逐渐接近学生的认可与接纳范围之内,使学生能够认可与教师的“教”与“学”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愿意与教师一起完成体育教学活动;其次,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外貌、言谈举止、行走坐立等都要有一个教师该有的规则。而不是邋遢、随便、不羁的一副形象,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好感,同时还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影响师生关系。最后,教师需要不断的注意并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与专业素养,即使不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良好修养、优秀品质也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接受到优良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的熏陶,使学生能够从教室的熏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动作标准,对待学习较慢的学生不烦躁,不简单粗暴,而是用一颗真诚的心与充满爱的教育去循循善诱,指导学生逐渐掌握动作技巧。相信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一定是学生们喜欢的,也是学生们热爱的。

2、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都是有一些原因影响的,比如一些男生会喜欢篮球是因为他们喜欢像乔丹、姚明那样的体育明星,还有的学生是因为梦想通过体育学习来像奥运会上的健儿们一样为国增光,等等。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体育教学宣传资源来位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普及,或者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比如带领学生看看奥运会上运动员们通过努力为努祖国的国旗争得迎风飘扬在场馆中央的自豪感,带领学生感受中外赛事中体育精神的传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学生就会从这些宣传中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这么简单的概念,还有很多内涵,并逐渐培养出一些爱国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众多体育精神中所包含的内涵,为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发展也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力。

除此之外,教师不仅仅可以利用一些体育宣传资源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教学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真实体验里都能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存在,而不是只存在于浮云上。比如教师可以在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团体活动的教学项目中来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如组织篮球赛,通过领队篮球队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队员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来进行一些关于集体主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责任感等的教育培养,逐步培养学生拥有领好的集体主义情感,促进篮球赛的队员之间的默契度与教学的顺利开展。

3、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爱,充满热情,充满耐心,整个教学活动显得秩序井然、和谐快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友好平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体育教学的开展与进展在学生的配合下变得十分顺利高效。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尽情的运动,可以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可以与教师、与同学尽兴交流自己心中所想,思维、精神与心灵都处于一种活跃而又没有限制的自由开放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等的活跃度很高,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从思想层面的创新到学习层面的创新,为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锻炼能够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创新精神的激发,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等都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4、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加强情感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

4.1、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都是很严厉的一副形象的,在教学任务的布置与教学要求上面更是严厉,对此,很多学生甚至产生了体育课就是劳力课、劳动课、劳改课的思想,对于体育课程产生抗拒感。有的教师会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甚至还在学生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大大打击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相反,一些教师会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习,或者激励学生,对学生表现好的进行表扬或者奖励,对于表现稍逊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就不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抗拒感了。渐渐地,学生还会因为体育学习效果越来越好而爱上体育课,或者学生会因为体育教师的鼓励而变得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4.2、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化解学生们的情感困惑

高中学生有很多都是被父母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者由于青春期心绪不宁的原因所致,很多学生宁愿用繁重的课业来将自己装裹起来,给自己筑一道别人进不来的墙,自己沉浸在自己学习的世界里。虽然这种现象问题很大,但是对于高中的“应试教育”特点来说,很多教师们仿佛更加赞同这种一心只在学习上的态度,却忽视了心理健康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潜在威胁。

体育教学利用户外的教学环境、种类丰富的运动型教学项目内容,使得学生能够走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暂时的放下学习,在户外的开阔环境中获得放松。体育教师要充分注重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调节作用,组织一些对于学生的心理放松或者去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从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发现运动的魅力,逐渐获得一些心灵上的放松与自由,逐渐放下心中压力,使自己获得身心的愉悦。比如,教师在体育教学猴子那个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接力赛或者篮球比赛,带领学生暂时走出学习,在充满着活跃性与灵动性的体育活动中尽情释放心中的压抑与烦闷,从而实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的心理疏导作用与心理健康引导作用。

4.3、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虽然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学生与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一直没有具体的强调教师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身份去面对学生。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得民主、平等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破冰,教师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用一颗真诚、充满爱的新去面对学生,用平等、民主的姿态正视教学活动,为师生的关系改善产生良好的改善作用。

新课改将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有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重要逐渐改变教师的理念,并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或者策略来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观念渗透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

总的来说,高中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身心状态调节的一种有效渠道,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体育教学的渠道来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情感体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