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思想引领的路径和方法探析

2018-03-06 23:56高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马大思政团支部

高扬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一直把思想引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在新的“大思政”格局下要想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和育人作用,就必须不断深化和创新思想引领的路径和方法。

1 把握青年学生阶段成长和精神成长需求,发挥基层团支部组织引领动能,将组织覆盖与活力提升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引领学生明确“四个正确认识”,争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共青团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中,须从宏观上传播主流价值观与微观上满足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相结合。基层团支部作为高校团组织建设的“基础细胞”,在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中发挥着主体组织作用,须着眼于满足青年学生的阶段成长和精神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其组织引领功能。

青年正处于人成长的“底座夯实期”和“头粒扣子期”,第一块砖怎么砌成,第一颗扣子如何扣好,都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在思想引领中的主体引导作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把握好掌握科学理论与如何传播主流思想的关系,科学的理论只有扎根现实的土壤,才能真正开花结果,基层团支部在开展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运用其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二是把握好应对社会复杂现象与如何引导青年积极向上的关系,团支部在群体思想引导中要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自觉抵制如“佛系”文化、“丧”文化带给青年的消极影响;三是把握好塑造健全人格与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的关系,团组织要充分关注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以积极向上的活动形式帮助他们及时走出困境、做出正确选择。

2 搭建主流校园文化阵地,激发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引领活力,做好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

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思想引领、社团活动等方面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育人工作,形成高校共青团的核心育人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发展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要着眼于共青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了解、掌握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提升服务质量引领青年。学校各级团组织需要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各类形式,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客观实践活动构建好自己的积极主观世界。“中国人对弥漫于社会、历史与文化实践中的价值理念的理解、接受、认同和表达,向来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中国社会价值观的重构与确立一直伴随着近代以来异常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冲击尤为突出,我们要通过组织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自己去参与、体会、判断。

服务课堂教学凝聚青年。第二课堂在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方面,要主动带入、做好设计和有益补充。要引领青年学生处理好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关系,将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参与到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洪流中,切身体会到科技、时代的进步,切实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抓好学生组织服务青年。目前,学生组织虽活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组织应当在青年学生思想出现困惑,目标产生迷茫之时,开展一些能真正走入学生心里的活动,让正面典型、青春故事,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走出困境。

3 深化“青马工程”内涵培养,发挥学生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将骨干培养与榜样带动相结合

从2007年至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在高校已开展十年,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国、省级、校级三级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理想信念坚定、刻苦锤炼本领的青年政治骨干,这是共青团履行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的重要体现。

新形势下,在高校进一步加强“青马工程”培养力度和培育深度,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首先,要使“青马工程”的育人目标更加集中。作为共青团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抓手,“青马工程”育人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培养对象明确“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把“青马工程”统称为一般性的学生干部培训。十九大召开之后,“青马工程”就要以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为主线,系统、创新性地抓好“三个一”,即在“青马工程”培训中集中产生一批十九大精神系列主题教育培训课程;推广一批践行十九大精神系列实践活动;组建一支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队伍,全面、系统地在培养对象的思想领域占领制高点。其次,要使“青马工程”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如何围绕核心培养目标,针对青年学生骨干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青马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并形成相应普及性较强的教材,是亟需解决的课题。最后,要使“青马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发挥,要注重发挥大学生骨干“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锤炼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更要带动身边更多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使“青马工程”的育人作用得以有效提升,做好榜样引领。

4 整合新媒体资源进行优化传播,创新网上引领方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高校共青团是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的先锋,要在新媒体应用和传播中把改进和提升思想引领效能作为主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团干部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能和青年做朋友的基本条件是拥有同频共振的话语体系、言说方式。首先要在网络文化产品开发中注重“内容为王”,在官方微信、微博中推出和树立一大批学生喜爱、积极向上、易于传播的品牌和栏目,同时要建立校内外合作模式的产品研发推广机制,坚持青年参与、青年评价,以思想精品引领更多的青年学生。同时要注重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和技巧,要从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入手,注重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内容的科学设计,力求扩大正面声音的传播效果,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转发。

5 结语

总之,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来说,发挥基层团支部组织引领动能是工作基础,激发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引领活力是重要保障,发挥学生骨干示范引领作用是重要载体,创新网上引领方式是重点领域,使高校共青团在“大思政”格局下发挥出更加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实践育人作用。

[1]刘佳.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4):73-79.

[2]秦涛,张效利.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43-79.

猜你喜欢
青马大思政团支部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的意义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参考答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毛泽东的马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