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思考 落实“真”意

2018-03-06 18:01陈海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刘和珍文字文本

陈海峰

于漪先生说:“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是重要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关键要把文本解读正确。浅读、误读,不管采用什么教法,都与求实背道而驰”,这句话对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有幸在2016年11月江苏省“名师送培”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上聆听了黄厚江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黄老师说:“阅读教学最根本的就是教师要把文本读好,所有阅读教学透彻都是因为教师对文本的深刻把握”。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求“实”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那么如何恰当“读好文本”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不可游离文本“往外跑偏”,它需要深入文本“仔细寻找”,从文本出发,细细读出属于作品应有的意味,这是“把文本读好”的起点。

笔者认为解读文本,在重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如果能做到“沉潜涵泳”,细细品读文本中体现作者匠心的那些精彩“细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此,笔者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认识,并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紧扣文本“用心处”

比如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因其突出的“精神价值”而备受青睐,但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者把目光大多集中在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概括以及人物形象产生的精神意义上,小说的环境要素会被教者有意无意地“弱化”。教者即使关注到人物所处环境的艰难,但大多是从“非环境”的角度“推敲”出来的。比如通过老贝尔曼的穿着,嗜酒等推断出他处境困窘,即使后文介绍他是一个画家,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读者对贝尔曼艺术家的身份还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样的错觉源于对小说文本环境要素缺少应有的观照和考量。

其实文本开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写人物所处环境:“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街道仿佛发了狂时的,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写出小区的拥挤、杂乱,“这些巷子形成许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线。一条街本身往往交叉一两回”,表明小巷混乱的设置,“有一次,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他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归的自己,那才有意思呢”,“可贵之处”简直是神来之笔,写出了“一位画家”对来收账的商人“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空手而归还碰到商人自己的可怜幻想,可见小区杂乱的巷子里住的都是负债累累的穷人,“因此,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是找冬天室内很冷的“朝北的窗户”,拥有“18世纪的三角墙”这种陈旧的建筑,“荷兰式的阁楼”是一种斜顶建筑空间感不好的阁楼,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搞艺术的人们贫穷、落魄。“接着,他们又从第六马路买来一些锡蜡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了一个‘艺术区”,寫出这个艺术群体创作条件的简陋,他们艺术追求的前景与生存条件一样艰难窘迫。

文本着意刻画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环境,这是挖掘文意不可忽视的关键点之一。

在这样举步维艰的环境下主角们纷纷登场,“不速之客”肺炎让人物的生存环境除了狭窄杂乱、阴暗潮湿、充满饥饿贫穷又加上可怕的病患,一言以蔽之,这里充斥着贫穷与病痛、压力与绝望。紧扣环境要素的核心内容,对下文琼珊竟然把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几片可怜叶子上的异常心态就不难理解,老贝尔曼倾尽生命去画一片叶子的特殊行为就有了答案。因为他“四十年的艺术”人生里,“放在角落里二十五年的空白画布”,告诉他坚守信念对一个艺术追求者是多么重要,所以他不顾年老体衰,不顾环境的恶劣,燃烧生命书写了坚守理想、永葆信念的人生意义。他就是那片在风雨中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这片永不凋零的叶子传递的不仅是奉献与关怀对人生的意义,也表达砥砺品格与坚守信念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当然背后隐藏着作者对那个时代艺术追求处于生死边缘的痛心和愤慨,对艰难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追求美好的艺术家们的赞叹和敬意。如果再回顾作家欧·亨利一生文学追求的艰难轨迹,我们就会感受到作品背后传达出作家坚守理想的艰辛和执着。

这一切的体悟,是在忠实文本呈现,用心体会文本“着力处”的基础上获得的。

二、揣摩文本“细心处”

汪曾祺先生在自己作品集《自序》中写道:“我的散文大多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的克制”,所以他的文字大多是平静如水,作品却又是蕴藉深沉的。

比如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细细揣摩作者笔下的文字,唇齿间咀嚼出浓浓的敬意和深深的苦味。

“有一阵”表明衣服穿了好长时间,“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表明衣服又土又旧,“一个亲戚送给他的”,表明闻一多先生当时很穷,穷到连一件合适的衣服都没有,“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表明此衣服不仅穿起来很不舒服,别人看起来也极别扭。最关键的是参加龙云大公子、蒋介石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的联大校友会这样一个名流云集的高规格聚会,闻一多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时穿的还是这件极不合身、极不合时的“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先生的实际处境是八口之家靠他一人支撑,他不得不通过挂牌治印,到中学兼课来补贴家用,他的妻子则常常去挖野菜来减少家里的开支,在得知华罗庚教授家房子被日军炸毁后,毅然在自己狭小的住房里隔开一个门帘让华罗庚教授一家六口住了过来,华罗庚有诗云:“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在这样境况下,这位教授、学者、诗人穿着不合身的“高领窄袖的旧夹袍”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在这样艰苦的境况下依然治学严谨,依然古道热肠,依然同仇敌忾,依然“拍案而起”,试问这是何等的心胸、胆量、气魄!可是他当时就穿着如此“不登大雅之堂”的“高领窄袖的旧夹袍”!endprint

笔者终于开始体会朴素文字背后的浓浓敬意了: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闻一多先生依然着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民族良心,不平则鸣。

文本主要是写金岳霖先生这样博学多才、重情重义、心地赤诚,又具有魏晋名士风度的纯真之人,可是联大的好多教授都像金先生一样拥有珍贵的“赤子之心”!他们不畏生活的艰难,在民族患难时刻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坚守自己的人格操守,坚守自己为民族的赤胆忠心。读至文末:“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你就会渐渐咂摸出作者好多没有明说却又自在其中的复杂滋味来。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这是沈从文先生的一段话,用在此处也是恰当的。

所以尽量通过对文本切实的解读,“得作者之用心”,通过体悟去追寻文本中的内在精神,“以心契心”,体会文本中的应有之意,建构文本解读“言与意”的丰富空间,从而探究“这一篇”的丰厚意蕴。

三、聚焦文本“动心处”

人的情感是复杂又隐秘的。文学创作中直抒胸臆往往又被作家最为“俭省”的使用,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各种言说的方式向读者傳递思想和感情,使作品语言充满着言与意的空白。正如辜鸿铭先生在《中国语言》中说:“中文难学不是因为它复杂”,“它难在深奥,难在能用简明的语句表达深沉的情感”。因此要想“恰切”地“读好文本”,需要我们聚焦文本“动心处”,沉潜涵泳,玩味咀嚼,在“咬文嚼字”中体味其中的滋味。

比如苏教版必修五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欣然”一词说明刘和珍君不是“受人指使,被迫无奈的”,这是对执政府极大的批判,对“流言家”无情的嘲讽,对刘和珍君踏上死地不可遏制的痛惜。“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可见杀人者是从背后开枪的,而且意在致命,绝不是误杀。只是没有“便死”,可以想见刘和珍君在政府门前如何“喋血”的惨状,可以想见杀人者是如何残暴,可以想见鲁迅先生如何悲痛;再看“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中了四弹”,可以想见三颗子弹来自远处,“其一是手枪”,强调近距离的残杀,足见这是早有计划安排的谋杀;再看“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读者可以推断出杨德群君是调转身体背对着杀人者的,手无寸铁的年轻生命趴在地上救助自己垂危的同伴,没有任何威胁性却仍旧被背后冷枪刻意射杀,“但她还能坐起来”,手持棍棒的士兵“在头部和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鲁迅先生用近于“客观冷静”的笔墨来写刘和珍君她们被虐杀的场景,我们透过文字分明看到了段政府的野蛮和凶残,流言家的卑劣和无耻,刘和珍君和她的同伴们相互救助的可敬,“临难”的从容,作者的痛心和悲愤、愤怒和呼喊,全都化在这冷静的文字背后。“长歌当哭”,椎心泣血的悲愤汇成胸中的洪流喷薄而出。这样冰冷的文字背后原来是鲁迅先生滴血的深情!

聚焦文本饱含深情的细处,咬文嚼字,就会触摸到文本冰冷的文字下面作者滚烫的心,在纷繁多姿的文字里寻找到作品传达的无边情意。

可见文本解读最要紧的就是要与文本语言“零距离”“面对面”。

正如曹勇军老师说的那样:“语文教师手中抓的永远是字词句篇,玩的永远是听说读写,眼睛盯的永远是前方不断逼近的文本意义,完成从‘言到‘意、从‘能指到‘所指的建构和超越。”

所以“读好文本”首先需要我们忠实文本的“用心处”,细细探寻文本呈现的“光与影”;需要我们贴近作者的“细心处”,多做老老实实的素读;还需要我们紧扣文本的“动心处”,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中触摸作者在文本中的深情。

这样的文本细读也许才能不断“逼近”前方的“文本意义”,求“实”、品“真”就会成为一种可能。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伍佑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和珍文字文本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