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点与染(下)

2018-03-06 18:03谢茜柯德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生

谢茜 柯德辉

教学中的“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运用形象化、有色彩、动感情的导拨,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渲染、铺张、发挥和开掘,化平淡为绚烂,从而产生特定的教学效果。

一、染情——烘托气氛,移情入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的本职在于抒情,诗而无情,就不算诗。诗词鉴赏首先期待的是感情上的共鸣和满足,因为“感情有一种熏陶力量。(巴尔扎克)”心理学理论认为:以积极的情绪、情感因素促进智力活动,可以促使记忆深刻牢固,提高思维的强度,丰富想象,产生灵感。教育实践也证明,要使学生“入情”,教学中必须造成一种符合文本特定情感的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种直接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愿望的情境,使教师、学生、作者“三位一体”产生诗意化律动共振。例如,教杜甫《兵车行》,我们把它放在录音朗读下讲解,移情入境,让学生感悟诗情。

1.背景解说:此诗约作于天宝十年(751)。唐玄宗实行开边政策,穷兵黩武,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抽丁拉夫、索租征税,田园荒芜,士卒血流成河,埋骨荒野。此诗就是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充满了反战的色彩。

2.开篇示现:这是即将出征的场面,又是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图。没有豪气干云的大义凛然,没有不胜不归的高昂斗志,只有满目的凄凉悲怆,触目惊心而令人惨不忍睹。

3.问题设计:A.诗人为什么用百姓生离死别场面开头?中心词是哪一个?B.赏析亲人送别时的场景描写,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生甲:两个三字句起笔,节奏急促,仿佛使人听到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描绘出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的出征场面。

生乙:“送”是中心词,送的人是父母与妻儿,送的地点是咸阳桥,送时听到的是辚辚车响,萧萧马嘶,送时见到的是车马尘埃、兵林刀丛,送时的悲惨景象是牵衣顿足、挡道痛哭。

生丙:“辚辚”“萧萧”,车马喧嚣,以声叙起,行人换上戎装,腰佩弓弦,渲染出一派大战在即的压抑感。

生甲:“耶娘妻子走相送”,“走”用得出神入化,把亲人闻讯后,匆忙跑出的跌跌撞撞、边追奔呼号边殷殷叮咛,向亲人作生离死别,难分难舍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

生丁;“耶娘妻子”四字,既描画了送行人群扶老携幼,送别的纷乱、凄苦与惶恐,又暗示精壮劳力走后,家中无所着落的艰辛。

生戊:“牵衣顿足拦道哭”从具体的动态情态上勾勒描摹送行者呼天唤地、悲愤欲绝的泪人形象。“牵衣”写眷念不舍,“顿足”写悲怆愤恨,肝肠寸断,是不舍和愤怒之情深化。“拦道”表明痛苦绝望到不顾一切。

生丙:拦道也是枉然,朝廷征兵,你敢不去?最后只好用歇斯底里一哭表示绝望和愤怒。由于“拦道哭”所以声干云霄。

生乙:“哭声直上干云霄”展现了千万个家庭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古来征战几人回”与其说是生离,不如说是死别。“干”体现哭声的愤恨不平汇成的震天巨响。

生甲:写行人的悲惨之状,为全诗立下一种浓重的悲剧基调,也为下文征夫伸恨作了有力的铺垫,造成悬念,为何出征?是谁强迫出征?为何想哭?引起下文“记言”部分。

师:以人哭开始,以鬼哭终结,暗示眼前的征人都将变为“新鬼”。人声鼎沸的气氛与凄凉低沉的色调,惊天动地的哭声与悲惨哀怨的幽泣,首尾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行。

王松舟老师说:“语文课堂需要感动,需要心灵的泪花。”教学中的“染”旨即在此。鉴赏《兵车行》没有感动,便没有了意义。有了情,才有积极的主动性,才能把行动引入合理的轨道。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适时、适度地“染”,助推、牵导学生移情入境,情随物生,让学生通过语言领略,体验语言背后的情感,体会作者为情造文的匠心。以《兵车行》为例,学生先是受环境的感染,移情于己,把作品中的此情此境内化,变成我情我境,不知不觉被文本感动进而感悟,才有这样精彩的生成,分析才这样鞭辟入理。

二、染象——窥象探旨,与象共舞

詩应当给人一种特别的兴趣、强烈的美感,这种兴趣包括在艺术形象之中。故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诗词中的形象是指其中揭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就人物形象而言,有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诗化了的作者)和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如罗敷、琵琶女、卖炭翁)。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对诗人苦心经营的形象进行逼真的描述和渲染,使诗中“难写之境”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目前,还要把作品通过形象所蕴含的深意给以开掘和生发,使学生人在境中,意在境中。

1.人物形象

文学形象的塑造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苏轼《念奴娇》笔下的周瑜:才华横溢、英气勃发、春风得意、美人相伴,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是作者心中仰慕的英雄。东坡从多方面刻画了周瑜的形象。(1)婚姻美满——“小乔初嫁”,用美人衬托英雄,江山美人兼得。(2)姿貌英俊——“雄姿英发”,肖像上刻画,神采奕奕,英姿飒爽,韶华似锦。(3)束装儒雅——“羽扇纶巾”乃智慧的象征,潇洒倜傥,妙笔传神,益见其风度翩翩。(4)举止神态从容——歌赞他举重若轻,胜券在握,藐视强敌,叱咤风云的智慧自信和大将风度。(5)战功辉煌——“樯橹灰飞烟灭”,从战役结果渲染,讴歌他扭转乾坤的功勋。从此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永远矗立着周瑜这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帅的翩翩雕象。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词的真正主角,并非台上的周瑜,而是躲在幕后或台下的作者,他在周瑜身上融注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郁闷。

有学生问:为什么不用“横槊赋诗“的曹操(他不是也有建造铜雀台的故事吗?)或更加智慧超人的诸葛亮?答案是:曹操的形象,一则已在《赤壁赋》中用过;二则曹的年龄毕竟嫌老。至于诸葛亮,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有悖于前面的壮阔画面。而现在苏轼运用儒雅风流、早建功业、千古流芳的周瑜形象,可相形见绌地反衬出自己老之将至而壮志未酬的懊恼与慨叹,更有对孙权周瑜和衷共济、上下同心的君臣关系的艳羡(这比“东风”更为重要)。东坡因“乌台诗案”惹恼上层,被贬黄州,“望美人兮天一方。”其中也含有感慨自己忠心耿耿却未被理解的忧愤。endprint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它們往往不是纯自然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即我们称之为的“意象”。意象,惟有加入审美者的情感才能生机勃勃地进入读者的感情世界。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河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由九个意象组成的画面,完整地描绘出游子在旅途中萧瑟孤寂的心境。秋天的傍晚,乌鸦返巢,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乌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依),路旁的村舍,小桥流水,和平安宁静谧,有家可归的人,可日入而息,享受安适清闲,而流落异乡的人,看到这一幅温馨团聚甜蜜的图景,不由得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而在悠长古老的驿道上,断肠的愁思涂满西天的云霞,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踽踽独行。古道苍凉,西风凄紧,人困马乏,日暮途穷,形单影只,离家万里。这位天涯游子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今夜宿谁家?何处是归程?哪里是家乡?意象的组合给读者展现丰富的情感、想象的天地。

解读意象关键在于体味意词。只有辨象会意,察象析情才能细致入微地体察诗人在意象上寄寓的情思。首句“昏鸦”的“昏”,各选本一般不注,按词意可解为:1.黄昏。2.昏黑。3.昏困、昏沉。我们认为第三种解释较妥,并可引申无精打采、疲惫憔悴意。这样解读可巧妙地把其中苍凉萧瑟的景物特征显现出来,形成一幅鲜明的《秋郊夕照图》,而旅人愁绪满怀、郁郁不得志的身影也植入其中。可见,把景物写充分了,主体就被映衬出来了。可能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尚不足以体会这种游子的感情,但作为教师,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珍惜幸福、温馨的家庭和青春美好的校园生活。

三、染境——绘景化情、摹境品胜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诗境是诗歌的灵魂,如果不解,就会影响鉴赏的质量。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意境,须染其情思,激其思维,引起共鸣。教范仲淹《渔家傲》,“异”字是理解和感悟的重点,“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灵魂和核心。

“异”在何处?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秋色宜人,但边塞却是“风景异”,“异”是“点”,统领全篇。以下几句是“染”,由概括到具体描绘。作者紧扣边塞特色突出塞外风光广漠、荒凉和孤城戍守的紧张形势。“雁去无留意”是最大异处,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劣可想而知。从创作方法言,此句是比兴,从诗的韵味言,是含蓄;就景讲是异乡思归。此为一异。“边声连角起”写其空旷、悲切、苍凉,抒发作者百感交集的心情。“边声”囊括一切的声响,自然的、人类的。“四面”,无所不在,风声、马声、羌笛声,伴随号角声汇成此起彼伏的塞下秋声,此为二异。千嶂与落日相映,孤城与群山比衬,点明驻军所处的环境。重峦叠嶂,逶迤连绵,落日余晖中,长烟弥漫,边声四哀,孤城紧闭,戒备森严,此为三异。“孤”写城亦写人,将军士卒,同仇敌忾,戍边卫国,大义在肩,严阵以待,气氛肃杀凝重,听觉与视觉动静结合,使起句“异”得到真切鲜明的体现。

上片以物象写景,有远眺、近视、颜色、声音、动景。下片着力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充耳悲怆,触目荒凉,白发双亲,爱妻娇儿,佳朋挚友,哪一个不牵肠挂肚?前线将士景况凄苦,思乡心切,他们借酒浇愁,难以入睡。

“万里”与“一杯”数量上悬殊对比,“归无计”与“燕然未勒”的矛盾,壮志、责任、现实、苦情、无奈,浓重的乡愁、忧国的情怀、爱国的思想,岂是一杯薄酒可消除的?“归无计”又与上片“无留意”呼应,是全词的核心,活动转到帐外。意谓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是无望的,既发泄了对朝廷政策的不满,又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羌管”句承上启下,时间由薄暮转到深夜,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是记实,用声色点染,景中映情,地域特色再次显现,为末句作铺垫。羌笛悠悠,悲悲切切,“撩乱边愁听不得”,霜华铺地,寒气凛凛,“一夜征人尽望乡。”

“将军白发征夫泪”,四个名词短语组成七字互文,忧深、愁浓、志壮,凝练沉重,慷慨生哀,是上文情绪沉淀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与唐人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豪迈,更能透露出宋人盼和厌战的心理。

四、染智——披幽发微,升格认知

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只有用于解决问题时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就好比图书馆里大量藏书,只有借阅流通时才有意义与价值。所谓“披幽发微”,指对文本关键处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入开掘,依言扩意,循意得言,得言悟意,通过想象,把浓缩的结晶化开来。“升格认知”则指为应用而学习,为迁移而阅读。或者说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疑点而进行的必要分析、讲解、旁征博引、拓展延伸,让文本成为“活性因子”,产生超出预设的“溢满效应”。赏其玄妙,悟其神韵。教李商隐《巴山夜雨》,我们抓住两处关键:1.前后两处出现“巴山夜雨”、两个“期”字相同吗?如何辨别?2.怎样鉴赏“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一细节?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教师先作语法指导,前一处是偏正短语,意为大巴山夜间的雨,后为主谓短语,意为大巴山夜里下雨。这一现象说明了:①语境不同,意义有别,要根据语境理解词义。②语境制约语义:A.为词语确定单一、具体的意义。B.使词语获得特殊意义。C.生发弦外音、言外意,并影响词语感情色彩。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是客中实景,紧承己答。点明了诗人所在的时空位置,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如果说前句的“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愁思如秋雨注满了秋池,第二处的“巴山夜雨”则变实为虚,遥应妻答,在回旋中预制团聚时的甜蜜与欢畅,成了双方共同追求的良辰美景。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平添了一份梦幻的色彩,令人怀念。两处“巴山夜雨”都围绕一个“寄”字,融合了山的旷远,夜的宁静,雨的缠绵和悠悠的相思深情。于是《巴山夜雨》在审美意蕴上有了山重地遥的含意,有了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典型的意义,成为民族性的成语。两个“期”,前为亲人的询问,后为自己的回答,由于归期的非现实性,情感基调上透出一层情深谊长的温暖气氛。这种以虚映实,相反相承的手法,把诗人的羁旅况味和思归心情表达得婉曲而深刻。endprint

至于第二个问题,关系到此詩是“寄内”(妻子)还是“寄北”(长安友人)。教材采用后说——因为此时作者的妻子王氏已去世。但一般选本对末二句的解读仍为:“用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衬托眼前痛苦,同时给远方妻子以安慰。”孰是孰非?这时教师应提要钩玄,披幽发微,阐明自己的观点:

①就内容看,从夫妻思念热烈、情感缠绵去理解,更为贴切,也是大多数读者审美的选择,而后者便嫌恬淡纤弱。②写诗非记史,赏诗也不是读史。即使李作诗于后,王仙世在前,理解为寄给“梦中的她”也无不可。何况,古时交通不发达,通讯阻塞(王氏殁于这年夏秋之际),也不排除李浑然不知彼此已暌隔人天,仍深情遥望。这样去解读思念,比现代情侣岂不更真挚、感人。于是以下的渲染、想象、推导,皆顺理成章。

“何当”一词承前启后,忽萌奇想,是凝情归期,心神向往的生动写照。“共”字显示出“身为彩凤双飞翼”,想象与妻子在西窗下秉烛对坐,倾诉离肠,彻夜不眠,以至将烛芯一剪再剪。“共剪”意味着夫妻久别重逢之欢,夜话时间之长,絮谈亲切之状,平日恩爱之深。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是回忆过去,“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是悬想未来,而此处却二而一焉。不但“天涯共此时”,而且“千里共婵娟”。学生通过想象涵泳、推理咀嚼,诗中隐含的信息得以浮现,经历了再创作的快感。

赏其玄妙,悟其神韵。“染”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读通读透,感悟语言的增长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留下感动和享受。“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扑面来。”每首优秀的诗词都有披文入情的动情点或警策语,但这些关键点或枢纽处常因学生理解不透彻而掉以轻心,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染化之功,把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点而染之,点而化之,以“我”之诗情,开启学生之文心。让学生产生“云与青山淡不分”的感情渗透,“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学视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灵感悟,如此,我们的课堂何愁不呈现“红杏枝头春意闹,”“百花千卉共芬芳”的胜景?

当然,这样的教学流程,对教师理应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对问题的研究,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刻的体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教学中方能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如万斛涌泉,不择地而出”。

其次,有点必有染,两者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紧密结合、互为辉映的左右两轮(一般来说点与染的比例为3∶7)。如果说,“点”是梳脉明理,穿针引线,教师将抽象的“言”化作易于感知的“真”,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撷取知识之果;那么,“染”就是教师创设情景,开拓意境,点燃烈焰,辐射致远,把文本美学的内容具象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新思泉涌,去探骊得珠,因文悟道,以文化人。

[作者通联:谢 茜,福州市延安中学;柯德辉,福州市延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如何唤醒学生自信心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