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2018-03-06 08:13岳茂亮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发散思维品德与社会

岳茂亮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品德和社会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他们的价值观也有待塑造。因此小學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具体实例谈谈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优化教学;发散思维

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对于其他四项教育来说,德育显得更加重要。德育是对一个人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塑造。社会教育则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懂得世界上一些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让小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也还未正式成型,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需要思考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优化课堂教学呢?

一、优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合乎品德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符合品德规范的行为,然后说说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比如说,之前存在较多争议的就是,小学生该不该见义勇为,因为小学生还属于弱势群体,很多时候他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果见义勇为,很可能会损害到自身的安全,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做出总结: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就是在面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时候,要首先考虑自身是否安全,是否有能力阻止这个不合理的行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见义勇为,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此外,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就当前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社会的品德与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优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一些生动有趣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老师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动画或者视频,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通过动画来创造一些情景剧,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指出里面哪些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如,小兔子不小心打翻了小狗的食物,但是她觉得自己是不小心的,因此不需要道歉,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评判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需要知道,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不管自己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错的都是自己,因此是需要道歉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一些品德与规范要求,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优化教学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了这个片段之后,找出其中有几处错误的行为,并且说说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这就类似于“大家来找茬”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就会被吸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于学校教学的要求,老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来达到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邓礼生.浅谈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J].科学咨询,2015(40):39-40.

[2]崔晓琴.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J].新一代(下半月),2017(4):175.

[3]宋文敏.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253.

[4]蒋剑.浅谈新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2016(6):45.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发散思维品德与社会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