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2018-03-06 08:13程志节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低年级应用题策略

程志节

摘 要:应用题能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概括和逻辑思维还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呈现螺旋上升、逐渐深入的特点。而简单应用题又是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开始,如果低年级简单应用题学得不扎实,学生升入中高年级以后,就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稍微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就会无从下手,可以说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因此,非常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探寻一些适合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好应用题。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

现行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独立的应用题教学单元,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解决问题”在北师大版教材中以“情景+问题串”的方式编排,没有单纯的文字叙述,以前具体明确的归类教学也已分散渗透到各种知识的应用中,这导致一些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题目稍一变化就无从下手,这样的教学效果让老师教得甚是头疼。“解决问题”在教材中大都以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图文形式出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但部分低年级学生因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对图文信息的理解能力不够,常常抓不住解决问题的主要信息,从而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应用题,学生学得相当厌烦。

二、提高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策略

1.了解应用题结构,培养解题意识

小学阶段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实际从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就已经开始了,这一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应用题,二是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解答应用题。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构成,提高其解题意识,为其在高年级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奠定基础。早期需要教会学生“说”题,即看图说话,例如在学习6的组成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6可以分成2和4,或者2和4能组成6,这样从简单说话开始,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直至能將简单情境图的意思表达出来,然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从而为以后学习文字应用题打好基础。

2.学会收集有用信息,提高解题能力。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能够正确收集信息。低年级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弱,除了自身认知水平低以外,更因为很多老师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已经帮助学生收集整理了信息,学生没有参与实践,独立解答时对这个过程不熟悉,当然也就不知如何解答了,因此,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要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学生掌握了这项基本技能,其信息解读能力得到加强,解题能力自然而然就大大提高了。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这一内容时,就鼓励学生按照顺序观察的方法捕捉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加以记录,鼓励学生根据所求问题选择有用信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3.重视操作训练,有效理清解题思路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往往需要通过“具体事例”“直观特征”等形式掌握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然后予以抽象概括,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说、画、摆、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可以运用教具让学生摆一摆,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轻松理解倍数关系。在教学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看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为学生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供了依据,学生也轻松地掌握了解决这类应用题的思路。

4.着重数量关系的分析,提高解题效果。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低年级主要涉及四则运算的意义构成的基本数量关系,是解决综合应用题的基础。因此,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应加强分析数量这一环节,要重视教给学生根据四则运算意义联系生活实际,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境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把算理说出来。例如:钢笔每支3元,文具盒每个5元,淘气拿10元钱去买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应找回多少钱?教学这一类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再现买东西的过程,尝试着让学生把买东西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通过做与说,学生逐渐理解了付出的钱、买东西的钱、应找回的钱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减法计算,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题中淘气买了钢笔和文具盒两样东西,该找回多少钱呢,让学生自己动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结果,这时可以发现学生做法多种多样,有的用连减,有的先加后减,但基本数量关系一样,通过对比做法让学生明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对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性。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以后复杂应用题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抓好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李正英.循序渐进,从低年级渗透应用题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7).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低年级应用题策略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