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创编形式让小学音乐教学丰富多彩

2018-03-06 08:13林悦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乐段律动老虎

林悦

新课标赋予了我们的音乐教学新的活力,它要求我们的教学是创新地教学、灵性地教学,它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是,创编便成了当下课堂中的时尚用语,创编活动也在音乐教学中日趋重要。对于创编教学,大家都处在实践与探索的阶段,不少的创编活动都流于表面的喧哗,或者是为了运用“创编”这一时尚而刻意地安排类似的教学环节。所以,如何把这种时尚的教学教得深、教得有灵性、教得成为实在的时尚、教得成为有效的时尚,是我们需要思索与研究的。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创编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在不同的课、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创编形式,如创编律动或舞蹈、创编音乐故事或音乐游戏、创编节奏或旋律、创编简单的音乐情景剧等。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增加难度,从简单的一小节的旋律创编或节奏创编,慢慢到音乐短剧的创编。

一、创编形式一:律动或舞蹈

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学生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高年段学生呢,能够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我认为即兴编创舞蹈或律动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在一节课中学生能理解音乐形象,根据对歌曲或乐曲的正确感知,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创作出和歌曲或乐曲情绪一致的舞蹈或律动。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非常著名的波尔卡舞曲,用鼓和镲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虽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但是人们仍然欢乐地载歌载舞的场面。我给学生首先介绍了波尔卡是一种二拍子的舞蹈,也是这种舞蹈所用的舞曲。学生在欣赏了一段波尔卡舞蹈视频之后,自然地跟着音乐拍手。在我介绍了波尔卡舞蹈的短短长的特别节奏型之后,请学生找一找《雷鸣电闪波尔卡》中哪个地方适合拍这个×××的节奏型。在这个时候,请学生跟着音乐即兴地创编律动,他们便会自然地在每个乐句结束时加上×××这个节奏,不过有的学生是拍手,有的是跺脚。同样的节奏型在不同情绪的乐段中的动作又是不一样的,在比较了A乐段和B乐段之后,学生会发现A乐段比较欢乐,B乐段相对优美一些,那在A乐段的每个乐句结束时,学生会选择拍手,而在B乐段的每个乐句结束时,学生会选择抬一下脚。这样的即兴创编律动就是在分析了音乐、理解了乐曲的基础之上创作的。

二、创编形式二:音乐故事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出贴合音乐的小故事,为今后的音乐小短剧打下了基础。

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时,我先给学生示范了一小段芭蕾舞,让学生感受天鹅的形象。再分段给学生欣赏,让他们说一说每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画面。第一段音乐比较温柔而略含忧伤,有的学生说好像是天鹅在湖边看着湖面的倒影,煽动着翅膀,悲伤地说着为什么自己会从一个公主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第二段音乐有的分析到是天鹅发现王子背叛了她,亲眼目睹王子和魔王派来的假公主在舞会上跳舞,心里很难过,随着乐曲情绪逐渐激动,就好像天鹅从悲伤转变为生气。还有的学生认为情绪变得强烈则是因为魔王和王子展开了搏斗。我没有否认他们的联想,我觉得音乐没有标准答案,他们每个人都描述得非常好,故事与主题都没有严重偏离。

在上《老虎磨牙》这节课时,我先敲一敲小鼓,请学生猜一猜我敲的像什么小动物,有小兔子、大象、小猴子等。再请几个学生用我的鼓敲一敲,其他学生来猜一猜敲的都像些什么。当有个学生敲的是老虎时,我请学生模仿一下老虎都会干些什么,有的模仿老虎走路,有的模仿老虎扑食,有的模仿老虎在石头上磨牙。我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展开想象,自己先思考思考,再相互合作讨论讨论,把老虎的这些活动编成一个小故事说一说。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讨论的成果。每个小组的故事都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的地方也是每组的闪光点。

我选出说得较好的那组的故事,在一个寂静的森林里,老虎大王在悠闲地散着步,散着散着,它饿了,走到了一个大石头边上开始磨起了牙,磨着磨着,他发现了不远处的小动物,他慢慢地走近自己的“食物”,越来越快,猛地一扑,抓到了美食之后,它开始开心地品尝起来。这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并没有就这么快结束,我请学生合作讨论一下,如果是你来当虎大王,你会怎么表现呢?每个小组在又一次的合作讨论后,派出了虎大王、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小松鼠。我还请了一位小“旁白”为我们说故事,和一位小鼓手为这个故事来伴奏。就这样,一个有趣的《老虎磨牙》在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完成了。课后,竟有一位平常上课有些调皮的小朋友跟我说:“老师,今天的音乐课怎么比平常的时间短了好多呢?”听了之后,我很欣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造的音乐课才是学生喜爱的。

新课标赋予了我们音乐教学新的活力,它要求我们的教学是创新地教学、灵性地教学,它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探索如何通过运用各种媒体,巧妙地调动学生创编律动或舞蹈、创编音乐故事或音乐游戏、创编节奏或旋律、创编简单的音乐情景剧等等。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增加难度,从简单的一小节的旋律创编或节奏创编,慢慢到音乐短剧的创编。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体现个体与集体的智慧,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乐段律动老虎
躲描猫的大老虎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老虎变成猫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