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8-03-07 11:56石青青张晶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传统

石青青 张晶愉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这表明党和国家深刻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而以青年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又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住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的熏陶,使其成为志向高远、谦卑礼让、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1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技艺、文学艺术、等众多内容,涉及到励志修身、为人处世、孝亲爱国等诸多道德伦理思想。优秀传统文化还囊括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中华儿女固有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勤俭持家、勤勉治学、团结友善、尊崇自然等等的可贵的品德与精神。这些品德和精神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而言具有重大价值,尤其在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的当代社会。然而,社会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人们的道德意识滑坡,利己主义风气盛行,物质欲望恶性膨胀。在这种状况之下,当代大学生亟需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人生价值和文化精华,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塑造优秀人格品质。

1.2 有助于大学生锻造健全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对个人道德行为的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品德建设有积极作用。[2]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教育,但品德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希望学生能遵从儒家的君子人格规范,做到明礼宽人、孝亲敬长、以和为贵、勤政谦敬。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国家不断地向我国青年灌输其思想观念,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唤起优秀家训文化,是满足大学生群体健全人格培养的文化需求。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对于锻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品德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1.3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具有丰富的道德哲理。如:诚信为本、明礼宽人、以德立身、慎独自省等思想。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中认识到国家的国情、历史、文化,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而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缺失、正义感不够等诸多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精髓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缺失。因此,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其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

1.4 有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优秀传统文化中立志、诚信、勤学、谦让、恭敬、勤俭、仁爱、孝道等无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无不彰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教育方法借鉴。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规范其日常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风尚,从而有序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实。

2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2.1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充分

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课程设置上,绝大多数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集中在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和中国书法等单一的课程上,而且大多数都为选修课程。选修课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课程效果并不理想。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公共政治课进行的,教育方式也多为理论教学,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内容,并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上,没有统一的要求,而且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2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不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各国文化出现多元化倾向。在激烈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生长面临困境。西方文化思潮不断地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迅速的一类特殊群体,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特殊时代环境下受周围环境影响,表现出盲目跟随,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在大学生中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正义感、自私自利心较重,缺乏民族使命感和荣誉感等现象。我国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认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可否认在大学生群体出现此类现象是由于社会上后现代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但同时也是未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

2.3 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不够

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高校将公共政治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缺少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比如: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现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影响较重,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在网络媒体方面进行开拓,没有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网络媒体成为塑造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讲座

当今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开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讲座。一方面,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并根据学校的教学规划和目标,开设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使得高校教师能够在课程上充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邀请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对具体的事例和经验进行讲解,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 以创新性教育方式传递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应充分重视对于载体的运用,营造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报刊专栏、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知行结合,才是教育和宣传的根本目的。[3]学校应定期组织专门的活动,使得学生以各种节目的形式展现其所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印象。

3.3 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和政府应制定并完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规范净化社会风气,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一些恶意玷污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论进行打击。加大网络环境的执法力度,网络因为其虚拟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执法的盲点。党和政府应净化现实和网络环境,运用舆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惩戒道德缺失的行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加大宣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传承传统技艺的人才。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应向人们群众传播正确的舆论。在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舆论导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广大媒体对于一些不实的言论应该遏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大对于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人物的关注和报道,营造好人好报、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3.4 运用网络媒体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高校在建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站时,应注意充分突出本校的特色。注重开发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软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对传统家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PPT、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4]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国家复兴的希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全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从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讲座、以创新性教育方式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提高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等方面出发,全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0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164.

[3]李雪飞.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6):27.

[4]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107.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传统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