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2018-03-07 12:38刘春呈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培育

刘春呈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必须站在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整体视角上,在促进大学生对其进行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应观念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并在形成培育的基础上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认同。

首先,促进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国家是中华民族存在的基础,中华民族在事实上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族而存在的,并且在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大学生国家观的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积极培育正确的民族观。民族观彰显了人们对于民族以及相关民族问题认识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反映为人们处理相关问题的态度与方法。正确的民族观,对于大学生行为选择的正确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再次,加强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基础,人们往往依据事物的历史发展对其进行定性。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必须使大学生明确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华民族发展所起到的重大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应当清楚正是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各民族繁荣发展的现实情况。最后,科学养成正确的文化观。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民族时代传承的基因性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进行着最为直观的反映。作为社会历史积淀的直接产物,文化是个体价值取向确立的基础,个体的文化观对于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正确的文化观对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历史阶段,根据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层次不同,充分考虑到其认同心理的递进层次,可以依据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程度,将其认同感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情感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对某一事物产生情感层面的认同,便会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感性的自我认同,从而促进人们在行为、思想以及认知等层面产生相应程度的迁移。如果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认同,很多情况下都很难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相应的影响和认知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当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本身在心理上进行接纳,并在情感上积极主动地去融入到其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认同的首要基础。

第二,国家认同。在产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情感、认知、行为、思想等层面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影响,并不断和其他国家成员呈现出一致性的发展特点。中华民族作为我们的国族概念,并不具有排他性,而是以充分的包容性吸纳着生活在我们中国土地上的所有人民。“中华民族是以‘中华民族’为族称的民族实体,与国家不可分割,具有国家的形式,并支撑着中国的民族国家制度。”[2]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并不是要求各民族大学生抛弃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是要求大学生在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上认同中华民族。对国族认同的构建,我们可以借鉴美利坚民族的构建经验,无论肤色人种,只要在国旗下宣誓忠于这个国家,那么就是美利坚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也要在坚持对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以包容开放平等的心态接纳每一个民族。加强国家认同,是构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途径。

第三,价值认同。当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了情感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时,还必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进行相应的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成员,即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必须对在相互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对相同价值或相似价值产生一定的认可,并愿意在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相同的价值追求,以共同的理想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最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价值观,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自愿接受并乐于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概念形成之始,就是源于当时社会对于救亡图存的共同价值追求而不断发展凝聚而成的。面向新时代,我们也必须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价值追求下不断实现新的凝聚与发展,确立共同的价值认同。也就是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根本核心就在于价值认同。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在把握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兼顾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心理认同的递进层次,从而更好地把握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方面,最终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

二、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就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当代大学生树立包括“中华民族认同”在内的“五个认同”,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必须从正面回应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在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增强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这对充实完善现有的中华民族理论、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个方面,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增进“五个认同”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的“认同”,指的就是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以及在情感基础上所衍生出的意识层面的归属感。当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生活之后,必然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并在此身份的要求下产生符合该身份特征的行为。包括“五个认同”在内的政治认同,是在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将人们凝聚到一起的重要组织力量。一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增进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不仅是国族,且和国家同一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二者属于历史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存在有机联系。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呈正相关发展的,对国家认同在事实上成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根本保障。在引导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为指导,促进大学生的祖国意识不断增强。二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认识中华民族、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中华民族最终的精神归宿。大学生必须通过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自身对于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自觉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与成长,不断加强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增进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进行方向上的政策指引。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促进大学生不断增加对新时代党前进与发展的理解,增进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执政行为的理解,才能在大学生的思想源头层面加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最优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同时也是中国民族问题解决的工作路径。当代大学生必须增强自身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夯实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思考。此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主要是基于费孝通先生在1988年发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其在中华民族被解构和逐渐成为一个空洞的名词的条件下,再次对中华民族进行了强调,并将其定位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对中华民族被进一步虚拟化和淡化的进程形成了有效的阻遏。”[3]根据周平教授在2016年对于中华民族一体化还是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是在强调‘民族’的基础上肯定‘中华民族’,这也就对中华民族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强调。由此对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认识,正逐渐演变为现实社会政治问题,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被解构风险。”[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在一个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国家崛起。社会发展的现实对中华民族的巩固与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高校必须做出实际行动,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培育。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朝着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的方向进行思考。大学生应当了解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对现阶段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进一步消除彼此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误解与隔阂。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与文化观,真正理解民族团结观,积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方面,大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的方式,分步骤地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进行培育。首先,我们要让大学生明确认识到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民族凝聚成为一个完整的民族共同体,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实现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实现,是各民族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共同浴血奋战的最终成果;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下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的民族关系不可动摇的主线,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产生丝毫动摇。其次,我们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回顾民族关系史,虽然长期以来各民族间不乏冲突与矛盾,甚至某些民族之间还爆发过严重的冲突乃至战争。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统一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取得了平等的发展地位,国家对各民族的利益进行了协调与分配,国家机器成为了民族间矛盾与冲突的仲裁协调机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团结才是民族关系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条件。最后,要促进大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民族团结才是当前阶段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走进了“深水区”,各民族间的团结共荣是国家建设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思想政治引导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大学生明白民族团结下的国家统一与稳定,才是我国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进一步的繁荣富强和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大学生必须在进行充分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对民族团结进行积极地维护。通过培养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把握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式,明确认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促进作用,从而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自我塑造的关键阶段,在思想上呈现着不稳定、不成熟的特质,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具有着极强的可塑性。

结合这一思想特点,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强化。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应当大力推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工程,让大学生对我国民族工作在新时代的工作特征、工作态势、工作特点进行深刻地认识,促进大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现象,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形成深刻认识。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方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又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旨在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该纲要全方位构建了“十大”育人体系,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全方位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举措和方法[4]。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必须结合文件相关精神,切实提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应路径与方法。就高校而言,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路径着手。

首先,通过课程改革引领,促进资源全面整合。第一,发挥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当前部分大学生受全球化浪潮、民族主义思潮下的部分负面情绪影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了怀疑和抵触心理。这就需要高校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本领,不断发掘新的理论,利用党的优秀理论成果来对影响学生的社会负面思潮进行直面回击,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积极有效地把握,依靠各种灵活的工作形式发动学生、影响学生,积极回应学生的呼声,利用党的理论不断加强学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大学生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进步与发展。第二,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在口头上总是宣扬民主、倡导民主的“急先锋”,但在事实上大学生并不明白民主的真正内涵,对民主概念的认识十分模糊。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等概念的认识在事实上也是同理,很多大学生在事实上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仅仅只停留在名称上。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必须利用相关课程进行统一的教学安排,以教学为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真切了解相关中华民族的内涵,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识。第三,构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配套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无形的熏陶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影响并塑造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主导,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宣传走进校园,利用宣传栏、校园内电子显示屏、校报等传播介质进行广泛传播,通过相关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文艺作品展出、征文竞赛等活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中,从根本上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其次,进行工作平台搭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发挥共青团的思想引领作用,提高参与程度。在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在思想引领工作方面的优势。一是要发挥共青团的教育优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活动等,依靠不同渠道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上来。二是要发挥共青团的服务优势,共青团不是校园内学生的“官僚机构”,而是服务大学生的青年组织。共青团存在的意义也就在于更好的团结和凝聚青年,倾听青年的声音,解决青年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设置,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引领。三是要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依托校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等校级组织,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动员,团结广大大学生围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中心,带领广大大学生共同为这一组织建设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第二,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建设,利用组织对师生的思想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获取第一手的真实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师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并依据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精准研判。在工作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与时代接轨,摒弃传统工作思想的束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大数据建设,利用大数据来服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水平,实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思想的源头阶段。第三,占领网络阵地。新时代必须采取适应社会潮流的新工作方法。在信息化爆炸式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紧密结合时下主流的互联网工具,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青年之声、直播软件等网络平台,发布正能量,积极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比如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等,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同时,还要依靠网络阵地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发展,引领广大大学生确立“五个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奠定思想层面的基础。

再次,加紧建强思政队伍,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第一,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加强教师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培育的引领。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往往只履行了“教书”的义务,而忽视了“育人”的职责。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时代虽然变了,但这样好的教育传统却不应该改变。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在教师层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现阶段教师的传统教育手段和学生之间缺乏充分有效的互动,很多知识都停留在“宣讲”阶段。二是教师的话语体系老套,只是依靠自身的教育权威对学生们进行思想上的“灌输”,并没有在课程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三是部分教师本身的思想也并不先进,无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领,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对学生们造成负面的不良影响。四是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教师往往重“研”轻“教”,课上完了也就意味着尽到了责任,在思想引领层面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面对上述种种问题,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促进教师及时更新自身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而实现依靠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培育进行引领的目的。第二,设置专门课程,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还应当将“五个认同”的相关知识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文化自豪感教育以及相关政治常识、政治制度、党的章程、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整体认知理解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课堂上,相关知识的讲授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确保大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以真正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要将相关的知识体系纳入到考试考核中,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有效检验。第三,组织对教师进行考评,将意识培育列入职称评价指标。简单地宣传很可能会导致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流于形式,这也就要求高校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以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培育。要想通过制度对教师进行驱动,就必须切实涉及到教师群体的自身利益。在高校,教师的职称是与一切薪资福利待遇相挂钩的,和教师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效果进行指标化,对教师在一段时期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效果进行统一的量化考核,并将最终的量化考核结果纳入到相应的职称评价体系之中,以此提高教师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强化考核制度,将认同纳入评价体系。第一,将意识指标纳入党员吸纳依据。“在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入党动机考察不充分、入党审查把关不严格、入党程序流于形式等诸多弊病。”[5]尤为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当前吸纳大学生入党的时候,往往唯成绩论,以成绩的高低来确定是否被列为考察对象,严重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情况的考察。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存在着入党不过是为了获得一个身份、不过又是变了一种形式的推优现象,并没有在思想根源上对入党进行重视,也没有在思想根源上对入党形成认识。为了严肃入党程序,严明入党纪律,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五个认同”建设,我们应当将“五个认同”列入到发展党员的综合评价指标当中,将其作为吸纳党员的考核依据。在促进入党流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真正将入党过程变成一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手段,通过入党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一定程度的净化。第二,将意识指标纳入综合测评,列为学年评奖、评优考核依据。综合测评作为对大学生的一种评价指标,涵盖着德育测评、学习成绩测评、文体测评、能力测评四个主要方面,主要应用于学校内大学生奖学金的发放。总体来看,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考虑到综合测评与大学生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大学生对综合测评十分重视,因此可以考虑将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的“五个认同”纳入到综合测评体系中来,并进行科学的指标量化,将其意识层面的认同程度合理地转化为评价指标,加强相应的考核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考核,最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引领作用。第三,将意识情况纳入就业推荐意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各高校向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推荐的书面材料,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情况,是用人单位选才的重要依据,和大学生的直接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就业推荐是高校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所把握的最后一道“关卡”,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社会对大学生的意识情况把好最后一道“关卡”。在高校加强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的同时,将大学生自身的意识培育情况作为毕业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意识培育良好的则大力推荐,对于意识培育情况差的则坚决不予推荐,以此来敦促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培育。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培育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