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道具在作品中的价值体现
——舞蹈《喜丰收》《花伞秧歌》创编体会

2018-03-07 15:33◎赵
文化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花伞簸箕秧歌

◎赵 婷

(隰县文化馆 山西 临汾 041000)

舞蹈表演通过运用肢体形态,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充分地展示作品主题及情节,进而表达精神世界,表达编导创作中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在舞蹈的编创中,道具既是角色与身份的标志,更是一种舞台特定环境的反映。如何巧妙地将道具与人物情感相结合,来完成作品主题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是编导需要用心思考的问题。道具的重要性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道具在舞蹈创作中所产生的作用

(一)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

使用道具,能够增加舞蹈的肢体表现力与情绪表现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如果只靠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舞蹈的内涵很难表达全面,并且给观众的视觉感受也不够强烈,而借助道具,能够使人物的情感得到酣畅淋漓的展示。

例如编创《喜丰收》时,用怎样的道具能更体现“丰收”这个词的分量是被考虑的重要问题。要让观众一目了然,直奔主题,就要应用特殊的道具,而簸箕这个物品确实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十分少见,运用簸箕能唤起很多人时代的共鸣,也能通过作品向孩子们传递乡村文化记忆,使演员们拿在手中,有了更多的肢体表达形式,增强了表现力。《花伞秧歌》演绎了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伞头是整个舞蹈的主体道具,伞面精心设计打造,旋转的画面让舞蹈在视觉上有了更高的观赏性。

(二)提升了舞蹈的人物形象

在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舞蹈文化水准也大幅度提升,不断扩大着它的表现领域。冯双白说过:“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将成为中国舞蹈界发展地首要问题,现在流行的语言和技巧的探索将更多的让位于深层次形象的塑造。”舞蹈美学要有可视性、流动性、审美性[1]。

簸箕在《喜丰收》中使舞蹈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体现,观众的视觉体验也更强烈,扎着麻花辫,穿着围裙,带着头巾,穿着花布鞋,有了田间村妞的形象,但再手拿簸箕,在农场劳作的形象就会大幅度提升,作品的艺术内涵得到进一步释放。

扇子丝巾是《花伞秧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道具,更是成为舞蹈演员身体的一部分。一把扇子的扇花丰富多彩,为人物形象也增加了些许亮色,扇子作为花伞秧歌里的必备道具,也凸显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感。

(三)烘托了舞蹈的主体思想

在舞蹈创作中,一些简单的道具,经过编导慧眼识珠,巧妙运用,赋予它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贯穿作品始终,推动主题发展,营造优秀环境,烘托舞蹈立意。

《喜丰收》表现的是一群田间少女在收获粮食后,争先恐后地在谷场上用簸箕完成抖、吹、晒、挑、捡、簸、倒等一系列农作过程,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道具的使用不仅包含了肢体动作,还让有限的肢体语汇得到延展。为了充分配合簸箕动作,音乐录音中也专门使用了簸箕“沙沙沙”的响声,使舞蹈更加真实,活灵活现。

《花伞秧歌》原先是群众性的节日歌舞活动,是社火秧歌中的一种,愉悦神灵,祈求丰收年。在经过加工、整理、创新之后,《花伞秧歌》表达一种欢快情绪,也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将扇子和丝巾运用到极致,配合伞头的使用,更加烘托了舞蹈的主题。

(四)渲染了舞蹈氛围

作品需要营造一定的表演氛围,恰当的氛围可以让环境与舞蹈更加完美结合,能够把观众带到舞蹈情境中,让观众真正享受艺术,感受《喜丰收》带给我们的意义,比如在舞蹈的结尾,借助簸箕我们会将提前准备的麦穗从簸箕中倾倒出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体验,同时升华舞蹈的意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道具的使用,无法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含义,更达不到渲染气氛的目的。

二、道具在舞蹈中的价值

毕加索说:“艺术家经历满及空的阶段过程,这就是整个艺术的秘密。我在枫丹白露森林中散步,对绿色消化不良;我必须把这感觉倒出来,成为一幅画。画中以绿色为主题。画家作画,像是一种急迫的需求,要放出自己的感觉,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人要搜集画,也是一种稍微遮挡自己的赤裸性的方式”。[3]观众对一个舞蹈作品的认可,不只是满足于独特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寻求内心世界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产生共鸣。不然,作品也只是平淡无味而缺少生命力的摆设品。我们也许忘了,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最伟大的思想才是艺术追求的最高本质。我们不能简单沉迷于华丽的辞藻和炫丽的技巧,任何一个道具使用的背后,也都必然承载着内心世界与情感上能与观众共鸣的灵魂。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必然能让观众对它有耳目一新的印象,让人难以忘记。《喜丰收》正是由于簸箕这个道具的选择和运用使作品有了意义,也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道具继承了原生态舞蹈道具的特性,同时发展出适应秧歌民间舞的存活方式,以形传神,以物传情。在优秀的舞蹈作品中,道具在表现情感中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舞蹈意境和人物情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是舞蹈所表现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不仅需要舞蹈演员身临其境的表演,还需要道具的配合才使得作品尽善尽美。意境,就是虚对实的依靠,心对物的依靠,将意境展现出来,道具就会在演员手中熠熠生辉,灵光横溢。

三、结语

舞蹈艺术中,道具可以被视为人体的延伸、扩展,是为舞蹈而服务的,增强了舞蹈形象力和表现力,很好地表现了舞蹈作品内涵,是舞蹈创意立意的延伸。所以,舞蹈语言和道具运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道具对于舞蹈艺术效果的呈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有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等其他技术手段的全方位展示,但是编导和舞蹈演员如果想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必须要借助道具的使用。无论是舞蹈主题的升华,人物形象的深化,舞蹈气氛的渲染以及它的作用,都充分地证明了道具的艺术价值,此时的道具已不再是单纯的道具,而是更有意义的深层次的文化精神。道具的使用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创作中所不懈追求与探寻的内容。

猜你喜欢
花伞簸箕秧歌
雨天的歌
新黄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富平村里唱秧歌
行走的簸箕
昌黎地秧歌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漂亮的花伞
富平村里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