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07 18:4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王 楠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 459000)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趋势,随着大数据的出现,网络化的普及,让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导作用,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将理论同实践相互结合,增强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认同感。

1 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

1.1 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让部分学生认为钱是一个人奋斗的终身目标,将金钱和地位看作是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过分的看重金钱,进而淡化了共产主义是当代人应该推崇的理想与信念。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我国经济不断进步,这些现象也导致了不少高阶层人员以消费为主。而在政策的影响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优越的家庭中成长,就非常容易养成贪图享乐,害怕吃苦的生活状态。

1.2 关注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将任何人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一种“等价交换”,将个人利益放置在最高点,淡化了集体主义观念,不关心同学、不参与集体类的活动,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新形势背景下,由于社会财富更加偏向少数人,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分配不公等情况。一些学生的索取意识过强,忘却了风险精神的本质,这就导致他们的个性与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1.3 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利益主体就出现了一些变化,并逐渐形成不同的价值主体。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在没有真正接触社会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下,价值标准也开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无法重视对自身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新形势背景下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因素

2.1 中西文化的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减弱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的利益往往高于个人利益。但是在西方的文化观念中,则是追求自由,将个人利益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就会发生一定的冲突,如果不正确的处理其中的消极因素,就会导致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2.2 互联网传播的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手段,电子邮件、微博和微信等都是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与之相比,学校过于传统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的单一与落后,对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仅仅是面对面的传播,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同时,部分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无法明确网络上的一些消极信息,如果处理的方式不当,就非常容易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威胁。

2.3 多元化下的民族虚无主义

在多元化的碰撞下,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经济上的一些优势,开始实行文化渗透,企图从意识形态上进行革命。而改革开放之后,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其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容易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批判,形成“形成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全部抛弃我国的传统文化,崇洋媚外,过度的美化西方文化,继而威胁到学校和国家的意识形

态安全。

3 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措施

3.1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要重点将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课程传授给学生。明确党的方针与路线,建设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要加强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教师的聘用上,要特别注重素养考核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师的思想和业务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职教育者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积极作用。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最为主要的还是教育,将基础点放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不断增强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施效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理论基础,强化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力,通过使用校园网络、微信群和学生社团等,对于重大活动、节目等庆典,要积极筹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带动学生意识形态的建设。

3.2 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互联网的冲击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所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遏制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要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大学习正常的发展方向。而在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要适当的更新与改变,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采用正反面教育的模式,对意识形态中的差异、同等性进行比较。教师可以开通个人微博的形式,充分利用自媒体,成为学生的意见参考者,在大学生的日常服务工作中,要重点解决学生一些实际上的问题。

例如,某高职院校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积极作用,全面坚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效应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切实维护好一些意识形态。在该校的教育系统中,将思政教育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教师一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不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借助数字化智能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思政教育。

3.3 以实践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学生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也应该有一定的变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思想相互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以广阔的视阈去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并存在一个正确的社会认知与判断。让他们了解在社会中的各个阶层都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在对待生活,通过军事训练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践行真理,同时理解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实践指导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对学生的情况作出一些客观性的评价,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让学生正确的认知到社会实践与指导的可行性。完善相关的教育体系和意识形态工作,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总体要求,遵循着人才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基本规律。统筹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相对合理化的实践体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体验式和参与式的社会实践锻炼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总体认知程度,而教师主要起到引领者的作用,为学生指导方向。

4 结束语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越加突出,教师需要针对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经济、政治与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选择信息,增强他们的政治鉴赏能力,加强思想上的引导。牢牢把握高职院校中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动权,真正发挥出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

[1] 郑洲杰.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6):102-103.

[2] 郑庚,董向欢.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纳税,2018(04):253.

[3] 陈为化.关于当前我国高职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研究[J] .新西部,2018(05):157-158.

[4] 郭常春,师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风险管理模式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60-62.

[5] 蒋冬芹.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3):38-41.

[6] 谭晓燕.关于加强高职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研究[J] .学理论,2013(06):190-191.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