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图书馆构建的必要性

2018-03-07 18:4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城乡乡镇图书馆

季 墨

(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316)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逐步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党和国家今后时期工作的一个重点。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与推广,是城乡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与速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通过构建乡镇图书馆来有效推动和谐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综合素养,将乡镇图书馆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努力推进乡镇图书馆建设,使其真正发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1 乡镇公共图书馆职能作用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的重要场所。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分支,它肩负着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及传播等重要职能,对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民众的自身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基层文化的发展与完善,一定程度上必须依托公共图书馆里的相关社会资源。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程度也能从一定角度反映一个地方政府对其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通过乡镇图书馆的构建与推广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共享,进而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对更快更好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乡镇图书馆场馆建设情况

国家政府对乡镇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非常重视,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以及乡镇的文化建设,但目前还没有颁布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具体规划和要求。相对而言,城市与乡镇的图书馆建设情况差距非常显著。城区图书馆不仅场馆面积大,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数字资源信息也十分充足。而大部分乡镇由于客观环境的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图书馆建设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大部分乡镇图书馆不仅场馆面积狭小,缺少现代化信息传输设备,仅能够为读者提供传统纸质书籍,且书籍的更新速度还都相对缓慢。例如,农业图书是乡镇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乡镇图书馆的农业领域图书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日常知识更新需求速度。

3 乡镇图书馆治理职能要求

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我国已经将文化知识共享工程建设作为基础民生工程,文化知识共享工程也是评价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的重要工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将信息文化知识普及到城乡,让城乡居明能够有一个获取知识的便利途径,进一步缩小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形成由城市到乡镇再到农村的一体化布局,让图书资源达到共享,所惠及的面更广,服务的群体更加深入,从而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社会风气和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都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实力的核心要素,所以党和国家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坚定了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战略规划。图书馆是一个知识汇聚的场所,凝聚了无数的智慧,公共图书馆建设自然是推动城乡一体的一项重要工程。

4 乡镇图书馆具体构建思路

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信息资源核心,肩负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为了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作用和优势,提高乡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乡镇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使用性和工具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实际生活中,乡镇图书馆可以促进多文化的融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尽可能缩短城乡文化差异,消除二者的隔阅,将朴实的农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越,取长补短。以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发展。

首先,在调研农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收藏和知识传播等特点。做好文件信息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所需的知识资源。

其次,乡镇图书馆拓展农民获取知识的渠道,建立参考许询平台,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技能和知识,并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提高农村整体生产水平,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提高。

第三,可以实行分层次管理方式,文献数量与类型要跟据当地图书馆实际需求而定,定期进行图书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将农村文化特色融入到图书中转站中,使其可以充分体现出农村文化与民俗风情,形成乡镇图书馆特色,提高信息里务的针对性。

5 乡镇图书馆构建的几点建议

用法律制度保障乡镇图书馆的建设。法律赋予了每一位公民享有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也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制度,让乡镇图书馆的服务体现在法律框架内。目前已经颁布了有关法律条文,对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与使用、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内容等作出了说明,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但是,《公共图书馆法》应根据各省市的社会情况不同而作出差异化的调整,构建出一套制度化、人性化的法律条例。从已有的情况来看,没有一套健全的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就无法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正常有效运行。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能够促进乡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让城乡居民能够更好的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让乡镇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6 乡镇图书馆资源建设及专业技术人才配备

部分乡镇在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及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相关资源配备更新方面投入财力物力较大,使得场馆基础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套方面较为完善,馆藏量和书籍类别等都能够达到要求。但乡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稀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也较差,很难满足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运营需求。同时,人才缺失和服务方式滞后,也是导致乡镇图书馆发展缓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7 乡镇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读者服务的具体模式

乡镇图书馆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农民,他们对知识的获取范围和能力都有其特殊性。所以乡镇图书馆要制定特殊的有针对性的乡镇图书馆制度管理体系。

首先,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要符合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对没有阅读能力的民众要给予特殊化的服务,图书馆可以使用传统的导读方式让这一群体也能够从图书馆中获取知识,使其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其次,乡镇图书馆读者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读者会有相对较多的直接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也将直接折射出乡镇图书馆馆员的个人修养和服务境界。

结语:乡镇公共图书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建立对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多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论述了乡镇图书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意和作用,不断优化乡镇图书馆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视角下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作用。

[1] 王明阳.探究当前城市一体化图书馆的重要性[J] .中国城乡发展,2017(11)

[2] 郭晓冬.浅析城市一体化图书馆在乡镇的有效应用[J] .城乡规划,2015(08)

猜你喜欢
城乡乡镇图书馆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图书馆
城乡涌动创业潮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