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分析及其构建

2018-03-07 18:41李永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学管理辅导员

李永龙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新时代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大学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的实施者和指导者。但现实生活中,“学生工作可有可无”等思想依然存在,这种思想的存在影响了高校的整个教学环境,相应的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工作岗位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其高校辅导员应该认真贯彻相关精神,进一步落实其工作职责。只有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才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形成。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是确保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变质”的基础。

1 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的涵义

通常来说,工作动力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促使其工作的各种因素,各种因素聚集而形成的一种驱动力。工作动力系统是内驱的、长久的、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工作者内心对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具体表现为工作者为了达到某个工作目标而努力的行为。笔者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动力系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而促成的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来自辅导员对教育工作的坚持和创新,是不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支点。这种内驱力不会直接转化为工作变现,而是通过教学成绩、教学目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表现出来,一方面、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提供动力支持。从高校辅导员动力系统的形成可以分为前沿动力系统、中间动力系统和深层动力系统。

2 三种动力系统的概述

2.1 前沿动力系统

前沿动力系统是促使辅导员教学目标的方针,是确保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高校辅导员是一线教学工作者和指导者,是整个教学实践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工作动机是前沿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辅导员工作常态化的内驱力。工作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行为和工作目标,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催化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动机主要体现在维持生活的前提下不断追求更高教学目标的未来动机,渴望获得尊重和社会承认的价值动机,培养优秀人才的成就动机等。工作情感是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是对工作价值的认可度。高校辅导员无论在教学中还是班级管理中都要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神,辅导员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是没办法完成其本职工作的。情感动力是推进辅导员工作执行的重要动力。

2.2 中间动力系统

中间动力系统是辅导员情感支配的重要支点。辅导员工作动机是中间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导员深层动力系统的“过渡”。中间动力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作需要方面。工作需要是指辅导员通过教学和管理所获得的满足感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激励动机。工作需要是不满足于工作现状,渴望突破原有的成绩的心理状态。高校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毕业的大学生,其工作量大、收入低,在整个高校的人才体系里既不是科研的骨干力量,也不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成员。其工作价值认可度不高是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个人价值才能获得更高的认可度。

2.3 深层动力系统

深层动力系统是最原始的动力系统,在整个动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层动力系统主要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信仰和价值观选择两方面。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行的灯塔,是不断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理想信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力量。高校辅导员坚持理想信念是提高积极性、创造性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坚定教育理想,把推动教育事业进步为己任,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内驱力和执行力。价值观是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理想信念发挥重大作用的核心力量。价值观在整个辅导员工作动力中扮演着最底层的角色,是推动工作开展和工作行为的直接因素,也直接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取向。

3 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的分析

3.1 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

新时代国家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定位和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人,是高校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高校辅导员要强化思想认识、明确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充分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要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

3.2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前进的动力,更是激发辅导员创造力、积极性的重要精神力量。理想信念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决定了辅导员的价值观。高校要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高校辅导员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完善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教材在不断更新、知识在不断进步,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

3.3 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晋升机制

高校辅导员由于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所以、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加强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辅导员专业性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高校应该鼓励辅导员进行进修,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让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建立辅导员多种职业发展的渠道。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应该秉承“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和择优录取”的招聘原则,贯彻使用和并重的人才培养方针,对于有工作经验且科研成果丰富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晋升渠道,对于没有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的辅导员则按照正常的晋升渠道进行。只有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晋升机制,才能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养。

4 结语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大学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的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要构建科学、完整的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不断强化辅导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促使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导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庞丽娟,冯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 .教师教育研究,2005(4):43-46.

[2] 欧立寿,张性秀.人的工作动力的特点与管理理念的更新[J] .湖南社会科学,2002(5):86-88.

[3] 苏宏伟,李萍.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动力分析[J] .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3):63-66.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学管理辅导员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