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018-03-07 18:41徐逍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安全观国家

徐逍遥

(中国矿大力建学院,北京 100083)

1 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必修课

作为1993年国家安全法的升级版、加强版,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2015年7月1日审议通过、实施了2015年版国家安全法,其中第14条以法律形式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不仅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原则精神实质,而且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21世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心愿,有利于汇聚强大社会正能量,调动所有社会关系主体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基础、法律基础,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从国家安全法和国际政治学的角度看,从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际国内形势、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客体的角度看,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一种国家法益,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现代国家安全观是传统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复合版,并具有广义性、世界性、未来性、发展性、创新性,主要分为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新型战略领域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不同安全领域类型,主要包括领土完整、政体、国体、国家主权、国家政权、国家统一、国家利益、国家荣誉等基本内容,以及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跨国犯罪等各种领域的安全问题,不再仅仅注重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政治、外交因素。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从国家安全法关于国家安全的标准、规范、义务和职责的角度看,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所有社会关系主体都应承担国家治理(国家生活)、社会治理(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国家安全职责或义务。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使用手机, 平均两个人中至少一个人拥有手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7亿,青少年1.95亿多,手机成为青少年上网方式的首选。譬如,我国目前外来有害生物500多种,其中产生巨大危害、对生态系统产生恶劣影响的外来有害生物100多种,导致每年损失上千亿元。间谍卫星、地面电子监听网、间谍侦查飞行器、虹膜识别等事关网络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可见,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法也是大学生终生受益的必修课。譬如,把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国家安全概论之中,通过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国家安全主题进校园、读书演讲、体会交流、板报橱窗、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方法,使国家安全观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责任教育、国家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一大短板,让大学生知道是什么是间谍罪、哪五类行为属于间谍行为、如何界定间谍行为、发现间谍行为如何举报等,才可能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体现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道德观、政治观和方法论,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是大学生人生的试金石

从刑事法的角度看,危害国家安全罪也是一种涉密型的犯罪,包括投敌叛变罪、叛逃罪、背叛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敌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罪名。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科学性、教育性、影响性和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家安全年度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发布“2014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组织评选的2015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的角度看,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网络窃密防不胜防。在网络情报窃密活动中,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发送招聘邮件、刊登兼职广告、搭讪好友等方式,以“高薪兼职”为诱饵,大肆策反我国境内人员,窃取我国政治、军事情报和外交秘密的同时,加大了对经济、科技领域的渗透、窃密的力度,严重危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近年,我国国家安全机关侦破数百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实施大规模网络技术窃密、间谍案件,多达数千台计算机被控制,涉及党政机关、驻外机构等涉密单位,大量文件资料被盗;其中部分涉案人员为党政军处级以上官员及核心、要害岗位人员;也有大学生在票子、车子、房子、婆子等“五子登科”型利益利诱下为境外间谍搜集情报,最终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甚至走向了不归路……

国家安全重于泰山,国家安全必须警钟长鸣。国家安全观是国际安全观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永恒的国际关系话题。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智能化的21世纪的地球村和世界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不仅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主题,而且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主题。如果说蒸汽机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成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成就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智能化将成就第四次工业革命,基因化将成就第五次工业革命。如果说蒸汽机、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是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那么智能化必然成为第五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谁抓住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谁就必然成为世界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和第一流世界强国。可以说,谁控制了岛屿和海峡,谁就控制了海洋;谁控制了海洋和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和宇宙;谁掌握了太空控制权,谁就控制了整个地球和宇宙。而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等全球霸权主义战略的深度介入,伴随着苏东剧变后科索沃危机、叙利亚危机、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朝核危机、钓鱼岛危机、南海危机等重要事件,开辟了以四大洋及其岛屿、海峡为核心支点的势力范围新战场,导致21世纪世界格局重心的转移和新冷战主义萌芽条件下的太平洋并不太平,印亚太地缘政治格局处于前所未有的挑战性、不确定性、再调整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的变化之中,严重影响和危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如果说苏美超级大国是旧冷战主义格局条件下国际旧秩序的一大产物,那么21世纪的美国霸权主义才是构建现代国际新秩序的一个根本障碍。从后冷战主义时代的客观现实的角度看,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建构与反建构、和平与反和平、和谐与反和谐、合作与反合作、安全与反安全、稳定与反稳定、发展与反发展、创新与反创新、平衡与反平衡、围堵与反围堵、围剿与反围剿、战争与反战争、恐怖与反恐怖、演变与反演变、矛盾与反矛盾的历史演变过程,已成为当今国际格局的新冷战主义的新常态,并将贯穿于未来国际社会的始终。一个解决了台湾问题的中国,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现代化强国,对构建21世纪国际新秩序具有实质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反间谍反窃密斗争、反演变反破坏斗争依然任重道远。作为具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大学生,尤其是有可能掌握国家高科技技术机密的理工科高材生,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干事创业、实现个人青春梦的同时,必须始终牢牢守住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最后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底线,甚至形成科学国际安全观之上的科学学习观、科学世界观、科学历史观,努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相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当然,这也是21世纪的伟大中国、伟大时代要求每个优秀大学生必须面对必须努力做好的一个有意义有价值有分量有力度的人生答卷。

[1] 徐逍遥:让真善美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经常态,载于2016年6月6日河南科技报经济周刊第10版专题理论

猜你喜欢
安全观国家
国家公祭日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国家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若干思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