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立法相关问题研究

2018-03-07 18:4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互市边境贸易边民

丁 凌

(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引言

现阶段国内的少数民族区域在处理边境贸易问题上,主要是通过不同部门进行解决,并没有一个完整化、系统化的立法内容,这个问题给边境贸易的规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国内的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地完善与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经济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由于边境贸易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睦邻友好等方面相当重要,因此必须要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办法将边境贸易法进行完善,这不但有利于“边兴民富”,还能够加深民族间的团结与友好合作。

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立法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立法就是国家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通过严格的制定、确认、修整、完善以及停止与解释少数民族区域的边境贸易法律的活动。而该项法律是归属于民族立法当中,并且其目的就是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确保经济共同繁荣。

国内边境贸易从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且逐步地成为了当前国内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多,而边境贸易额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内的权威机构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国内某省在2017年的整年内,边境中的小额度贸易进出口总额度为4.1亿美元,相比较于上年总共下降了约有4%。在进行边境贸易的过程当中,参与贸易活动的双方都主动选择以人民币作为贸易当中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按照有关机构所调查出的数据显示,预测现阶段在我国的邻国(越南、缅甸、老挝)这三个国家的人民币总储量已经超过了230亿,人民币开始逐渐地替代美元,变成了周边国家最受欢迎的货币。虽然当前国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区域的边境贸易缺少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以及协调贸易当中所产生的各种纠纷与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边境贸易立法问题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那么要怎样才能构建出一套健全而又合理的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律,就成为了当前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的立法根本

2.1 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规范的市场经济格局,确保边境贸易的顺利进行,那么必须要具备一个稳定的、团结的边境,同时还要强化我国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经济与生活水平。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前边境贸易当中的具体问题与实际情况,制定出统一化、集中化的边境贸易活动法规。而且设立该项法规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加强我国的边境贸易秩序,实现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共同繁荣,把边疆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具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的良好环境。除此之外,提升边境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经济收入也是立法的一个主要原因。边境贸易能够健康、稳定地进行不仅仅是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我党提出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承诺。

2.2 自主立法强调地方自治

《对外贸易法》当中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是通过国务院确立的,想要能够强调出国家立法的权威性,那么参与立法的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将边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整理。同时国务院也应当要以发展的角度,将边境贸易立法问题中的具体项目以及施行的措施等等交给所在地区的地方进行立法解决,即以国务院为核心,将立法进行宏观调控;而地方必须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制定出完整的立法内容。根据新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当中所提到的,“和国外相互接壤的民族自治区域必须要经由国务院批准确认之后,才能够进行边境贸易。”而这也是因为边境的独特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因为边境区域的贸易活动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因为内部的管理和某些其他的原因,而导致边境的繁荣与稳定,甚至国家与人民的安全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和国外接壤的民族自治区域进行边境贸易活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提前上报并经过国务院批准确定之后才能够施行,也就是说国务院在处理边境区域边境贸易问题上有决定权与审查权。

因为不同的少数民族区域在进行边境贸易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国务院的立法也只能说是一种具有明显原则性的准则。所以地方在立法的时候,必须要以所在地域的实际情况为准,值得重视的是,在立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周边接壤国家的相关法律。

3 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的内容

通过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法规与条例是适合所有边境贸易地区的,经过相应的调整后将其中的管理细则进行改变,以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因为国内的边境地区在进行边民互市以外,还加入了大量不同形式的边境贸易内容,而这些不同方式的边境贸易也都将归属于边境小额贸易管理当中。也就是说边境贸易在国内总共有两种,其一是边民互市,另一种就是边境小额贸易。

3.1 边民互市的主体

边民互市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给边境的居民,以及接壤的各个国家的居民在进行生产交换、以及生活用品的购买等方面提供便捷,同时还能够提高边境的经济水平,深化各民族的团结,稳定边疆。而这种方式是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指定的数量内才能够进行的。因此在立法过程当中,要将边民互市的主体纳入到考虑范围当中。

3.2 边境小额贸易的主体

为了维护边境贸易发展,需要与国家建设相互统一,边境小额贸易的主要群体就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对外贸易经营者。这些边境小额贸易的经营者主要是由某个公司或企业的法人、以及某个组织或者个人构成,而且比边民互市的群体范围更大。而获得批准进行边境小额贸易的部门是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获得批准的方式就是必须要在当地办理好工商登记或者其他的手续。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行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立法是相当有必要的,不但有利于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贸易的规范化、统一化,同时还能够加深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团结,这对于加强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孙燕山.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对德宏边境贸易区若干问题的探索[J]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24-137.

[2] 李竹青,石通扬.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研 [J]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03):155-168.

[3] 董娜.民族地区和谐与边境贸易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2015(16):114-121.

猜你喜欢
互市边境贸易边民
中国边民互市研究回顾与述评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17世纪卫拉特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概述
加快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中俄边境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明代蒙汉互市贸易的建立及发展演变——以市口变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