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品中女性的呐喊和讴歌

2018-03-14 07:21包宏伟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女性人物形象

包宏伟

摘要:元代女性地位略有抬升,关汉卿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是这种现象的写照。透析喜剧《望江亭》中谭记儿这位元代女性代表的形象,可以窥看元代女性反抗封建束缚发出的呐喊和做出的斗争。

关键词:《望江亭》;谭记儿;人物形象;女性;社会

元杂剧《望江亭》全称《望江亭中秋切脍》是我国古代喜剧的典范。关汉卿笔下的这部杂剧以学士夫人谭记儿智斗花花太岁杨衙内为外壳,内核却是传统女性反抗封建压迫,捍卫自己的权利,以及元代社会观念的变化,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逐渐被削弱甚至颠覆。

《望江亭》中谭记儿这一女性形象光彩照人,那么首先我们就该谈一谈《望江亭》这部作品。已故学士李希颜的夫人谭记儿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清安观白姑姑的撮合下,改嫁给地方官白士中。两人的结合,遭到花花太岁杨衙内的嫉恨和报复。面对气势汹汹的杨衙内,女主人公谭记儿从容镇定,机智化解厄运。中秋月夜,望江亭上,假扮渔妇,在甜言蜜语中成功盗走了杨衙内的势剑、金牌、文书,使得杨衙内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场婚姻保卫战在谭记儿周密的计划下获得胜利。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智和美在谭记儿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一、谭记儿性格特点及其表现

谭记儿形象的核心是追求和捍卫自己的婚姻,围绕这个核心,作品为我们生动的刻画了她强烈的反抗封建束缚的性格,也展现了她机智勇敢的鲜明个性。

(一)冲破封建束缚的勇气

谭记儿出场时,作者给她设定的身份定位是一位失去伴侣的“学士夫人”,这一点就颇值得玩味一番。首先在古代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性想要改嫁,身份便是封建社会给她设立的第一个屏障。其次,谭记儿曾是“学士夫人”,那么日常生活中香闺持卷、诗文熏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为谭记儿情感丰富,心思细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寡居后自然会有 “气吁的片片飞花纷似雨,泪洒的珊瑚翠竹染成斑”的苦痛和“这愁烦恰便似海深,可兀的无边岸”的忧愁。寡居自然是耐不住寂寞的,所以谭记儿经常去清安观与白姑姑“攀话”,由于同是女性,白姑姑自然也能感受到谭记儿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我想着这香闺少女,但生的娇色娇颜,却只爱朝云暮雨,那个肯风只鸾单”。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折,作者巧用喜剧的手法同时也埋下了一个大伏笔,这一折谭记儿已经冲破了封建束缚和白士中喜结连理。不难看出杂剧开篇已经从正面展现了谭记儿的性格。她身上有着传统女性所不具备的胆识和魄力,同时也不乏乐观生活,大胆追求幸福的勇气。

(二)敏感细腻的识别力

戏剧有冲突才能凸显人物形象,才能推动故事发展。《望江亭》的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的杨衙内因不满白士中娶了自己垂涎已久的谭记儿,便决心实施报复。这一折颇有意思的是作者采用了误会法。白士中在得知杨衙内要进行报复,满心愁绪,终日惶惶,但又不想妻子劳心费神,可恰恰在谭记儿眼中丈夫异样的表现,反常的神态,使得谭记儿误认为丈夫后悔娶了自己,本来谭记儿一开始便担心“只怕他将咋轻慢”,在谭记儿心中她希望丈夫是“似我男儿知重我的”,爱情是“一心人,不转关”,“白头吟,非浪侃”。但自古以来男子喜新厌旧,抛妻弃子的事情比比皆是,那么丈夫白士中的反常表现,让谭记儿误会也是情理之中。心细如发的谭记儿对丈夫一举一动的关切,更是展现了她对这份感情的珍惜和呵护,同时也表现了谭记儿的纯真。但好在误会在丈夫的坦言中消除了,可是如何面对眼前的考验,我们这位敏感细腻的女主人公给我们展现了她特有的魄力和行动力。

(三)沉着聪慧以及胆大的行动力

第三折中丈夫白士中面对厄运惊慌失措,而我们这部杂剧的女主人公恰恰相反,她性格中的大胆泼辣、机警沉着,在这一折中鲜明的向我们展现了出来。中秋佳夜,化身渔妇和杨衙内舞文弄墨,吟诗作对,使得杨衙内神魂颠倒,成功骗得了杨衙内的势剑、金牌、文书。“敢问相公,因甚么要杀白士中?”,“小娘子,你休问他”。“张二嫂,俺相公有势剑在这里”,“衙内见爱媳妇,借与我拿去治三日鱼好那!”“便借与他”,“还有令牌、文书”。杨衙内的昏聩,谭记儿的聪慧,这一折关汉卿把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的塑造给了读者。

二、造成谭记儿性格的原因分析

谭记儿身上已经展现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所不具备的反抗精神。她敢于突破束缚,追求幸福,算的上元代女性反抗封建发出的最强音,这背后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元代略有抬升的女性地位

元之前的朝代,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是非常严重的。元代由于蒙古统治对汉族地区的儒家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蒙古习俗对中原汉地文化的浸浮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再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族妇女,占有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元代妇女整体地位略有上升。当然,关汉卿笔下《望江亭》的谭记儿胆大,勇敢的性格可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境使得谭记儿有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勇气,有不甘寂寞,追求和捍卫幸福的愿望和决心。此外《望江亭》中谭记儿这个形象一定程度上表达作者关汉卿对于女性的同情,同时作者也赞扬了敢于打破封建传统的女性。

(二)白姑姑以及白士中对谭记儿的影响

《望江亭》中白姑姑为了撮合谭记儿和白士中采用特殊手段强逼成婚,谭记儿最终敢于冲破礼教束缚和白士中结合,白姑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谭记儿性格中的胆大和勇气,一定程度上是白姑姑激发出来的。“你要官休呵,我这里是个祝寿道院,你不守志,领着人来打搅,我告到官中,三推六问,枉打坏了你,若是私休,你又青春,他又年少,我与你做个撮合山媒人,成就了您两口儿,可不省事!”,这下谭记儿再也不顾身份束缚,终于应允了。由此可见白姑姑激发谭记儿本来的性格。此外,谭记儿能够沉着处理问题,机智解决厄运,其实也是因为当时局势的迫不得已,她想要捍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守护这份爱情,因此她必须沉着机智处理问题。

培根在《论天性》说:“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谭记儿身上本来具有的性格特点在封建的压迫下,更加显示她性格的张力。她内心渴望打破封建束缚,解脱被压制的人欲。叔本华曾说:“个性,就像极富渗透力的色素一样,甚至可以渗入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每一最无足轻重的部分。”谭记儿的性格就表现在她的一言一行之中。元代赞扬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爱情的作品已经开始涌现,关汉卿笔下的谭记儿只是当时社会女性大胆追求幸福的一個缩影。

三、结语

关汉卿围绕着追求和维护幸福婚姻生活这个核心赋予人物以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关汉卿剧作《望江亭》所创造的谭记儿的形象便是正义勇敢,宁折不弯,大胆泼辣、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在《望江亭》这部戏剧冲突中,把谭记儿有血有肉的刻画出来,鲜明的个性,使谭记儿身上印上了敢于呐喊的传统女性的符号,同时这部作品也是元代对于女性大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讴歌!

参考文献:

[1]李艳飞.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写照:《望江亭》婚姻模式的文化视角解读[J].中国学士期刊电子出版社 人文论谭,第三辑.

[2]韩凌.《望江亭》中谭记儿形象[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9).

[3]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剑虹.元代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03.

[6]徐慧.从《窦娥冤》与《望江亭》看关汉卿矛盾的儒家思想[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5).王季思.元杂剧批评史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M].华东师范大学,2005.

[8]张红磊.轻快的喜剧 女性的赞歌——汉乐府诗《陌上桑》、《羽林郎》与元杂剧《救风尘》、《望江亭》的对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

[9]培根.论天性[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女性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