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作品《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赏析

2018-03-19 15:36张舒婷
大观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文学作品日本

张舒婷

摘 要:在精神文化的养成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品读成为最重要也是关注度最高的一项内容。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均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点,每一个国家的文学内容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文章重点分析的就是日本文学作品《且听风吟》,主要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以此为我国文学作品未来的发展做出良好的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日本;文学作品;《且听风吟》;语言特色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其对日本的文学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受到众多人的关注。村上春树也是因为这一作品走向了文学事业的高峰,在这部作品中,村上春树展现出了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内涵,同时其中的文学宣言性质也充分表达出作者本身对于死亡和性内容的超然心态和感受。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展现出其自然的心态,以及释然的写作态度、创作理念,这些思想和心理状态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最佳思路,同时也保证了其语言和写作特点上的独特风格,因此本文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一、《且听风吟》的语言艺术风格

(一)语言简洁、质朴

在篇幅本身不长的《且听风吟》小说中,作者利用自身的语言内涵和特色词语,促使读者深刻的感受到相对非常简单质朴的语句,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此对心理上的情绪进行良好的释放,同时这样的语言描述方式也促使整个作品内容变得非常简单,语言质朴,保证读者能够在根本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

(二)蕴意丰富、生动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作品的语言风格非常质朴,其作品的主要描述方向就是通过对当时社会黑暗情境的分析,以及对读者内心深处的了解和描述,把人们的主要思想内涵进行展现,以此激发读者对于这一作品内容产生共鸣。所以也能够看出,虽然《且听风吟》这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非常简单,但是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整个作品中丰富的蕴意和描述内容的生动形象。所以这也能够看出,文学作品的描写和叙述,并不完全需要华丽的辞藻,更需要的是简朴文字中所包含和具有的引人入胜的魅力,以此吸引读者对于文章内容的注意力,把读者自身的思想内涵充分地融入到整个作品之中,这样才能够利用文字和词语,紧紧吸引读者,把读者整体思想引入作品内涵之中。

实际上本次研究中《且听风吟》的作者村上春树就是能够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把文章中所具有的内涵和魅力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能够通过细致的语言表述,重点对读者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内涵进行描述,以此把作品内容中的生活细节之处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感同身受,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之中。《且听风吟》的作者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就能够通过详细的语言技巧,利用语言内涵表达在生活中能够展现出的细节之处,以此把所有的思想充分地展现给读者,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分析和理解。《且听风吟》中所表现出的每一个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内容都能够走进读者内心的深处,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清儒融入到读者的内心之中,让读者在阅读阶段把生动的画面描绘在脑海之中。这些形象的画面都能够使读者陶醉,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加自由地展开想象,这也是村上春树解剖读者内心深处空虚寂寞的主要方式,利用文字了解和分析。

在村上春树创作《且听风吟》的时候,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每一位日本居民都深感失望,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战争的恐惧,以及国家和平的美好愿望,这些都清楚地展现在作者的眼前。所以他创作这一作品内容,把当时的社会场景以及人们内心的思想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读者能够在其中陶醉,同时也在这幅画面的基础上展开自由的想象,以此更好地解剖读者的内心,了解到读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空虚和寂寞。在当时日本的社会之中,村上春树利用语言和词汇详细的对年轻人对社会情境的无动于衷进行描述,这种生动的形象也让每一位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哑然失笑,但是在其内心之中也掺杂着非常多不安的情绪和沉重的感受,这也对青年人的心理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村上春树利用这样质朴无华的语言描述行为,重点批判当时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内容能够感染人们,激发人们对于改善当时社会现状的信心和积极性,充分地表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作者希望利用自己的小说和文学作品能够唤醒人们对社会的关注,以及激发人们改善社会现状的积极性。所以村上春树在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上,也经常会利用方言,甚至很多低俗的语言内容,以此充分地展现社会中人们的真实形象,也正是这些语言的使用,为村上春树的作品提供了更好的语言特色,让人们愿意去读他的文章,也能够在文章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情感,以此保证整部作品内容的语言能够更加真实和生动。

(三)语言幽默、嘲讽

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的语言也包含着幽默和嘲讽的特点,实际上幽默的语言也是构成这部小说中语言艺术风格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的幽默与日常我们所描述的幽默语言有着一定的区别,这种幽默是包含着苦涩和压抑的幽默内涵。所以很多读者在品读村上春树这部《且听风吟》的小说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阅读中体会和领悟到作者的幽默语言而微笑,但是这种微微一笑却并沒有表明其中包含幽默的情绪,所以也能够看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会露出微笑,但是笑容中依然包含着苦涩和哀伤。所以在这样的描述手段之中,村上春树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笔墨和情感,把想要表现的内心思想,利用语言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现,更能够让读者清晰地感受,这些都是其小说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特色。

在《且听风吟》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所使用的嘲讽语言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方面,并且这种嘲讽性的语言特点成为构成其小说内涵的主要要素。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利用讽刺的方式把想要描述的语言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借助原本想要描述的内容进行反方向的表述,主要就是借助与本意相反的话,重点表述作者内心的真正想法,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和谈话过程中,用说反话的方式,进行讽刺内涵的表述。例如,在《且听风吟》的第一章内容中,村上春树把叔父临死之前的情形比喻成狡黠的猴子,所以在这样的语言描述之下,作者并没有在乎叔父濒临死亡之前惨烈的情景,把已经病入膏肓的叔父描述和形容成比较狡黠的猴子,这样的语言具有幽默的情绪,也具有讽刺的特点,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小说中的“我”对于叔父所具有的反感和不满意的情绪。在这部作品作者展现出的语言中,无法看到其对叔父产生的亲情,同时也没有一点同情的心理。实际上在《且听风吟》这部小说中,每一个文字中都能够深刻地透露和展现出作者对于当时丑恶社会的不满意以及严重的厌恶情绪,所以这部小说包含着强烈的震撼力。

二、《且听风吟》的比喻特色

(一)产生距离感和对比感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有非常重要的比喻特点,也正是在这样的比喻过程中,整部小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和对比感受。作者在小说中并不喜欢过分描述与自己非常亲近的对象,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并不会使用相对比较暧昧的语言,而是把语言的内容和使用方式进行重新的塑造和整改,以此形成属于村上春树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这样的文字描述方式也让读者在描写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模式,这样的写作手段和方式都是村上春树所展现出的语言特点。

而在《且听风吟》之中,作者所描述出的距离感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一种相对比较隐约的感受,这种感受让读者了解到作者的内心,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对比的情绪。作者在整个小说描述的阶段,把自己和被自己描述的事物之间,保持了一种相对的距离感,而随后对比的感受也随之产生。所以在描述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如此描述的方式,二者的界限就难以划分清楚,并没有建立沟通和交流的整体桥梁,以此在读者的阅读和观看过程中展现出更加新颖的一面。同时村上春树还运用了一种与自身无关的比喻方式,以此去形容本体,保证二者之间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某种联系,以此进行细致的内容描述,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二)描述过程中的复杂性

在《且听风吟》这部小说中,比喻描述所具有的复杂性一般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把原来具有的特点进行简单化的比喻,也就是把喻体比作本体;其次就是把喻体作为本体的复杂状态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此起到对本体进行描述的作用,这样也能够给本体增加一种非常神秘的内涵和色彩,保证读者能够对本体产生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情绪化感受。同时在这部小说中《且听风吟》也描绘了老鼠在酒吧说话的情景,作者也把即将沉没的客船中人们的心情进行比喻,巧妙地展现出当时人们内心消极的心情,这一段也利用语言的特色,详细的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进行描绘,展现出人们的心情。

三、《且听风吟》的后现实主义特点

在日本的传统叙事小说描述过程中,与中国的叙事小说有着一定的相似特点,但是这些都需要按照事情发展的线索和时间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但是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在描述的过程中却打破了原来的叙事方式,以此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特点。同时其也利用最新的手段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读者对重复性的文字造成混淆,也能够在最新语言特色的描述下,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当时小说所描绘的场景和内容,这些都是其所展现出的语言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的特色。这些描写手段都为当时《且听风吟》这部小说的脉络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这部小说中语言特色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小说的发展和特色找到最佳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描写手段也为整体篇幅不长的《且听风吟》设置了文章中主要的悬念。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文学的内涵和文学作品写作特点成为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且听风吟》是日本社会中非常著名的小說,其中主要描述的内容就是目前社会年轻人内心的想法,把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文字详细地展现出来。虽然整本小说的篇幅并不是非常长,其中的情节内容相对也比较简单,但是利用其独特的视角精炼地表达出现在年轻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以此充分引发社会中青年读者的认同,展现出这部小说特有的魅力。所以这一小说中的语言和文字技巧值得我国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发展我国文学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魏海燕.村上春树创作的起点与风格奠基之作——读《且听风吟》[J].出版广角,2017,(07):89-91.

[2]朱莉莎,陶明烨.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析——以《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为例[J].名作欣赏,2015,(17):95-96.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文学作品日本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探寻日本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文学作品与数学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日本神社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