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决算管理问题分析

2018-03-22 06:46李晓虹
山西财税 2018年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李晓虹

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直属管理为国家行政部门。近些年国家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国家财政支持力度逐渐减少,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自负盈亏,这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为切入点,分析预决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优化措施,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事业单位中同样如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与决算管理重要异常,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较为特殊,包括财政资金与经营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稍有不慎预决算工作便会出现问题,特别是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收入多元化,做好预决算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现状

我国经济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职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预决算管理工作的认识片面,在进行预算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事业单位最终做出的预算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给后期带来一系列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主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完成的关键手段,预算管理的开展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对政府资源配置加以深化,推进我国政府管理水平;其次,通过预算支出的控制使政府部门项目资金得到有效管控,从而促进预算的透明化。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应遵循严格的预算制度,对财政支出结构予以优化,提高资金利用率,防治腐败现象发生。

二、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工作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事业单位财务来源多元化属性决定,这些问题可以分成预算与决算方面讨论。

(一)预算编制尚需细化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预算工作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实际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将预算看成一种申请拨款的形式,不够重视,造成预算编制工作未能合理开展;其次,事业单位预算工作需遵守勤俭节约、统筹兼顾及重点兼顾的原则,部分事业单位未能重视这些原则,造成资金浪费及实际资金使用偏差问题;最后,预算部门未能与其他部门沟通,预算编制方案未能纳入全部财务状况,直接影响财务编制的完整性。

(二)内部监管机制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内部监督,如果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保障预算执行及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财务来源渠道存在差别,特别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国家财政拨款逐渐减少,事业单位财务来源更加复杂,这对预算执行监督工作提出更大挑战与要求。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监督机制不完善,造成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很多时候只能到年度决算时才能知道预算执行情况,存在一定滞后性,影响财务管理顺利进行。

(三)财务决算存在问题

部门决算管理一般会在一个年度结束后的一月份或二月份开始布置,事前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做好上一年度的财务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得出部门决算所使用的数据。部门决算相对于部门预算来说,并不需要太多部门之间的综合办公,主要就是财务人员在平时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对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根据这一年度的财务情况来填制。填制时应注意各个表格之间的勾稽关系,注意每张表格所包含的业务内容。部门决算主要用来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实际中部分事业单位决算中并未纳入所有预算单位收支,造成决算数据存在遗漏情况。

三、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精确预算编制可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有序性,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质量。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细、实、准”的基本原则,强化预算编制核算工作。具体措施为:以实际经济指标的预期增长作为预算编制的主要基础,根据政策调整方法编制收入预算,具体收入则要细化到税种与项目,通过种种措施将收入预算与执行结果之间的差距缩到最小。

第一,健全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明确规定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承担的职责并全面落实;第二,财务部门有效把握预算编制政策,全面部署预算编制工作,了解与掌握最新的关于预算编制的规定,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第三,建立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资产管理等,依据规定完成项目评审,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第四,选择合理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落实相关部门审核责任,参与预算编制的相关部门以上年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年度收支项目,财务部门负责汇总相关数据,同时审核业务部门的预算额度是否符合标准与要求,如果项目对单位影响较大,则需要通过评审判断。

(二)做好预算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依据法定要求履行自身监督监管的权利,明确监督工作的核心内容。如,通过监督与检查预算核心内容,判断预算核算内容是否完整、真实,是否如实记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预算监督人员,提高自身监督管理意识,全面落实日常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监督管理中习惯性采用的定期检查或突击检查策略,界定预算监督工作内容与范围,促使内控建设顺利进行。

只有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执行到位,这样才能够让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第一要将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并且不断地细化和量化财务的预算指标。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科室和单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分解具体的目标任务,将具体的岗位人员落实到位。第二,要将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制度建立起来。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大一些相关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让每一笔经费都能够依照原本制定的预算来实施,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第三,要加大一些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以及重点资金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力度。尤其涉及到一些国计民生的专项资金,要对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将台账建立起来。在项目进展以及安排资金的过程中,要做好跟踪和督导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顺利的实施,资金得到有效应用。

(三)进一步规范决算工作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规范决算程序、做好决算分析工作,实现夯实决算管理工作的目的。决算工作就是总结与评价预算管理,同时为来年财务预算提供数据支持,因此事业单位要提高预决算工作的重视度。事业单位通过规范决算程序,遵循决算制度,不得对收支项目进行随意调整,确保决算数据的真实、有效。与此同时,做好决算分析工作,合理运用决算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预算与决算相互反应的工作机制,争取实现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目的,引入全过程预决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为事业单位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服务民众、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1月10日,临猗县财政局召开年度股级干部工作交账会,对2017年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总结,并对2018年度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图为会议现场。临猗县财政局/供稿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