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比较解读

2018-03-22 12:17孙东芳
江西教育B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外阅读

孙东芳

一年前我校开始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今年当拿到统编语文教材的时候,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编写与统编教材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立意高远,实用纠偏

统编教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了“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立意高远,立德树人。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排,同样系统规划,选篇严谨,境界颇高。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教读和自读的课文相结合。丛书恰恰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配套设计相关内容,解决了学生读书少的问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守正创新

统编教材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比如七年级增加了《窃读记》《纪念白求恩》《诫子书》《鸟》,这些都是名家名篇。丛书利用其一个主题一本书的量的优势,更多收录名家名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體现。丛书中所选的文章篇目同样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丛书是由“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编写,稿件来源于广大一线教师、学者的提供,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方便好用。

三、框架体例相宜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丛书恰恰是一主题一本书,增加了同类文章的阅读数量,“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主题是“四季美景”,丛书为《四季如歌》,里面有“缤纷的春”“热烈的夏”“浓郁的秋”“圣洁的冬”几个内容板块。

统编本的设计采取两线并进的结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一个大的训练点(或方法点),根据单元提示,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丛书也正是适应这一要求,根据教材的一个训练点,通过读不同的文本训练一个知识点,省却了教师到处找材料(还不一定找到适合的)的苦恼。丛书用起来,省时又省力。

四、阅读内容的丰富性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严峻问题——学生读书少,统编本教材在鼓励读书方面的举措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这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这一举措,不恰恰是我们“语文主题学习”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吗!“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不但可以用作课内阅读材料,也可以用作课外阅读材料,与统编教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外阅读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艺术创想丛书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