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壮族传统背带造型结构及其装饰纹样概述

2018-03-24 03:36张建林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支系背带壮族

张建林

(文山学院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

用来将婴幼儿系绑、包覆并背负于大人身上所使用的工具,在滇黔桂一带俗称背带、背被或背扇。背带的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早期是用被子包裹或宽带系绑,随着需要逐步发展,如今背带的种类、样式已非常丰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背带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征显著、传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作为背负婴幼儿之用,背带是连接母亲与婴儿的重要载体,是呵护婴儿的摇篮,是小孩的“护身物”,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将各种趋吉避凶且具有吉祥、幸运寓意的纹样或饰品装饰在背带上,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不受邪祟侵扰,使这些以织、染、绣工艺制成的背带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亦会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云南省境内生活着120余万壮族,大部分居住在滇东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身民族与地域相结合的文化特点,也体现在背带文化上。

一、云南壮族背带结构样式

我国南方流传的背带多呈“T”形状,没有吊脚,但云南壮族背带则是“▽”(倒三角)形状的,并有一个正方形吊脚。基本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位于背带中间部位的“背带心”;二是围绕“背带心”左右以及下部三边的“背带柱”;三是位于“背带心”上方的“背带头”;四是背带下半部分称“背带脚”(或背带尾);五是“被带手”(也叫系带)。在尺寸与功能上,“背带心”的高度和宽度一般在35~70厘米,上面绣有美丽的图案,在背负小孩时起到包裹和装饰美的作用,是背带的核心部分;“背带柱”是由绣有图案的花边或不同颜色布料衔接起来的,作为装饰边框来衬托“背带心”;“背带头”立于“背带心”上方,呈长方形或长弧形,高度10~15厘米,宽度60~100厘米(有的与“背带心”同宽,有的宽出“背带心”),主要在婴幼儿睡觉时对头部起保护作用,通常绣有美丽图案。但在长期的发展中,“背带头”逐步被省去,形成平头背带,根据田野调查发现,至今在滇桂交界的一些地方以及广南县的背带类型中还保留有“背带头”,其它类型多没有“背带头”了;“背带脚”是位于背带下半段呈倒三角的那部分,包括一个方形小吊脚,主要功能是在背负小孩时起到兜住裆部避免小孩滑落的作用,“△”(倒三角)的宽度在70~90厘米,高度30~60厘米,包括一个坠在下方的边长10~20厘米的方形吊脚,使背带更具有特色;“背带手”又称系带,宽度在20~40厘米,分左右两边,长度各约190~300厘米,显得很“大样”,又宽又长的系带能把小孩更稳妥地系在父母亲身上。通常在一边的系带末端会缝制成口袋状,可装东西(据说孩子满月时外婆送背带来要装上红鸡蛋)。又宽又长的系带也是云南壮族背带的重要特征之一。

云南壮族主要有三个支系,分别是侬人(濮侬)、沙人(布越)和土僚(布傣),三个支系的背带在大的结构上是共同的,但于地域不同,支系不同,在小的结构和尺寸以及装饰上有一定差异(图1)。如果撇开支系按地域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马关型”“广南者太型”“丘北型”“砚山型”“西畴型”“文山开化型”“文山德厚型”等。

图1 侬、沙、土三个支系的背带样式

1.侬支系背带造型与结构特征。侬人(濮侬)是云南壮族中人口最多的支系,分布也最广。侬支系的背带纹样最为丰富,背带手(系带)又长又宽,背带心很大样,背带脚的“△”(倒三角)呈横宽型,方形小吊脚明显(图1)。

2.沙支系背带造型与结构特征。沙人(布依)主要集中于丘北县、广南县和富宁县一带,其背带以丘北县最有代表性。背带整体比较宽大,背带心由上下两部分构成,背带柱很宽,通常由12条竖线组成,背带脚的“△”(倒三角)偏竖窄,约齐于背带柱,方形小吊脚缝于“△”(倒三角)上,裹边线延伸出去较长(图1)。

3.土支系背带造型与结构特征。土僚(布傣)主要分布于砚山县、马关县和文山市,根据头饰分为“搭头土”“尖头土”和“平头土”。土支系背带偏瘦小,背带手(系带)相对细长,背带心偏小,背带柱也很窄,背带脚的“△”(倒三角)通常用印花缎子来缝制,方形小吊脚偏竖长并有吊须。纹样以花为主,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图1)。

二、云南壮族背带特有的“裹边拼接”装饰纹样

云南壮族背带上的装饰纹样主要呈现在背带心、背带柱(花边)和背带脚上。背带心纹样为背带上的核心纹样,是主图案,背负小孩时最显眼的图案;围绕背带心纹样的花边是背带柱,通常呈“H”形状,起“外框式”的衬托作用来装饰背带心,一般是用不同颜色花布条排列起来,或在上面刺绣花草图案;“H”形下边亦会绣上花草鱼虫图案,称带脚花,与背带心图案起呼应作用,因背负小孩时位于臀部位置,不显眼,以至于有的背带也留空不作任何图案装饰,或者是用现成的印花布缝制替代。

从工艺上讲,云南壮族背带上的装饰手法由“裹边拼接”法和刺绣法相结合,其中,“裹边拼接”法工艺在其他民族背带上较为少见。“裹边拼接”法是云南壮族背带制作中的独特工艺,所制的装饰纹样亦是云南壮族背带上特有的纹样。“裹边拼接”具体做法为:选择所需颜色的布料(绸缎、土布或绒布)按图样剪裁好,使各块能相互拼接以构成整体图案,每块的边用白色棉布包裹缝制好(也叫锁边),然后再把各块安放在相应的位置拼合起来,从背面用藏针法连接固定,使包裹的白边朝正面卷凸起有0.3厘米左右的厚度,这个有厚度的“白线”形成了主图案的形,立体突出的线条使图案更加显目、轮廓更加清楚。这种方式在侬支系的背带工艺中应用最普遍,呈现了云南壮族背带的特色。

通常,“裹边拼接”的纹样主要有“云水纹”“孕娃纹”“云蛙纹”“四鱼纹”“团花纹”“花鸟纹”和“窗格纹”等几种类型:

4.“四鱼纹”(图5)。此纹通常由10块左右底面拼接而成,中间那块是个圆形,象征天,边上四个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方形中有围绕中心“弓”着的四条鱼型,象征水,典型的反映了壮族传统对世界认知的“天、地、水”三元观,也是壮民族远古自然崇拜中“太阳崇拜”和“鱼崇拜”的物化。[1]10

5.“团花纹”(图6)。整体图案就象一朵大花,有很多“花瓣”围绕着中心的圆型(或多边型),“花瓣”象鱼鳞状,数量在10块左右。然后在这个“大花”底图中再刺绣各种花,形成花中花,特别喜庆祥和。“团花纹”和“四鱼纹”有一个共同点,其围绕的中心都是一个圆(或多边型),具有强烈的中心意识。在“团花纹”中,这个圆代表“花心”,圆中再刺绣花纹,象征壮族神话传说中的花神“姆六甲”。整体上,“团花纹”图案呈现出现代气息浓郁、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1]12

6.“花鸟纹”(图7)。此图型由“四鱼纹”“团花纹”演变而来,其“裹边拼接”的图案上有花有鸟,以花鸟为主,亦会有蝴蝶和鱼等其它动物。“花鸟纹”造型活泼,形态丰富,构图饱满,现代装饰感强。是壮族传统的花鸟崇拜在背带装饰中的体现。

7.“窗格纹”(图8)。也可以叫“几何自由纹”,是由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以及其它不规则几何形自由穿插、任意变化而组合起来的图案类型,宗旨是美观、和谐,看上去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感。这种类型具有形式多样、变化自由、几何感强的特点。不论是方、圆或者其它几何形,对物象的概括或抽象更充分,也显示了多种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云南壮族妇女大胆、智慧、创新的一面。

图2 “云水纹”

图3 “孕娃纹”

图4 “云蛙纹”

图5 “四鱼纹”

图6 “团花纹”

图7 “花鸟纹”

图8 “窗格纹”

三、刺绣纹样和主要的刺绣手法

在“裹边拼接”基础图案上再刺绣出各种动植物纹样,使图案从整体上看层次更多、内容更丰富、画面感更强,更具有地域特色。

(一)刺绣纹样

云南壮族背带上的装饰就是壮家精美的绣锦(壮锦中的一员),绣锦上常见的刺绣纹样有鸟纹、鱼纹、花纹、蝴蝶纹、葫芦纹、鹤鹿纹、蝙蝠纹、铜钱纹、鄂纹、文字纹等等。这些纹样内容丰富、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装饰感强、寓意深刻,蕴涵壮民族的原始图腾以及文化交融等信息。其中花纹、鸟纹和鱼纹是出现最多的纹样,也是壮族对天地水崇拜的体现。

壮族爱花并有“人是花所生”之说。[2]在壮族神话故事中,“姆六甲”是宇宙三界中由一朵花变出的神,背带中心部位的那朵大花就是花神“姆六甲”。壮族对“姆六甲”的崇拜,渐渐演变成对百花的钟情。花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壮族爱花,也常以花比喻人,云南壮族把“情歌”称“花歌”,把赶“三月三”称为“赶花街”。其实,“花人合一”早已成为壮族的生命哲学观。从背带上刺绣的花形上看,有菊花、梅花、桃花、栀子花、石榴花、牡丹、荷花及一些野花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花,其中如梅花、栀子花、牡丹、荷花等多受汉族文化观念的影响,有花开富贵、福禄多子之寓意。但在花卉的造型上有所发展,常把花与花、花与叶、花与蝶、花与鸟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之美。除“背带心”纹样上有花,“背带柱”“背带脚”刺绣的也通常是花纹。[1]12

壮族崇拜鸟的历史较为悠久。许多学者认为:作为壮族先民的骆越部落,其骆越的“骆”,是鸟的意思,骆越之名,可能来源于壮族鸟图腾崇拜 。另外根据相关故事及史料记载,壮族先民存在过人、鸟共有血缘关系的观念,认为鸟影响着人类的生殖和繁衍,从而对鸟生殖进行崇拜。为求得鸟的保护,人们头着羽冠,身饰羽毛,模仿鸟的飞翔动作进行歌舞,也模仿鸟的形象缝制服装(云南省砚山县、西畴县一带的壮族侬支系妇女服装有着明显特征),将鸟纹刺绣在衣服及背带上。图案中的鸟纹一般绣制在上半部位,很少见于下方,这与鸟是天空中飞翔的动物有关系,因此,鸟纹也有隐喻天空之意。同时,云南壮族背带上的鸟纹还代表了祥和与自由,表达了壮族人追求幸福生活、向往和谐安康的美好愿望。鸟纹的型式也是多种多样,凤鸟、喜鹊鸟、画眉鸟、麻雀、斑鸠、鸳鸯以及其它水鸟是比较常见的题材,经过壮家妇女的巧手,在背带上便形成一幅幅形态生动、造型别致、色彩斑斓的鸟纹图案。[1]14

壮族是生活在水边的民族,自古代百越人起,人们便喜欢食鱼,而且鱼被认为是先于水稻之前养活壮族祖先的食物。如今,在云南文山地区壮家人的生活中,鱼是各种重大节庆餐桌上必有的菜肴,也是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好菜,在壮族各种社会礼俗中,鱼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稻作民族之一的壮族,因长期生活在水边,与鱼的关系和情感是在长期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我们知道,有鱼就有水,鱼和水不能分开,鱼是水生动物的主要代表,背带图案中表现水时,通常也有鱼出现,有的干脆只绣鱼不绣水,靠绣鱼纹象征水,巧妙的表现了壮族“天、地、水”三元观。从图案上看,金鱼、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南方常见的鱼类都是鱼纹常见题材,在造型上,鱼草同构、鱼花同构的艺术造型之美是壮族妇女智慧的体现。[1]15

(二)几种主要的刺绣手法

壮锦的原本概念是指彩色的丝织品,以区别于刺绣。但有很多专家认为,壮锦分为织锦和绣锦,云南壮族背带精美的装饰图案就体现了壮族的绣锦技艺,一件件“背带心”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壮家绣锦,装上镜框特别漂亮。因不受织的限制,绣锦的图案就显得较为自由,内容也比较丰富,形式较为多样。除了运用于背带,也广泛使用于服饰中的领花、襟边、袖口、胸兜、鞋饰、帽花、围腰、褡裢等之上。[3]在研究中我发现,云南壮族背带装饰纹样上最常见和较具特色的刺绣手法是剪贴绣、扣绣、包贴绣和平绣。[1]21-22

1.剪贴绣:也称贴花绣,是云南壮族背带刺绣纹样中较有代表性的手法。具体是用布料比样剪裁出需要的形状,再按相应的位置粘贴在底面料上,有的还在下面垫入棉花、碎布或其它软纤维,然后用辅助针法锁边钉牢固,通常在纹样边缘压上一条金色或银色线,用扣针法固定,以突出边线和轮廓,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剪贴绣都是用“羊皮金”(加工过的干薄羊皮剪成的细条)压边。剪贴绣工艺并不复杂,易掌握,而且所绣纹样造型明快,有较强的浮雕效果,增强了装饰性和观赏性,所以很受欢迎,在云南壮族三个支系的背带、服饰上皆有所运用。

2.扣绣:也有的称锁绣或辫子绣。这种绣法在广南县和砚山县一带较为流行,多绣制花鸟图案。有的用于主图案,有的只用作边缘配花和锁边。其绣法是每插入一针作一个扣,针从扣中插入,形成环环相扣的纹路,还有的采用两颗绣针,将一颗针的丝线缠绕于另一颗针上拉紧形成线圈压于绣布上钉紧,形成一扣,再由若干扣排列组合成图案。广南县和砚山县的“大花”背带图案多采用扣绣技艺。

3.平绣:平绣是用所需的颜色丝线按图案轮廓一针一针密密地排列填满,是在平面底料上运用齐针、抡针、套针和挑针等技艺针法制作而成的一种刺绣。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所以又叫细绣。平绣的图案平滑,色彩过渡自然,易形成块面,视觉效果好,运用较为普遍。

4.包贴绣:用平绣技艺针法包住剪贴纹样的一种刺绣方法。具体是用厚实的布料按图纹形状剪裁出来,粘贴到底面料上,再用平绣针法包盖住纹样,是平绣和剪贴绣的双重性结合。包贴绣一般不用金色或银色线压边以突出形体。其特点是具有平绣的细腻感和剪贴绣的立体感,纹样清新柔和而饱满。

总之,在长期的继承和发展中,云南壮族背带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型、结构和纹饰,这与壮族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也和地域文化有关联。本着传承与保护民族手工艺以及开发民族文化产品,有必要对云南壮族背带工艺开展研究,同时,开展这一研究也是对壮族服饰文化、审美文化以及民族工艺等研究的补充,可以作用于对周边民族相互关系研究以及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研究等。

[1]张建林.文山壮族背带图案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09.

[2]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45.

[3]戴光禄、何正廷.勐僚西尼故——壮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06.

猜你喜欢
支系背带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论边疆哈尼族支系语言
——以云南墨江自治县为例
广西凌云地区背陇瑶的支系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苗族支系服饰色彩探析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称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