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安民富气象新
——思南县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纪实

2018-03-25 06:16陈时安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8年42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示范村德治

文_陈时安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思南县以强化党建为引领、推进村民自治为根基、全面推进依法治村为根本、深入推进以德治村为先导,全力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升级版,促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文明向上。

金秋气爽,走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办事处红石梁村,蜜柚基地里有100余名村民正有序劳作。据办事处干部介绍,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红石梁村实现了民心由散变聚、治安由乱变好、产业由弱变强、村民由穷变富、村庄由脏乱变秀美的改变。

近年来,思南县紧扣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条主线,以强化党建为引领、推进村民自治为根基、全面推进依法治村为根本、深入推进以德治村为先导,全力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升级版,促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文明向上。

突出党建引领 强化模范作用

“冉家坳村能建成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寨,最关键的是强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发挥了村党支部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南县凉水井镇党委书记王美江说。

思南县把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升级版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整治在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村风。

着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配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组织书记,强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涌现出青杠坝、渔溪沟、红石梁、冉家坳、沿沙、万塘、坝竹等一大批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的民主法治示范村。今年7月,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青杠坝村被省委命名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红石梁村党支部书记袁子玖被省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渔溪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强被省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突出村民自治 强化民主管理

“村里的大事我们说了算,由村民自己定出村规民约并遵守。”在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水晶葡萄基地,村民陈常兵说。

在渔溪沟村,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讨论完善《村规民约》《村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实现村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多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先后荣获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示范村”、卫生村寨,铜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寨,思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思南县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突出农民主体力量,着力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载体,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村务协商格局。

突出法治根本 强化依法治村

“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实行依法治村,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思南县司法局局长唐泽锋说。

思南县配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组织书记,涌现出青杠坝、渔溪沟、红石梁、冉家坳等一大批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图为思南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冉家坳村一角。(思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思南在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升级版中,改变以往在农村赶集时组织干部上街派发法治资料的“地摊式”灌输法,着力聚焦村组党员干部、在家村民、外出务工农民、青少年、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村办企业员工这“六类人群”,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教育。

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干部培训方式,以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基地、依法治村培训基地、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为依托,对村组党员干部实行德治、法治、自治专题培训,采取以案释法、提问式、讨论式、到先进村观摩式的培训方法,力求让村组党员干部学懂弄通法律法规知识。

全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清理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民自治章程,促进村(居)委会民主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村(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认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在农村开展争当“金牌”人民调解员活动,做到教育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事前做到法治与德治教育到位、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诱发因素到位,事中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位,事后做到回访到位。今年1月至9月,全县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921起,调解3921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3866起,调解成功率达98.6%。

以法治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结合脱贫攻坚,实施法治扶贫工程,选派优秀法治工作者进驻到村,每村配置一名法律顾问,重点担任兼职法治宣传员、脱贫攻坚帮扶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员、法律顾问员。法治工作者驻村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600余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参与调解重大疑难纠纷15起,拟写专业合作社合同约300余份,拟写村规民约200余份。

突出以德治村强化以德化人

思南县坚持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于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升级版的全过程。

在村一级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在群众中大力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不断提升村民道德素质。成立村文艺宣传队,通过自编自演小品、快板、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寓教于乐。

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规范群众的文明行为。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十大孝子”“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村委会成立红白理事会、礼宾协会等群众组织,制定《文明公约》,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在公路沿线用漫画、横幅标语等宣传乡风文明,在全村倡导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大力倡导学习、开放、创新、求实、苦干、超越的新时代精神。

展现乡村新面貌,把生态美村作为打造民主示范村升级版的主要内容。把环境卫生保洁、房院四周栽花种树种草写进《村规民约》。加强对村民卫生保洁的常态化检查,根据保洁情况,分别在门上贴上“最清洁、清洁、不清洁、最不清洁”标签,让村民知荣耻,自觉养成保洁习惯。开展“认认他(她)是谁,看看谁的责”的不文明行为曝光行动,鼓励村民对不文明行为和“脏乱差”现象开展“随手拍”举报,并按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理,让不文明的人受到处理,让文明的正气得到弘扬。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示范村德治
干部带头 乡村e站助力 共同打造高品质示范村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陕西新评定20个旅游特色名镇3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荷叶礼赞
上海完成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
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数字化”
健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